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程地質勘察是是建設工程的重要環節。每個工程建設項目必須依據工程地質勘察的結果來確定建設程序,完成施工前的設計,如今,各級政府已經愈加重視工程地質勘察的重要性和質量的可靠性。本文對我國目前工程地質勘察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相應提出了解決辦法及完善措施。
關鍵詞:工程 地質勘察 問題 對策
0 引言
工程地質勘察對工程建設而言,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指導性,通過對工程地質條件的探明,可以真實的反映建設工程的地質情況和工程性質,其可靠依據對擬建工程的設計方案及施工技術措施提供指導性的參考意見,由此就能確保工程建設質量及提高工程建設的經濟效益。因此,為提高勘察工作的質量,將工程地質勘察中常見問題加以歸納、分析,對其產生的根源進行了深層次的探討,對提高勘察技術水平、保證勘察成果質量、減少勘察過程中的錯誤不無裨益。
1 工程地質勘察工作中存在問題
1.1 工程地質勘察的常見問題
在工程地質勘察過程中,一般的問題是工程概念不清,勘探重點不明確,針對性不強,方法不當;工程地質分析的理論,方法,計算公式的選擇與實際情況有較大差異,基本地質條件報告不夠明確,主要的工程地質問題定義不準確或論證不充分,甚至一些地質報告沒有地質結論。這樣的問題通常是由階段工程審查不能通過造成的,可能會延遲開發時間;或者通過審查但留下了隱患,這種情況更危險。
1.2 相關專業的理解問題
一是工程地質技術人員不了解其他專業,需要加強跨專業學習。二是建筑等相關專業不了解工程地質勘察。一些人不了解地質勘察學說,偏要提出一些不切實際的勘探的要求,工程完全由設計人員進行地質勘探工作布置;非地質專業設計師自以為是,對地質條件不加考慮就胡亂設計;有些是不尊重自然地質規律,野蠻施工,導致地質體的天然結構遭到嚴重破壞,造成嚴重的事故。所有這些非地質專業的問題,往往出了問題后向專業地質學家推卸責任,搞得地質工程師也一頭霧水。工程地質界知名專家、學者教授孫廣忠指出:“事實上,脫離地質實際的實例地質工程在實踐中隨處可見,地質工程施工中出現事故的絕大部分可以說是設計和施工脫離地質實際的結果,任何建筑工程如果離開了地質基礎,建筑理論必然與地質實際脫節,最后會作出錯誤的結論或造成慘痛的后果”。
1.3 勘測周期不合理的問題
從工程地質勘察到報告提交需要一定的周期。但是,有些項目缺乏前期投資的基礎,一旦報告項目,立即要求提交地質報告;也有一些工程今天提交了可行性報告,明天就要提交初步設計報告。還有就是由于目前勘察市場競爭激烈,一個項目往往有多家勘察單位同時編制勘察方案及報價,而且業主多數以低價中標,在這樣的情況下,勘察單位為了能夠爭取任務,不是根據工程實際情況布置勘察方案,而是減少勘察工作量,壓低預算價,該做的實驗項目少做甚至不做,勘察工作粗糙,勘察手段比較單一,不能滿足規范和設計要求。
1.4技術管理問題
技術管理是控制工程地質調查的質量的主要環節之一。調查顯示,近年來一些單位提交的勘測設計報告,并未涉及地質工程師及地質專業負責人。勘察報告只注重定性分析量,數據較少,建議措施針對性差。這種情況增加了對所審查對象的難度,但也有損勘察設計單位的質量和水平,還會延遲項目審批時間。當然這種責任心不強的現象,也因國家提倡建設的工程審查把關不嚴而得到助長。
2 工程地質勘察存在問題的處理措施
隨著科學的發展,工程勘察技術不斷進步,勘察工作者不斷學習理論知識,重視規范、規程的學習,掌握行業技術發展前沿動態,提高工作質量。只有全面掌握巖土工程方面的規范、規程,才能在實際工作中認真細致地開展工作,在實踐中注意積累經驗,不斷總結提高,精心勘察、精心分析,提出資料完整、真實準確、評價正確的勘察報告,應加強創新,探索勘察新技術,為我國經濟建設作出新的貢獻。
2.1 重視勘察新設備的使用
隨著電子,計算機技術的快速發展,近年來,工程測量依據彈性波理論,電磁波理論和電氣工作原理的許多新的工程物探方法的發展和大量的發展進行及時收集和處理的工程物探設備通過軟、硬件功能,已經具有采樣密度高,高速度,低成本,信息量大的特點。可以使用工程物探連續加密點得到連續地質界面來有效地解決傳統的鉆井方法帶來的判斷不準確的巖土工程問題,運用綜合物探方法可以有效地解決傳統測量方法難以解決的如地下不明物體,洞穴,軟弱結構面,滑動面,斷層,破碎帶等的形態,埋藏深度及位置,并能提供巖土動力參數和設計地震動參數。綜合物探方法與許多工程建設的傳統的鉆孔方法相比,限制了較少的地形條件,具有節省時間,節省成本的特性,探測精度高。然而,各種工程物探方法的有效性依賴于它的對象檢測的適用性,物性條件的適用性越強,解決問題的可靠性更大,所以,為了有效地解決一些復雜的巖土工程勘察問題,必須采用多種工程物探和鉆探相結合使用,互相補充,相互認證。合理的選擇工程物探技術與傳統的勘探方法的聯合應用,是解決巖土工程勘察的主要問題的有效手段。
2.2加強勘察新技術的運用
加強室內使用測試新技術和施工檢查,監測技術,通過獲得的數據和資料,通過分析,比較,建立了它們之間的經驗關系,測量數據和工程施工檢測,監測結果作為比較基礎的逆參數,保證工程設計提供參數的可靠性及解決這些困難的巖土工程問題如傳統的勘探方法難以獲得的可靠的設計。
此外,還可以通過土工離心技術的可靠性來檢查施工安全檢查;對變形和壩坡的穩定性進行驗證;解決對淺基礎地基的變形特征的建筑,破壞模式和極限承載力,樁基礎施工樁基礎的承載力及變形技術的影響;解決沉降塊土壤結構的變形和破壞機理,土體與結構物的相互作用;了解動力工程、砂土液化、單樁和群在水平動荷載作用下的性狀。
2.3加強技術人員的培訓與更新
加強勘探技術人員的定期系統的再教育和技術培訓。在內部實施崗位輪換制度來促進專業技術交流,組織技術人員參加各種學術活動和講座,擴大其知識的廣度和技術的深度。加強計算機技術的培訓與應用,這些措施對勘探技術人員的綜合能力必定大大提高。
3結束語
工程地質勘察是工程建設過程中一個重要的環節,與建筑物的安全和工程造價有著緊密的關聯。作為從事工勘工作的技術人員,要有高度的責任感和良好的職業道德,精通業務,精心做好工程地質勘探工作,不斷提高工勘水平才能做好本職工作。
參考文獻:
1 孔思麗, 工程地質學[M], 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 2001
2 李智毅、唐輝明,巖土工程勘察[M].武漢: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 2000
3 蔡劍波、裴文、黃振宇,巖土工程勘察思考[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7年11期
4 王振福,對巖土工程勘察中幾個問題的思考[J],山西建筑,2012年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