摘要:本文作者分析了當前中小城市居住小區規劃設計所存在的問題,根據這些問題出發,提出幾點建議。
關鍵詞:中小城市;居住區;設計
現代城市高速發展,城市人口劇增,決定著居住小區也成為城市構成的重要的功能單元。因此城市居住小區的規劃設計質量和品質的重要性也越來越凸顯出來。作為規劃設計人員,應努力結合現狀,從城市整體角度出發,全面、細致地對居住小區進行規劃設計,讓所設計出來的城市居住小區能夠很好地融入城市的建設整體風格,不僅適宜居住生活,還能與體現城市特色。
中國有23個省市,4個直轄市,5個自治區,2個特別行政區,這些省又有無數的市鎮組成,而這些城市居住小區的規劃又不盡相同。城市居住小區是城市的基本組成部分,是人們居住、游憩、生活的重要場所,是構成城市居住區的基本單元,也是影響城市發展的重要的功能模塊。隨著人們經濟收入的提高,人們對于生活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為了滿足居民對于居住環境及生活質量的需求,各省市都提高了自身的小區建設水平。而在小區建設中,居住小區規劃又是最重要最先完成的環節,是決定整個小區建設水平的關鍵因素,所以要做好居住小區的規劃設計是關鍵所在。
1 中小城市居住小區規劃設計所存在的問題
中小城市在進行城市居住小區規劃設計過程中,多數是不能很好地結合本省市的歷史人文和地理環境特征,忽略了自身城市的特點和本省市的地理環境,只是一味的借鑒其他省市的居住小區規劃設計,毫無自己的特色。另一方面在規劃設計時往往只注重整體外觀而忽略空間布局和功能規劃,如有些居住小區一味追求容積率,忽略內部環境建設;只注重住宅規劃,忽略配套設施建設;造成居住小區的社區功能不齊全、缺乏服務性設施、居住環境較差,整個小區的布局都顯現出不合理。特別是西北地區城市所在的地理環境相對于東部城市而言,無論是天氣還是溫差都比較惡劣,所以在對城市居住小區進行規劃設計,首要考慮本省市的地理、天氣環境,一切從事實出發,在滿足人們居住要求的同時,形成自己城市的居住小區特色。
2 中小城市居住小區規劃設計時應注重的問題
2.1 在對城市居住小區進行規劃設計時,要注重本省市的歷史人文環境
城市居住小區是城市構成的基本元素之一,是城市景觀構成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有時設計師往往忽視了城市整體風格,造成居住小區和城市大環境脫節。特別的是在一些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尤其要注重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文化保護區的保護,在對居住小區進行規劃設計時,要結合當地的悠久的歷史文化背景、歷史人文環境和人們生活習慣,讓所設計出來的小區具有城市的特色。要傳統和現代相結合,保留傳統建筑和遺留下來的所有古跡,并將這些都融入進城市小區規劃設計中去,讓所設計出來的居住小區既有現代文明的氣息,又有傳統文化的特色,提高居民的生活環境中的人文氣息。
2.2 在對城市居住小區進行規劃設計時,要注重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
營造良好的居住環境是居住小區規劃設計的重點。在對小區進行規劃設計時,首先要了解周圍環境現狀,在不破壞生態環境的條件下充分結合周圍地形地貌,與周邊環境條件相協調,因地制宜,確定不同的設計風格。將周圍的山、水、樹都劃入規劃條件中去,利用這些山水,創造出依山傍水的優美居住小區環境來,讓大家能夠在居住的同時,欣賞到美好的自然風景。在居住區內部還要要保證綠地率和開敞空間布局,供居民休閑、游憩。
2.3 在對城市居住小區進行規劃設計時,要注重功能分區的組合
