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影響路面平整度的因素很多,它不僅同路面施工階段的施工設備、施工工藝和施工管理水平有關,還同路基的強度和抗變形能力,以及路面材料的強度、抗變形能力和均勻性有關。本文對影響平整度諸多因素進行了分析,通過對各種影響因素的控制,提出了幾種具體的解決方法,具有較強的針對性性,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參照方法具體實施。
【關鍵詞】瀝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原因控制
1、瀝青路面不平整產生的主要原因
1.1 路基不均勻沉降,造成路面出現坑凹。路基是路面的基礎,路基不均勻深陷,必然會引起路面的不平整,分析原因,主要如下:
(1)路基填料控制不好
(2)填料含水量控制不好,路基的壓實度不夠
(3)特殊地基路段、路基防護排水不完善。
1.2 基層不平整對路面平整度的影響。基層做的不平,無論怎樣使面層攤鋪平整,但壓實后也因虛鋪厚度不同,路面產生不平整。
1.3 路面攤鋪機械及施工工藝對平整度的影響很大
(1)攤鋪機械性能好壞,決定關路面面層的平整度。
(2)攤鋪機基準線的控制,也影響著路面平整度。
(3)攤鋪機操作不正確,最容易造成路面出現波浪、搓板。
1.4 面層攤鋪材料的質量對平整度影響
(1)瀝青混合料的配合比不合理。
(2)瀝青混合料的拌合不均勻。
1.5碾壓對平整度的影響。瀝青面層鋪筑后的碾壓對平整度有著重要影響,選擇碾壓機具、碾壓溫度、速度、路線、次序等都要關系著路面面層的平整度,主要表現在:
(1)壓路機型號的選擇上。
(2)碾壓溫度的控制上。
(3)碾壓速度的調整上,壓路機碾壓速度不均勻、急剎車、突然起動、隨意停置和掉頭轉向,在已碾壓成型的路面上停置而不關閉振動裝置等都要會引起路面推擁;在未冷卻的路面上停機會出現壓陷槽。
(4)碾壓路線的行走上,碾壓行進路線不當。
(5)碾壓次數的確定上,碾壓遍數不夠,即壓實不足,通車后形成車轍;碾壓遍數太多,由于短時間集中重復碾壓,會造成已成型路面的推移,形成龜裂和波浪。
1.6 接縫處理欠佳。接縫包括縱向接縫和橫向接縫(工作縫)兩種,接縫處理不好使接縫處凹下或凸起,以及由于接縫處壓實度不夠和結合強度不足而產生裂紋甚至松散。
1.7 路基頂面、路面各結構層的平整度,對公路面層的平整度影響很大,必須首先予以提高路基和路面各結構層的平整度。
2、提高瀝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措施
2.1加強路基的施工質量。
(1)路堤填料
路堤填料應符合設計要求,保證填方的強度和穩定性,一般采用砂礫及塑性指數和含水量符合規范要求的土。
(2)填土路基壓實
路基施工時,應嚴格按現行《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范》要求進行,并應通過試驗路段來確定不同機具壓實不同填料的密實度要求、最佳含水量、適宜的松鋪厚度和相應的碾壓遍數、最佳機械配套和壓(夯)實方法。
(3)特殊地基處理
軟土地基具有極大破壞性,只要外在荷載土基上有可能出現有害的過大變形和強度不夠等問題時,我們都應該視為軟基而認真對待,并進行必要的處理。
(4)完善排水設施
對影響路基穩定的地面水予以攔截,并排除到路基范圍之外。同時,對于影響中基的地下水,應予以截斷、疏干、降低水位,并引導到路基范圍以外,使全線的溝渠、管道、橋涵構成完整的排水體系。
2.2路面基層施工注意
(1)嚴格按照《公路路面基層施工技術規范》要求進行底基層和基層施工,對于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必須堅持除與土基接觸的底基層可以采用路拌法施工以外,其上面的各層均應采用集中場拌和攤鋪施工方法,以確保標高、橫坡、強度、平整度達到設計要求。當采用攤鋪機進行基層施工時,為了消除中間高兩側低的現象,可適當調整攤鋪機兩側橫向斜桿,使熨平板呈中間低兩頭翹狀態。
(2)加強基層養護,在基層施工完成后,采用不透水薄膜或濕砂進行養護,也可以采用噴灑瀝青乳液保護。若無上述條件時,可以用灑水進行養護,并應嚴格控制行車。
(3)嚴格控制基層平整,面層鋪筑前用3m直尺對基層進行平整度檢測,夾帶度差且大于8mm的路段應進行整平。面層攤鋪前認真清掃基層表面,確保基層表面整潔,沒有松散浮料和雜質。
2.3瀝青混合料拌合
(1)使用合格的原材料和級配穩定的礦料,嚴格按配合比計量,嚴格按施工方案和技術交底要求的技術參數加熱、拌合,生產出合格的瀝青混合料,這是保證路面平整度的基本要求。
2.4瀝青混合料運輸
(1)從拌合場向運料車上放料時,每卸一斗混合料應挪動一下汽車位置,以減少粗細集料的離析現象,防止混合料攤鋪層出現波紋。
