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現澆混凝土空心樓板的優越性,在建筑工程中已得到了迅速的推廣。現澆混凝土空心樓蓋是在現澆樓板中按照一定規則埋置永久式空心內模,經現場澆筑混凝土形成內空腔,而樓蓋承載力基本不變的一種全新現澆結構體系,本文就此項技術的施工控制措施進行闡述。探討現澆混凝土空心樓板的施工質量控制措施。
【關鍵詞】現澆空心樓板 施工質量 控制措施
引 言:現澆空心樓板是在現澆樓板的截面中部沿受力方向設置相互間隔的空心管材,結構的梁一般暗設在板內,通過降低暗梁截面高度,增加板的厚度,同時在板中配置雙層鋼筋,并設置板肋,提高板的剛度,使暗梁與板合理受力、傳力。在板中預埋高強輕質的薄壁箱(管),減輕結構自重。澆筑混凝土后樓板變成空心結構,與普通梁板結構相比白重減輕,跨度增大,隔音防噪效果提高,減少模板材料和人工消耗,為裝飾提供便利,提高了空間利用率,因此在建筑業得到迅速推廣。
一、原材料質量要求
(一)箱模進場檢驗:
1.檢查產品合格證、出廠檢驗報告(物理力學性能試驗和環境污染物檢驗)、氯化物和堿含量計算書。現場隨機抽樣進行物理力學性能試驗。
2.外觀質量。箱模尺寸允許偏差項目:邊長、高度、表面平整度允許偏差(舳):0,一20,55。
(二)鋼筋、水泥、砂、石、外加劑、礦石摻合料、水等原材料的進場檢驗:
1.混凝土用粗骨料的最大粒徑應根據內模形式和混凝土澆筑要求確定,粗骨料粒徑宜選擇不超過5~25mm,且不大于箱模與模板間距的1/2,也不應大于肋梁寬的1/2。
2.進場原材料應符合設計要求,進場后,按規格、批次進行復驗。復驗不合格的不準使用,現澆混凝土空心樓蓋結構用鋼筋、水泥、砂、石、外加劑、礦石摻合料、水等原材料的進場檢驗,應按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的有關規定執行。
(三)施工中的質量控制
1.混凝土施工質量控制
(1)在混凝土澆筑前對澆筑班組的所有成員進行技術交底。
(2)所澆筑的部位經過檢驗并通過由各檢驗方在隱蔽表在簽屬意見。對于大型的、各專業工種較多的部位,必須辦理砼澆筑申請令,由項目工程師及總監在上面簽屬意見。
(3)混凝土澆筑中要按照順序,振搗從一側逐步推進,避免丟棒、漏振,確保箱模底部混凝土密實、充滿。
(4)澆筑混凝土時,應對內模進行觀察維護。發現(牛)異常情況時,應按施工技術方案及時處理。
(5)對于工程量較大的砼澆筑工程,應及時掌握澆筑期內的天氣變化。雨天應的覆蓋措施,當雨水較大時,應延期澆筑。在高溫、低溫時期,應有一定的保溫或降溫措施。
(四)內模施工質量控制
1.內模安裝檢查項目:
(1)內模規格、數量應符合設計要求。
(2)安裝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允許偏差lOmm。
(3)抗浮技術措施技術措施合理,方法正確。
(4)內模更換或封堵應防止內模損壞,出現破損時應及時更換或封堵。
(5)區格板中內模的整體順直度允許偏差3/1000,且不應大于l5mm。
(6)區格板周邊和柱周圍樓板實心部分的尺寸應滿足設計要求,允許偏差lOmm。
2.內模施工工序質量控制
(1)混凝土澆筑前必須對內模位置、間距進行確認。
(2)混凝土澆筑前加強對抗浮點的中間檢查,避免箱體上浮。
(3)損壞的箱模要在上層鋼筋綁扎前及時更換。
(4)澆筑現場備好編織袋、膠帶、聚苯板等修補物品,已備損壞時能及時修理。
(5)在內模安裝和混凝土澆筑前,應鋪設架空馬道,嚴禁將施工機具直接放置在內模上
3.鋼筋制作安裝質量控制
(1)根據施工分段計劃申請鋼筋進場加工,送達現場的鋼筋應附上鋼材質保書,并現場取樣送檢合格。
