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建筑工程預算管理中存在的現實問題,然后提出了應對策略,以期為施工企業在建筑工程預算管理方面提供借鑒意義,并推動我國建筑行業預算管理體系向統一化、科學化、動態化的方向發展,實現建筑工程造價的動態管理。本文是個人的一些見解,可供同行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建筑工程; 預算; 現實問題; 對策分析
前言
工程預算管理是建筑工程順利進行的重要保障,因此,我們必須提高對工程預算管理的重視程度,構建動態的預算管理體系,并不斷完善預算管理人才的培養體系,培養專業的預算技術人才,使預算管理發揮出最大效能,從而增加企業的經濟效益。
一、建筑工程預算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分析與研究
1、缺乏完善工程預算定額體系。比如某施工樓項目工程調研中發現,由于工程預算定額體系不完善,導致項目工程中時常出現建筑資金借用定額的情況。施工項目各部未結合工程類型、施工環境、施工水平的實際情況,一律采用相同的定額標準,造成建筑資金的浪費,并未能用到實處,從而造成工程質量無法保證的隱患。此外,隨著建筑業市場競爭的日趨白熱化,施工企業異地承建工程、跨行業承建工程的競爭策略盛行,這些因素導致了各地區出現標準各異的預算定額管理。這些標準各異的預算定額管理和預算編制規定反而成為限制跨區域、跨行業建筑工程項目順利進行的絆腳石。這些事例普遍存在于各個施工項目中,這說明完善工程預算定額體系勢在必行,必須加快完善預算定額體系,建立能夠適合不同項目類型、不同施工環境條件、不同施工水平的項目部門的定額標準,促使建筑資金落到實處,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
2、缺乏有效的預算管理激勵體系。鑒于建筑工程預算在整個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預算管理工作應由施工企業設立專門的組織機構,聘請專業人員進行預算審核以及督促預算方案的實施和調整。但是,據相關調查資料顯示,我國建筑行業中只有大型的建設單位設置了預算部門并配置了相關專業人才來進行預算管理,大多數中小建筑企業面臨預算管理人才匱乏的境地,無法吸引到那些工作能力強、經驗豐富的預算技術人才。這迫使這些企業在預算管理中處于被動地位,總是在工程建設前匆匆組建人員來負責預算工作,而工程一旦竣工結算后這些臨時組建的人員剛剛熟悉了預算業務卻又被調回原部門,荒廢了預算管理的業務知識。究其原因,建筑行業缺乏預算管理人才是因為缺乏有效的預算管理激勵體系,預算管理工作得不到企業的重視,從而導致員工在預算管理中工作積極性不高。
3、缺乏綜合管理意識,未能適時調整 筆者在考察某市高校教職工宿舍、市政園林建設等工程項目之后發現,當前我國大部分建筑工程預算管理仍停留初級管理階段,具體體現在建設單位、設計單位缺乏和施工單位缺乏溝通,獨立進行項目預算。監理方僅對施工階段的工程質量和工程進度進行監督,而忽視了前期的決策和資金規劃工作,從而導致整個項目工程缺乏綜合管理。預算管理雖然對整個工程進行了概算,但如果缺乏對設計方案的造價指標控制,也容易造成設計循規守舊、資金浪費、與現實脫節等不良現象。此外,當前我國建筑行業的工程預算尚處于靜態管理階段,未能根據項目工程中的實際變化及時進行預算調整,出現預算滯后現象。
二、加強建筑工程預算的具體策略分析與研究
1、引入動態管理機制、及時調整工程預算定額哲學上有言道,事物是在不斷變化的過程中發展的。因此,要完善預算管理機制,必須引入動態管理機制,及時調整工程預算定額。如果一味地采取一成不變的預算定額,只會令整個建筑行業陷入市場反應不靈活、發展遲緩、創新不足的境地。因此,在市場大環境不斷變化的情況下,我們應當及時搜集市場信息,根據市場變化及時對預算定額進行實時調整,促使投資資金發揮最大的效能。企業在進行預算調整時,應將當地經濟發展水平與施工的實際狀況、環境變化等因素結合起來,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此外,動態的預算管理還要求我們要不斷創新,采用先進的科學預算定額技術,綜合考慮建筑工程中引入的新工藝、新材料、新技術,將工程變化反應到工程造價中,從而使預算有理有據,確立合理的標準,確保造價真實。
2、建立科學、統一、完善的預算管理體系 。信息的孤立是造成設計單位、建設單位、施工單位“各自為政”的預算局面的根源。建立科學、統一、完善的預算管理體系,首先必須加強三方的交流聯系,三方交換信息后才能更好地進行預算決策。此外,政府機關應充分發揮宏觀調控的作用,完善建筑行業預算方面的法律法規,督促法律法規的落實。政府機關應建立完善的預算審批、預算監控的制度,對于企業申報的預算嚴格周密的審查,同時對于審批通過后申報預算項目還要進行持續監管追蹤。其次,設計單位在制定預算編制計劃時應嚴格遵循相關的政府政策以及行業標準,同時還要結合工程的實際情況,確保預算編制的高質量。而建設單位則應該自行組建專業的預算部門,并配置專業的預算管理技術人才,從初步審批預算到工程竣工結算,都由預算部門進行全程監督管理,避免出現臨時組建預算部門和臨時安排預算工作的情況發生。最后,施工單位則應結合工程施工實際情況按照預算計劃安排施工并適時調整預算定額,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建筑資金用到實處,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3、開展有效的人才激勵政策,加強預算工作的監督與校審。通過階段性的工作成果評定,我們可以給予工作成績優秀者一定的物質獎勵,肯定他們的工作態度,表揚他們取得的成績,在此基礎上鼓勵后進員工迎頭趕上,采取此類人才激勵政策來調動全體員工的積極性。除此之外,我們還應該加大對員工再培訓、再提升的扶持力度,制定一套系統的、科學的、合理的學習計劃,尤其要培訓和提升預算人員、設計人員、監督校審人員的專業素質。在工程預算中,在防止因人為原因導致的預算錯誤上,監督和校審工作起著重要作用,所以,在校審中我們的首要任務是確認各個階段工作的重點,制定完善的校審程序,各個職能部門明確各自的責任和任務,各守其職。其次為了工作能夠有效率有質量的完成,就要杜絕員工應付了事等失職行為的發生,可以通過嚴明的紀律和職業道德來進行約束。最后,在監督與校審人員的選擇上,我們要重視工作人員職業素質的形成和工作能力的提高,促使員工規范他們的行為,擔負應當肩負的責任,完成使命。
三、結語
建筑工程預算是否正確關系到整個項目工程能否正常展開,還會牽涉到招投標工作能否順利進行,以及能否如期按質交工和工程竣工結算的問題。鑒于建筑工程預算的重要性,建筑企業必須對工程預算提高重視,加強預算管理,督促建筑資金的正確使用,提高資金的利用率,從而才能增加建筑企業的經濟效益。由于當前諸多施工企業在施工預算管理中仍然存在很多問題。本文論述了施工企業在建筑工程預算中存在的現實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希望能為建筑企業提供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林榮木.淺談建筑施工企業工程預算管理[J].科技資訊,2008
[2]韓長兵.淺析土建工程預算控制管理的有效措施[J].現代經濟信息,2010
[3]李明彥.淺析建筑工程中預算管理[J].建筑設計管理,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