(2)運料車應用蓬布覆蓋保溫,以免運輸過程中熱量散失,混合料溫度降低,使混合料難以攤鋪成型,造成路面平整度差。
(3)運料車行駛途中要勻整行駛,避免顛簸、急剎車和停車現象,確保混合料達到攤鋪現場不離析。
(4)運料車向攤鋪機卸料時中,應在攤鋪機前20-30cm處停車,嚴禁運料車碰撞攤鋪機。卸料過程中,運料車應掛空擋,靠攤鋪機推動前進。
2.5瀝青混合料攤鋪
(1)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時應選擇功能齊全、機械性能先進的瀝青混合料攤鋪機和操作水平高的操作人員。
(2)對下層及時進行中間交驗。
(3)認真檢查、保養攤鋪機械,避免攤鋪機在混合料攤鋪過程中因機械故障停機。
(4)根據路面寬度組裝攤鋪機燙平板時,應保證燙平板組合寬度對稱,下表面平直,以免造成瀝青混合料在攤鋪過程中橫段面上攤鋪厚度不一致。
(5)攤鋪機就位后,根據路面坡度、高程、松鋪厚度調好攤鋪機燙平板的高度和初始工作仰角,并用木板分三處均勻墊起,避免燙平板變形和不穩定。
(6)將燙平板加熱到100℃上,以免開始攤鋪時熱拌瀝青混合料粘結在常溫燙平板下面,增大攤鋪機起步阻力,使燙平板在攤鋪的混合料表面帶出拉痕,影響路面平整度。
(7)鋪機開始攤鋪混合料時應緩慢起步,同時,燙平板震搗系統的震搗頻率應在正常攤鋪時低些。先用手動找平,待攤鋪機后面平衡梁的滑靴全部走到合格混合料攤鋪面上時,再用攤鋪機的自動找平系統找平,這樣能在較短距離內攤鋪出平整度好的路面。
(8)正常攤鋪過程中,攤鋪機要勻速行駛,速度控制在2-4m/min,嚴禁隨意停機和頻繁變換攤鋪速度,以確保燙平板受力均勻。
(9)混合料正常攤派鋪時,燙平板震搗、震動系統應恒速運行,以減少燙平板與混合料間摩擦,促進燙平板下混合料的流動,使攤鋪出的混合料預算壓密實,表面光滑平整。
2.6瀝青混合料的碾壓成型
(1)應根據瀝青混凝土面層厚度和規范要求,選擇10-15t震動雙鋼輪壓路機與不小于16t輪胎壓路機組合來壓實瀝青混凝土路面和使瀝青路面的表面密封。
(2)一般瀝青混合料的碾壓溫度為110℃-140℃。碾壓后容易達到理想平整度;當瀝青混合料溫度下降時,瀝青粘度和壓實阻力就會增大,碾壓后就不容易達到理想的平整度。
(3)瀝青混合料的碾壓要嚴格按照顧初壓、復壓、終壓的碾壓程序進行。
(4)碾壓瀝青混合料時,應隨時檢查碾壓后瀝青混凝土表面平整度,若發現橫坡時,應用壓路機橫向振動碾壓幾遍,直至橫向坡消失。
2.7接縫隙處理對策
2.7.1縱向接縫,兩條攤鋪帶相接處,必須有一部分搭接,才能保證該處與其他部分具有相同的厚度。搭接的寬度應前后一致。施工有冷接法和熱接法兩種。
(1)冷接法施工是指新攤鋪層與經過壓實后的已鋪層進行搭接。半幅施工不能采用熱接縫時宜加設檔板或采用切力切齊。鋪另半幅前必須將縫隙邊緣清掃干凈,并涂灑少量粘層瀝青。攤鋪時應重疊在已鋪層5-10cm,攤鋪后用人工將攤鋪在前半幅上面的混合料鏟走,然后進行碾壓。
(2)熱接法施工一般配是在使用兩臺以上攤鋪機梯隊作業時采用的。此時兩條毗鄰攤鋪帶的混合料都還處于壓實前的熱狀態,所以縱向接茬易于處理,且連接強度較好。施工時應將已鋪混合料部分留下10-20cm寬,暫不碾壓,作為后攤鋪部分的高程基準面,待后攤鋪部分完成后,一起跨縫隙碾壓。
2.7.2橫向接縫,相鄰兩幅及上下層的橫向接縫應錯位1m以上。橫向接縫隙有斜接縫和平接縫隙兩種。高速公路、一級公路的中、下層的橫向接縫可采用斜接縫,在上面層應采用垂直的平接縫,其他等級公路的各層均可采用斜接縫。鋪筑接縫時,可以在壓實部分上面鋪一些熱混合料使之預熱軟化,以加強新舊混合料的粘結,但在開始碾壓前應將預熱用的混合料鏟除。
(1)斜接縫的搭接長度與厚度有關,一般為0.4-0.8m。搭接處應清掃干凈并灑粘層油。當搭接處混合料中的粗集料顆粒超過壓實層厚時應予剔除,并補上細料。
(2)平接縫隙應做到緊密粘結、充分壓實、連接平順。
3結束語
公路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是一項復雜的工作,必須從路基施工準備階段就開始重視,從各個工序,各個環節入手,加強管理,完善施工工藝和施工方法,提高施工質量,才能從源頭上、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公路瀝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才能得到保證。
參考文獻
1、《公路路面基層施工技術規范》
2、《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
3、《公路工程管理與實務》(全國一級建造師執業資格考試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