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市的快速發展使得城市的區域分工更加明確,城市的規劃設計也在不斷的發展。我們應當明確建筑設計在城市規劃中的重要地位,在城市整體規劃的前提下進行建筑設計不僅可以滿足建筑的內在功能要求還可以協調好建筑與城市間的關系,使城市走出一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關鍵詞】住宅建筑;規劃設計;原則;理念
一、現代住宅建筑設計的原則
1.舒適性
舒適性是城市住宅建筑設計的重要因素,因為,住宅建筑的本質就是為人服務。因此,住宅建筑設計規劃中必須進行合理、有效地安排,確保住宅空間分布明確,各得其所,同時要保證各功能空間的相對私密性。對于住宅外部環境的布置,屬于居民生存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該將居住舒適性的呈現出來,并將原有的生活理念融合到住宅設計中,從而使得居民變化的私密和半私密空間,配合如一,做到安全寧靜,溫馨而利于交往。
2.多樣性
可變性和多樣性是城市住宅建筑規劃設計中適應性的集中體現,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應出住宅設計的理念。可變性:依托住宅設計的多樣性和技術的可行性,通常以“戶”作為設計單位,根據現代城市居民的生活習慣,著重規劃居住空間的靈活可變。因為,靈活可變性正好與當今城市冷冰冰的建筑形成極大反差,給人以溫馨的感覺。例如,在對于廚衛等的定型設計,就可以融入適應性元素,可在居室部分采用活動式隔斷靈活分隔,固定分戶墻和各種管道,也可采取取消分戶墻的方法進行設計;多樣性: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住宅建筑的需求也呈現出多樣性。因此,在城市住宅規劃設計中,賦予個性化的項目適合多種目標群體,不能將設計理念僅限于某單一項目,要不斷迎合人們的審美情趣,從而更好地滿足日益多樣的市場需求,各取所需,設計布置一個溫馨而有個性的家。
3.環保性
生態平衡是是自然界的一種基本規律,建設環保性的生態住宅小區,能夠提供給人們更加優質的生存發展空間。生態住宅小區存在于自然生態平衡中,提供給人們的是一種接近自然的生態環境,兼具實用功能、環保、高科技含量和可持續發展等種種優勢。人們回歸自然離不開兩種情況,一是綠色環境,一是有水源環繞。生態住宅小區中,綠色是環保生態意識的代言,代表了崇尚自然環境的設計理念。所以,具備綠色和水才稱得上是生態住宅小區,才有美的觀感和環保的實用功能,才能使人們有回歸自然的感覺。
二、城市住宅建筑的設計理念
1.規劃設計及原則
(1)結合建筑的空間形態,配置綠化景觀和公共服務用房,營造綠色的自然生態社區。(2)鄰里空間人性化設計。空間環境的人性化與開發的力度達到高度統一,在設計階段將人們對社交的需求考慮在內,在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同時因勢利導,構建合理有序的交通流向,引導人與人的交往意向,創造良好的交往環境,建造出人性化的特色人文居住環境。(3)貫徹節約能源材料、節約用水、節約用地、健康環保等各項要求,合理有效利用資源,創建具有可持續發展性的生態居住環境。
2.整體框架
在城市建筑及其規劃設計中,為了更好地組織和管理居民的生活,應該將住宅成組成團布置,使組團生活布局成為城市居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組團布置的手法一般采用行列式布置和周邊聯列式。然而,組團內部空間面貌與城市小區環境質量息息相關,其設計效果的好壞對整個小區環境質量起到相當重要的作用。在滿足采光、通風的前提下,城市建筑規劃設計應遵循:點條搭配、長短結合、錯開拼接等原則,充分認識綠化的重要性,同時也要避免把一些零星小建筑如居委會、變電所、調壓站等設在場地中間,從而影響綠化效果。
3.總體布局設計
