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園林綠化行業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發展,我國的園林綠化建設發展迅速,但其中存在的問題也相繼浮現出來,許多綠化工程的質量并不達標,更有甚者根本上沒達到美化生態環境的目的。所以,必須保證從設計到施工各個環節的綠化質量,并且,在整個施工過程中,各方面的協調配合的好壞也決定著園林綠化工程質量。本文針對園林景觀工程在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從其存在的問題入手,并對其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改進對策,以恩對策為落腳點對其進行探討。本文以便廣大讀者及同行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園林綠化;園林景觀;綠化問題;對策研究
前言
通常來說,設計及施工是工程項目質量的兩個主要的影響要素。若想使景觀項目的質量及效果得到持續的提升和發展,就需要從設計及施工入手。有效提高景光項目操作者的技藝能力是提升景觀質量的根本途徑,景觀質量的提升需要提高操作者的綜合素質能力及生產高質量的作品的責任心,每一位員工首先應具備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及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只有滿足上述的要求,企業才能生產優秀的作品,才能取得長足的發展。
一、對種植施工規范認識不足問題分析
在園林景觀的施工過程中,有關操作人員習慣將施工的一些隱患交給苗木的后期管理工作人員去解決,過分重視苗木的培育完成期的效果而忽視了苗木種植過程中的科學管理,這樣一來就大大降低了苗木的成活率。就上述這個問題,有關工作人員應深入了解園林施工作業的工作規范,并利用其來應用到具體的苗木栽培的工作過程當中去,盡量避免苗木的常見病的出現,確保景觀綠化工程的總體效果。
二、對施工中的圖紙認識不足問題分析
一些工作人員在園林景觀的施工過程中存在對圖紙按部就班的現象,若一味地依據圖紙進行作業而未對具體問題進行具體分析,就容易忽視設計圖紙的缺點,最終導致景觀作品完成后需要返工的后果。此類現象出現的根本原因是因為操作者缺乏對苗木培育的空間想象力,無法有效處理具體的施工情況和設計圖紙之間的矛盾。綠化設計圖紙和土建建設圖紙不同,在具體的作業過程中更換苗木的種類,修改苗木的種植地是一件很常見的事情[2]。有關工作人員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應善于思考,及時調整設計圖紙中的不妥當的因素,使綠化栽植不但能滿足生態的要求,同時兼具觀賞的價值。
三、施工中資料管理中的問題分析
當前園林的質量控制體系還不成熟,園林作業未能深入開展,管理者的質量管理意識還有待加強。為進一步提高施工管理質量,有關管理者應注意強化全面質量管理意識,注重對員工的素質教育,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應重點做好階段性的資料檢查工作,具體如下:
①檢查施肥及客土回填的登記資料
②檢查施工作業的放樣資料
③校對施工作業的方案變更資料
④檢查苗木的種植位置的技術資料
⑤登記綠化養護的資料
⑥登記、檢查土壤及水質的檢測報告,對于那些在別處購買的經遠途運輸的苗木土球土在必要時還需要作酸堿度檢測。
⑦苗木的除害蟲記錄、檢疫記錄等等其他資料。
四、施工中的程序控制問題分析
園林綠化項目的管理者應爭取在短期內科學安排出工程的施工計劃,以確保各項工作有序展開,通常來說,具體的施工計劃主要包括施工的工期計劃、工作人員的安排計劃以及苗木等施工材料的供應計劃等等。需要特別提醒的是:管理者在安排工作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確保施工放樣的準確性,應注意及時處理好被開發的土方,準備好控制用的樁群,并在其樁位上做好標記,確保土方被開發后及時得到養護處理,避免由于放樣不準確而導致后期出現返工的現象。