對于居住小區而言,按照功能來區分,可以將小區空間分為四個部分,公共空間、半公共空間、半私人空間和私人空間。在規劃設計時,要注意各個功能分空間既能滿足居住需求,又要充分有效組合,以使小區功能空間在整體和局部都能夠滿足要求。公共空間就是所有居民都可以使用的空間,包括公園、公路邊的草地以及公共場所。而設計人員在對公共空間進行設計時,就可以在這里建設一些曲橋、草坪、雕塑、公園和一些人工河流等,讓居住小區有一種舒適溫馨的活動空間。半公共空間是指其公共性具有一定的限度的空間,作為居住組團內的半公共空間是供居民共同使用的,它是鄰里交往、游樂、休息的主要場所,也是防災避難的疏散的有效空間。在這部分的空間規劃上應注重根據各居住組團的不同組合方式來考慮,并保證其交通暢通、功能齊全。半私人空間就是小區內樓與樓之間的院落空間,設計人員可以把這些空間設計成休息、健身場所,并要保證這些設施的多樣性。私人空間就是每一家、每一戶獨有的空間,這些空間不允許其他人使用,如自家的陽臺,庭院等,而居民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對這些私人空間進行設計。
2.4 在對城市居住小區進行規劃設計時,要注重組織便捷的交通
交通問題是設計人員在進行城市居住小區規劃設計的最主要的問題,不僅要求要有便利的交通、足夠的停車位置,還要減少因交通所來的噪音以及環境污染。在對居住小區交通方面進行設計時,首先是保證小區內部交通”通而不暢“,避免外部交通過多穿越小區內部。同時注意小區車行道、人行道和停車場站的布局,要做到互不干擾又方便快捷。對于停車場地,設計人員可以根據小區的實際情況,從地面、地下、室內三種方式中選擇最合理的方式。如在地面設置停車場可以方便管理并減少費用,但是占地面積大,不符合生態環境要求;讓居民直接將車停到馬路旁邊,安全會得不到保障,并加大管理力度,破壞環境,不宜采用;在地下設置停車場,可以將地面上的活動設施、公共綠地和人防建筑結合起來,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增加公共空間的功能,但是這種方式需要對車庫上面加強隔音、防火防爆措施,費用較高;選擇室內停車方式,就是在住宅底層設置單獨停車場,既不占公共空間,又有利于環保,一舉雙得,是比較好的方式。
2.5 在對城市居住小區進行規劃設計時,要注重設置安全防衛
安全永遠都是居民最關注的問題。小區在規劃時注重安全規劃,可以創造出一個安全的居住環境,而安全規劃包括居民的人身安全、心理安全和社會安全因素。在對居住小區進行設計時,在安全問題上可以設置一下幾個措施。一、在小區入口處設置門禁或標志,警告小區居民以外的人,不得隨意進入,強調小區的領域性;二、對半私人空間進行強化,通過結合地形的建筑布局,形成相對封閉的建筑空間,加強空間的安全性;三、加強對小區的交通網絡的組織。讓小區內部的道路可以做到暢通無阻,而且對于道路可以設計成環形,減緩車輛的速度,提高安全系數。而且小區入口要合理設置,既要方便居民出行,又不能對小區通行造成干擾,一般設置兩個出入口為宜,同時也便于加強管理。
3 結束語
城市居住小區是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居民生活的場所。人們對于居住小區的環境要求越來越高,因此要加強對城市居住小區規劃設計的管理,讓設計人員可以設計出合理、科學的居住小區。
參考文獻:
[1] 胡麗娜 王曉波.從城市設計的角度看居住小區規劃[J].山西建筑.2010,(05).
[2] 梁朝暉.對城市居住小區的規劃設計探討[J].建材與裝飾.2011,(11).
[3] 萬樂,熊琪.論城市居住小區的規劃設計[J].江西建材.2012,(03).
[4] 孫景江,王汝江.小議生態城市規劃設計[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9,(16).
[5] 張建偉,徐克雷.規劃設計生態社區[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05).
[6] 鄭平輝,陳云連.探討生態小區的規劃設計[J].廣東科技.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