調查顯示,我們許多城市住宅建筑在規劃設計中,往往只考慮規劃結構,喜歡將小區劃分成若干組團,并從中確定中心位置,然后一點帶面延伸到道路、城管及綠化系統等。但是,這樣容易導致組團之間分隔不明顯的現象,最終難以體現出城市住宅整體規劃布局的理念。因此,以綠化帶、道路或公共服務建設將組團之間分隔開來,這樣才能達到分組清晰的設計目的。此外,還要根據城市的具體情況來分析人流主導方向,明顯的標志,如雕塑、大門等設置在小區主要出入口。居住組團盡量避免造成組團和外部交通不相稱,要做到圍合院落,交通四通八達,為居民提供一個溫馨、舒適的居住環境。在建筑布局排列方面,必須探討總體布局方式,做到精心設計,以達到統一中有變化,從而組合成風格統一的小區,追求變化中有規律,重復中有節奏,構圖完整的效果,提高城市住宅規劃設計的質量。
4.綠化景觀設計
經歷了鋼筋水泥的時代,冷冰冰的建筑一直以來都成為城市的象征,缺乏一絲生氣。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們開始厭倦了這種居住環境,更加向往田園式的自然生活,綠化景觀則給城市帶來了一些生機,讓人們尋找到了可以安放心靈的家園。所以,在綠化景觀設計上,必須要注重生態型的居住理念,倡導一種新型的、追求返璞歸真理念,從而使人們能夠更好地回歸自然、擁抱和感受自然。城市住宅建筑的規劃設計中應該注重綠化景觀設計,綠色植物具備吸煙除塵降噪、凈化空氣,美化環境、保持水土等多種作用,所以,留出更多的空間用來種植綠色植物,擴大住宅區域的綠化面積,才能營造出適宜居住的健康生態住宅環境。
5.道路交通設計
小區道路是城市道路的支網,使一個城市基礎配套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合理的道路交通設計,能夠使小區內居住環境安全、安靜、整潔,極大方便了居民的生活。此外,對于區級的道路設計,應該設計成曲折形成弧形,并適當設置減速帶,促使駛入小區內的車輛降低速度,確保住宅組群內部的安全。然而,生態型住宅小區的綠色景觀,是一項復雜的工程,不是隨意地種植一些花草樹木就可以的,而是結合了多門學科如生態學、環境學、城市規劃等的知識來進行的,它適應生態平衡的概念,對構建優質的居住環境起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
6.基礎設施設計
基礎設施設計是城市住宅建筑及其規劃設計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進行基礎設施布置時,應使居民回家途中順路購物方便,降低居民的生活成本。同時,在商業區設于路口,不僅能夠兼顧到小區外行人的購物,還有利于保持小區的安全和安靜。此外,為了改善底層的居住條件,應該在住宅底層設置車庫,滿足居民的停車要求,從而切實地提高居民的生活質量。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傳統的建筑設計理念已不適應現今的審美標準。人們對居住環境的需求已從最初的基本生理需求向高層次的精神需求推進,城市住宅建筑不僅僅只有居住的功能,同時成為人們思想交流與情感交流的場所。所以,在進行住宅小區的規劃時,必須秉承現代化城市建筑規劃特點,突出生態環境的保護和人性化設計理念,為樹立城市形象、增加人們居住的舒適度和提高居住環境的層次做出貢獻。同時,在建設綠色生態景觀時,不僅要尊重自然,還要讓人們體會到綠化帶來的各種益處,倡導一種全新的生活理念,努力創造出更加適宜人們居住的生活家園。
參考文獻
[1]蔡琦.對城市建筑規劃存在的問題探討分析[J].知識經濟,2009,07:46.
[2]易曼.我國城市建筑規劃向科學化發展的轉變[J].知識經濟,2009,07:48+38.
[3]高加林.淺談如何做好城市的建筑規劃[J].中華民居,2011,12:63-64.
[4]李中威.淺談現代城市建筑設計中的相關問題[J].廣東科技,2008,03: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