五、施工中的種植技術分析
喬木種植的效果良好,對工作人員的技術要求也高,因此喬木種植成為了檢測綠化施工作業的重點,地被及灌木由于在綠化作業中常常起到襯托的作用,因而比較容易被人們忽視。
管理者應樹立全局觀,園林綠化工程注重的是呈現給觀賞者的感官感受,在綠化景觀中,喬木、地被、灌木及草坪等均扮演重要的角色,所以,在綠化工程完成建設后還應注意對其進行管理,做好后期的維護工作;定期修剪灌木,整理地形,良好的地形基礎決定了后期地面的景觀觀感效果,若綠地地形高高低低,曲線不自然,其吸引力必定會大大降低。這也是大家為什么喜歡高爾夫球場的草地的原因。
六、施工中的成活率和樹形問題分析
因苗木尤其是大樹死亡導致的經濟損失及返工現象是施工管理人員特別擔心的一個問題,解決這個問題應從樹形的管理著手,若苗木的種類的成活率比較低,可利用摘葉、加大泥球的直徑等方式來提高其存活率,切不可利用修剪樹冠骨架等方式來提高苗木的存活率,否則可能使樹木畸形成長。
七、園林綠化養護問題分析
注重樹木的種植,忽視后期的養護是園林綠化過程中很常見的一個現象,一些施工管理人員誤認為只要樹木種植好了就可以了,認為樹木的養護只是除草、澆水而已。苗木管理人員應避免產生上述的思想,應認識到樹木的種植三分靠種、七分靠管理這個道理,重視對苗木的養護管理,應由專業的養護工來負責苗木的養護。在惡劣天氣或害蟲的多發季節,應加強對樹木的養護檢查,及時做好防蟲、防凍工作[3]。一旦發現問題就應及時妥善解決,堅持防治結合。此外,施工管理人員還應做好綠化的養護工作安排,如修剪草坪、除草、抗風、松土、抗旱、施肥、澆水等等,制定好計劃表之后將其交予業主審批,業主代表在對綠化景觀進行檢查的時候也將以此為依據。
八、施工中的過程管理問題分析
一些施工管理人員身兼數職,缺乏工作的責任感,只關心景觀綠化的最終效果。為避免此種現象,應強化對職工的工作態度及責任感的培養,必要時安排專業人員全程監控綠化施工的過程,詳實記錄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問題及處理辦法,一旦出現質量問題,也有據可依。在施工過程中尤其要避免死苗無人負責的現象。對苗木的種植過程的管理除了上述提到的第三個問題之外,有關工作人員還應嚴格做好喬木的卷桿、支撐的檢查工作;及時記錄在養護期間,苗木的變更的時間、品種及種植方式等等。
九、施工中的整體效果分析
為確保良好的景觀效果,工作人員首先應明確景觀的綠化工程是以藝術審美為基礎的,圖紙常常設定了苗木的規格,而苗木是時刻生長的,因此其高度、面積等無法做到完全統一,同時我們也不建議選擇規格一致的苗木來進行綠化景觀的布置。“師法自然”是我國園林景觀的重要精髓,多層次、自然的綠化景觀效果呈現出的效果會更好,若想獲得自然的景觀效果就要求工作人員以圖紙為參考,發揮想象力進行再創作,必要時甚至可以選擇形態個性、歪曲的苗木,一味地依據設計圖紙是無法創造出良好的景觀作品的,綠化景觀的施工人員應先注重提升自己的藝術涵養,因地制宜地選擇適合的苗木進行景觀的布置。在挑選苗木的時候,尤其要注意精心選擇園林小品的樹木、孤植樹等單品,以確保良好的景觀效果,切不能照搬設計圖紙選擇苗木。
結語
由于在園林景觀的施工過程中還存在很多無法預知的影響因素,因此我們要善于發現、善于思考,及時解決問題。園林景觀工程的健康發展離不開綠化施工人員的共同努力,只有園林景觀的施工水平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園林綠化工程才能真正實現科學化、規范化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林燕 .淺談園林景觀工程項目的施工管理[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2,(8).
[2] 陳森.淺議園林景觀工程施工管理[J].科學之友,2011,(3):84-85.
[3] 張宇 .園林景觀工程施工管理問題研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