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近年來,隨著城市建設進程的不斷推進,建筑如雨后春筍般拔地而出,人們對建筑的關注焦點一般都集中在其使用功能上。在我們腦海里,對建筑最直觀的印象就是人流擁擠、外立面流線混亂,因此,如何把握好建筑外立面流線與其使用功能之間的關系,對于提高建筑的性價比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主要對建筑的外立面流線及平面功能平衡設計進行分析說明。
關鍵詞:建筑 外立面 功能 平衡 關系
老子的道德經提到過“埏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從這句話中不難看出,人們建造建筑的目的就是在于其使用功能,建筑的價值也就是因為它能服務于社會,特別是對于建筑而言。建筑作為城市建設的基本元素之一,它在城市活動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人們對建筑的要求也在滿足使用功能的基礎上追求建筑的流線美,這就需要設計人員把握好建筑功能與外立面流線之間的契合點,設計的建筑外立面流線形式適合于功能的要求。
1.建筑的外立面流線分析
1.1外立面的流線類型
外立面的流線類型分為公共外立面人流線、內部工作流線和輔助供應外立面流線。公共外立面人流線指的是建筑物主要使用者的外立面流線,比如教學樓的學生上課路線、食堂的用餐人員路線,是根據使用對象的不同和人流的構成不同分別組織、相互劃分,從而避免相互之間的干擾,它是在建筑進行平面設計的時候需要著重注意的問題。根據建筑物的不同類型,其外立面流線也可劃分為集中式和自由式兩種,集中式的特點是要在一定的時間內能夠快速的集聚和疏散建筑物內的人流量,這種外立面流線常用于火車站、汽車站、電影院等人流量較大的地方;自由式流線的特點是在滿足各種使用功能要求的基礎上,能夠有序的解決大量人流的進出問題,這種外立面流線常用語購物中心、圖書館等。
1.2流線的組織方式
流線組織方式分為水平方向、垂直方向、水平和垂直相結合三種流線組織方式。水平方向是把不同的流線組織在同一平面的不同區域,這種流線組織的特點是垂直外立面少,人流經過時不會產生上上下下的現象,聯系起來較為方便,適用于中小型的建筑;垂直方向是把不同的流線組織在不同的層面上,通過垂直方向分離開來,這種流線組織的特點是簡化了平面方向,明確了各個流線的分工,適用于大型的建筑,由于這一特點,需要將人流荷載考慮進去,一般而言是在分層布置時,將荷載大的部分方在下面,荷載小的部分方在上面;水平和垂直相結合是在平面上劃分不同的區域,再把不同的流線組織在不同的層面上,這種流線組織適用于一些規模大、流線復雜的建筑物中。
1.3流線組織的要求
流線組織是以人的活動路線和活動規律為依據,以主要人流路線為主導流線,在明確這一基本原則后,還要考慮:第一、不同性質的流線應明確分開,避免互相干擾,首先,使主要活動人流線不與內部工作人流線或服務供應線相交叉;其次,主要活動人流線中,有時還要將不同對象的流線適當的分開;此外,在集中人流的情況下,一般應將進入人流線與外出人流線分開,避免出現交叉、聚集的現象。第二、流線的組織應符合使用程序,力求流線簡潔明確、通暢,不迂回,最大限度的縮短流線。第三、流線組織與出入口設置必須與室外道路密切結合,二者不可分割,否則從單體平面上看流線組織可能是合理的,而從總平面上看可能就是不合理的,或者反之。
2.建筑的平面功能分區
建筑的空間使用功能種類繁多,功能分區與結構組成方面有著許多類似點。各個區域彼此獨立,在功能上又聯系緊密,在整體上組成一個完整有序的、使用便捷的綜合功能體。根據不同用途的各類型建筑可將功能分區分為以下幾個部分:
2.1主要使用部分
主要使用部分是指建筑物使用的生產、生活和工作空間,包括一般的工作房間及群眾大廳,如學校的教室、辦公室,對于有些建筑物,還根據各種不同的用途劃分各種類型的房間,如拉薩市委黨校里的綜合樓,即有小型的活動室、辦公室、閱覽室,又有常見較大的會議室,它們都是主要使用房間。
2.2次要使用部分
次要使用部分的建造是為了滿足基本的使用目的而需要的輔助房間或設備用房,如本項目的二層食堂,由于兼設禮堂,設有放映室、化妝室、更衣室等,一些建筑物還有公共服務房間,比如衛生間、貯藏室等,這些建筑的空間大多是給使用者直接使用的。
2.3交通使用部分
交通使用部分是為了聯系上述各個房間以及提供人流、貨流來往的外立面部分,包括走廊、樓梯間等。
上述三大部分是根據它們的使用功能來劃分的,但它們之間也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不能絕對分開,比如醫院的走道,除了可以用于交通外,還可以作為候診地方來使用,在主要使用空間內也有用來供人流通行的交通空間,目前許多建筑物在設計交通空間的時候都普遍設的較寬,除了方便通行外,還可當做交往大廳使用。
3.建筑的外立面流線與功能平衡關系探討
在建筑設計的過程中,由于建筑功能是一種活躍性因素,它的變化和發展都是自發進行的,而且在建筑設計中,建筑功能占有著主導地位,建筑的功能和外立面流線之間存在著對立統一的矛盾,在這一矛盾中,外立面流線通常處于支配的地位。在建筑中,外立面流線對建筑功能的發展起著推動的作用,能提升建筑的美的形式,但也不能否認功能的反作用。建筑的外立面流線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功能的劃分與使用,一個建筑外立面流線的好壞直接關乎著建筑物的使用性能。
由于建筑的外立面流線復雜交叉,加上還受到一些限制性因為的影響,在進行建筑設計時,需要將建筑的功能組織、外立面組織還有空間組織結合起來分析,例如拉薩市委黨校項目設置的主要機動車出入口,次要機動車出入口,人行出入口,各個建筑內部的樓梯、電梯,將人流輸送至不同的功能區塊,避免上下課高峰期各個教學樓人流的交叉,避免人流與車流交織在有限的基地內,增加外立面與流行組織的復雜程度。
4.結語
綜上所述,一種新的外立面流線形式的出現,不僅適應新的功能要求,還會反過來促使功能朝著新的高度發展,它在滿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還能提升建筑的美的形式,來滿足人們的精神感受和審美的要求。
參考文獻:
[1]張文忠,公共建筑設計原理[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0;122-124.
[2]楊海榮,等.中型博物館建筑設計中的功能分區的研究.建筑創作[J],2007,(6);112-114
[3]張畫景. 高層建筑造型及立面細部設計研究[D].北京工業大學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