(2)鋼筋綁扎必須嚴格按施工圖要求施工。鋼筋綁扎的尺寸、間距、位置必須準確,所有鋼筋搭接和錨固長度必須滿足設計和施工規范要求。鋼筋綁扎后,墊好混凝土保護層墊塊。在鋼筋工程中特別注意柱、梁節點、鋼筋密集處的鋼筋分布情況,隨時糾正因踩踏而變形、移位或塌陷的鋼筋。
(3)為保證抗浮點的有效,樓板上鋼筋要壓在肋梁上鋼筋下,否則應單獨設置上鋼筋抗浮點與下鋼筋抗浮點對應連接
(4)梁、板鋼筋經自檢后通知監理進行隱蔽驗收。
4.模板安裝質量控制
(1)板梁采用鋼管支撐支模體系,支頂垂直,上下層支架應在同一豎向中心線上,確保豎向與水平向的穩定并鋪設墊板,混凝土強度達到100%后方可拆除模板和支撐。
(2)模板工程完成后及時進行技術復核與分項工程質量檢查,確保軸線、標高與截面尺寸準確。
(3)支頂與龍骨的排列和間距應根據樓板的混凝土重量和施工荷載大小在模板設計中確定。。
(4)鋪模板時可從一側開始鋪,平板模板用夾板鋪在小龍骨上,木夾板的規格尺寸要符合小龍骨間距。
(5)板模板鋪完后,應檢查是否牢固,模板的接縫不得漏漿;在澆筑混凝土前,木模板應澆水濕潤,但模板內不應有積水。
(6)澆筑混凝土前,模板內的雜物應清理干凈。
(7)模板拆除:現澆結構的模板及其支架拆除時的混凝土強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拆模時,應按合理順序進行拆除。
二、安全措施
(一)砼澆筑前應對模板的支撐體系進行檢驗,確保強度、剛度、穩定性。
(二)施工用電安全防護措施
1.施工用電采用三相五線制,即TN—s接零保護系統,配電柜做到標準化、規范化、統一化,必須按“三級配電兩級保護”設置,開關箱做到“一機、一閘、一漏、一箱”和專人監護。
2.所有固定式電動機具、機械、設備外殼必須可靠接地,且必須有漏電保裝置。
3.現場照明必須固定,潮濕場所照明,必須采用安全電壓。
4.架空電線必須設在專用電桿上,嚴禁架設在樹木、腳手架上;過路電纜應直埋地下并穿管。
三、環保措施防噪音措施
(一)減少噪音大的振動棒和使用頻率,提高使用效率,樓板采用無噪音的平板振動器。
(二)在市區施工時,應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嚴禁在中午和夜間進行產生噪音的建筑施工作業。由于施工不能中斷的技術原因和其它特殊情況,確需中午或夜間連續施工作業的,應向建設行政主管單位和環保部門申請,取得相應的施工許可證后方可施工。
(三)操作層外圍防護腳手架,滿掛密目安全網,具有較好的隔音效果。
(四)木工車、鋼筋車間均采用隔音木板封閉,地下室完成后,木工車間移至地下室,以減少電鋸等機械設備的噪音。
四、效益分析
(一)改善使用功能拓展實用空間
現澆混凝土空心樓蓋是在不影響樓蓋整體剛度的前提下,安放輕質內模,將剩余的混凝土“掏空”,可以明顯降低主體結構的框架梁高,甚至可以做到與肋梁等高,形成無梁樓蓋,從而可以降低建筑物層高或增加凈空高度;同時由于結構傳力性能的改善,可靈活分隔空間布局有利房間靈活隔斷,適合于大開間布置,不受傳統的承重墻約束。
(二)綜合造價降低施工工期縮短
采用現澆混凝土空心樓蓋結構體系后,由于沒有縱橫交錯的梁,減少了頂棚天花的裝飾投入。較框架結構而言,無粱樓蓋體系在同樣凈高的條件下,能夠明顯降低層高,從而降低建筑物的總高度,可以節約鋼材%一25%;節約砼20%—50%;節省模板15%;加快施工進度1/4,可降低建筑總造價5%~2O%以上,具有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結 語
由于現澆混凝土空心樓蓋無需進行吊頂裝飾,既節約了裝飾費用,又減少了因可燃性裝飾材料帶來的消防隱患。空心樓蓋采用整體現澆技術,增加了建筑結構的整體性,提高了抗震性能。同時由于樓板自重減輕,減少了梁、柱、墻及基礎的荷載。減少了整體建筑的地震反應,對整棟建筑的抗震更為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