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經濟社會正處在持續發展的重要階段。隨著經濟建設的發展,我國開始重視園林綠化事業,在經濟發展中,不斷強調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園林綠化符合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相關要求,同時在改善市政建設和居民生活環境方面具有重要意義。和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園林綠化施工還存在著方法上和管理上的諸多問題,需要在借鑒外國先進經驗的情況下,不斷改善園林綠化的施工方法,對已有園林綠化進行日常養護工作,為我國園林綠化事業做出貢獻。
關鍵詞:園林綠化 施工方法 日常養護
我國在“十二五”規劃以后,越來越重視生態環境的建設,城市和鄉鎮都提出了生態化發展的理念。目前,我國的園林綠化施工技術不僅對城市和社區環境具有重要影響,還影響著城市和鄉鎮整體的經濟社會發展。為了響應“十二五”規劃在環境領域的號召,有必要對當前我國園林綠化建設中的問題進行分析,在跟隨時代發展的基礎上,不斷改進園林綠化施工的方法,提高綠化的質量和水平。
一、改進園林綠化施工方法的重要性
園林綠化為城市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環境基礎,對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具有重大的作用。通過市政綠化,植樹種草和土壤改良工作,能夠緩解我國目前大部分城市空氣污染和噪音污染等情況,為居民生活提供良好的自然環境。另外,通過對園林綠化的施工建設,可以在城市中創建具有城市特色,符合城市發展的綠化景觀,利用有限的公共面積,通過對草木的造型設計和色彩搭配,起到為城市景觀增色添彩的作用。
二、當前園林綠化施工中的問題
隨著生態環保意識的深入發展,我國各大城市的園林綠化工程正在不斷的建設和發展,然而在施工過程中存在著一些問題,需要予以改正:
(一)園林綠化缺乏科學完整的規劃設計
園林綠化施工要以科學完整的規劃設計為前提。目前我國很多城市的園林綠化普遍缺乏科學的設計方案,在施工前沒有經過詳細科學的考證,對于施工方案缺乏必要的論證。另外,對于綠化景觀的設計,由施工人員主觀操控的情況較為嚴重,在施工中隨意更改,使綠化缺乏美感和計劃性,容易造成返工或資源的浪費。
(二)缺乏對園林綠化植物的選擇
園林綠化的觀念目前在我國市政建設中已經形成,但往往流于形式,在施工中隨意選擇綠化植物的種類和數量。我國國土面積廣闊,氣候差異較大,城市園林綠化施工應當遵循氣候和環境的規律,追求自然的和諧,在施工中既保持個性化,又能夠注重植物的選擇。另外,一些綠化施工單位缺乏對植物習性的了解,在種植后缺乏有效的養護工作,出現了植物長勢不旺甚至死亡的情況。因此,施工中除了要對植物種類進行選擇外,還應考慮土壤、水文等環境影響。
(三)施工技術水平低下
我國目前還缺乏大型的,具備完善技術的園林綠化企業單位,很多市政綠化單位都是臨時組建,工程完成后便解散了。這種臨時組建的情況給綠化施工帶來了很多不利影響。一方面是施工人員缺乏專業的技術,另一方面是臨時組建的施工團隊很難在后期做到對綠化效果的檢測,容易提高綠化成本,浪費資源。
三、改善園林綠化施工的方法
(一)制定完善綠化施工前的規劃方案
在園林綠化工作施工前,應當首先了解設計地區的土壤、水質、植物習性等,根據施工地區的面積,做好場地勘察、綠化設計等組織設計方案的準備工作。另外,施工單位還應當與當地環境部門和市政部門溝通,落實施工前的規劃方案的監管工作,避免后期返工,提高施工效率。
(二)提高園林綠化施工工藝
這項內容是該進園林綠化施工方法的重點內容,筆者以植草工藝和苗木種植工藝為例,做具體的施工方法分析。
1. 植草工藝
植草是園林綠化最為基礎和普通的項目,同時也是園林綠化施工工作的基礎。
首先要對于植草場地進行清理,清理的項目包括除雜和換土。草坪的土壤厚度不應當低于20cm,在施工前,應當對目標植草區域的雜物進行徹底清除。另外,有些區域土壤土質較差,并含有較多污染物質,因此應當將土壤表層20cm的土層運走,選擇土質較好的沙壤進行換土。
其次是清除雜草工作,施工中除了可以采用人工除雜的辦法外,還可以使用化學制劑進行除雜。一般來說,園林綠化中的常采用的除雜制劑有二甲四氯、草甘膦等,除雜效果較好。對于除雜的具體化學制劑使用用量,應當結合土地面積和雜草情況,及農藥說明書進行具體的調配。
最后是施肥工藝和植草坡度整理方法。雖然植草工藝是園林綠化施工的基礎,但通過對大部分園林綠化中草坪狀況的調查,可以發現很多草坪的生長狀況并不理想。在施工過程中,應當注重使用肥料保障土壤肥力。可以在每1000平方米的草坪上使用大于70kg的復合肥,方法是要使肥料充分均勻地滲透進土壤中。對于一些特殊土壤,如膨脹土,可以使用谷殼等有機肥來施工,改變土壤的酸堿結構。與此同時,植草技術中對于草坪坡度也有具體的要求。按照國家園林綠化施工的規范要求,新建草坪應當有排水坡度,避免草坪積水破壞。其中,橫坡坡度一般為2%,縱坡為1%。在施工中,要保證草坪坡度的平緩。
2. 種植苗木工藝
在樹木種植前,仍然要對待種場地進行清理和準備。施工前應當對不符合規定的土壤進行清除,結合場地和苗木的情況,清理土壤中的多余石塊、雜草等。在種植坑的挖掘中,要使坑壁保持垂直,坑底水平,嚴格履行施工規范和設計圖紙的要求。對于挖出的雜物和土壤要有序堆放在指定的區域內。對于苗木的數量和間距,要使用經緯儀定位,做好間距的測量工作。
在栽種苗木的施工過程中,需要分季節和地區進行苗木的選擇。一般來說,落葉喬木使用秋冬種植,而常綠喬木適合春季種植。園林綠化施工盡量要符合植物的生長規律,適時調整工期。在種植中,首先要對苗木進行剪裁,去除不必要的枝葉,去除病蟲和并生枝、交叉枝等。對于苗木的填土工作是重點要關注的項目,保證填土分層進行,苗木根系必須展開,保證填土的緊實。其次是對苗木的養護,在栽種初期,要對所種苗木進行重點養護,除了在填土完畢澆足水分外,還有在半月內再次澆水2到3次,以后每周都要進行澆水。另外,在苗木栽種的施工過程中,要注重建筑與苗木之間的距離和搭配,不能使苗木影響到建筑的采光,要使建筑與苗木自然融合,這樣才能起到園林綠化的美化效果和環境效果。
(三)提高施工現場的人員和設備管理水平
園林綠化施工現場人員流動大,使用設備也比較多,因此要加強對人員和設備的管理。人員管理是為了提高他們的施工技術,減少綠化失敗率,對綠化人員進行必要的技術指導和培訓,有利于糾正不正確的種植方法,提高綠化工程施工的完成質量。另外,對于園林綠化中使用的設備,要有專人負責管理,尤其是電力設備。電線配電箱必須要進行統一的管理,對于施工挖掘工作要注重保護地下電纜設施,做好施工電力工具的絕緣保護和防雨防潮工作。
(四)完善園林綠化施工組織結構管理
在園林綠化施工中,做好工程項目的組織結構管理,是確保技術、人員和財務工作和諧搭配的關鍵。園林綠化要符合市政整體的規劃,人員管理要符合設計規劃的要求,使綠化施工工作真正有目的、有計劃地展開。改進園林綠化施工方法對于施工企業和城市市政部門來說,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步驟。
參考文獻:
[1]鐘蕙赟.探討園林綠化施工技術管理弊端及改進措施[J].華章,2012,31:348.
[2]姚亞娟.園林綠化施工問題及措施探討[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3,24:147.
[3]梁鳳玲.園林綠化施工中的質量控制問題探討[J].才智,2013,17:206.
[4]鐘觀永.園林綠化施工技術探討[J].技術與市場,2013,01: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