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注汽鍋爐是油田生產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能耗大戶,在當前大力宣傳倡導“節能減排,挖潛增效”的形勢下,在保證生產安全平穩運行和各項任務指標順利完成的情況下,如何細化設備管理,使其安全、優質、高效運行,實現效益的最大化,是目前我們所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
主題詞:設備 管理 高效 創新
一、引言
注汽的日常管理中,設備的管理是日常生產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針對設備管理中的問題,采取相應的整改措施,并達到設備的安全優質運行及效益最大化。
二、設備管理中存在的幾個問題
1、現行的設備保養制度存在弊端
現行的設備維修制度屬于保養修理制度,采取的是以保養為主,修理為輔的方針。即在設備使用過程中,推行三級保養加大修,實行定時定范圍的強制保養。這種制度在一定時期內為油田的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在解體小而全,實行專業化管理的深化改革中,逐漸暴露出許多弊端,主要表現為無功維修與維修不足現象。總體上看,無功維修現象為主流,即按事先規定的修理周期進行強制保養,很少考慮設備的現狀,從而做了很多無用功,造成維修成本增加。設備運行過程中突然出現異常不及時進行檢修,降低使用壽命,增加成本支出。
2、設備日常維護保養過于注重形式
在日常的設備維護保養中,崗位工人過于注重設備衛生方面的表面文章,每次保養就是刷刷漆,既使對設備的潤滑、緊固方面也比較注意,但往往不加分析,對不需要的地方也一樣潤滑,對一些要求比較細致的地方卻做的比較粗。比如說對設備上的呼吸閥、安全閥、液位計等附件的日常維護做的還較少,對設備安裝運行過程中的找正做的還很不夠。
3、經濟運行的觀念有待加強
隨著節能降耗、經營管理理念的不斷加強,在設備運行管理中不僅要考慮安全問題,而且也應該越來越注重設備的經濟高效運行。但目前這種意識還沒有被大多數設備管理者和操作者所認識,在設備運行時我們更強調的是安全,安全固然重要,但忽略經濟高效也是不可取的。如果設備本身質量沒有問題,那么設備的高效運行區一定處于其安全運行區內。
傳統設備管理的主要目標是保持設備的正常生產能力,延長設備的壽命,其工作內容絕大部分是設備的安全技術管理。現代設備管理更強調獲得較高的綜合效率和降低設備的綜合維修費用,追求的目標是經濟效益,必須把兩者結合起來,才能獲得最佳經濟效益。
三、采取的措施和對策
1、采用靈活的設備維修保養制度
現行的強制保養制度與目前的形勢已經非常不適應,隨著專業化改制的實施,石油開發企業已逐步在設備使用單位與維修單位之間建立一種協作關系,這種關系的內容可以包括雙方在設備管理過程中相互應該履行的義務、權利、對設備運行狀況的合理的評價、維護保養的主要內容、有關檢測手段等,通過實踐和摸索,雙方還可以逐步增加有關設備經濟運行等方面的條款。
2、從技術、經濟和組織等方面對設備綜合管理
把技術、經濟和組織等各方面的因素綜合起來對設備進行全面管理,是管好、用好、修好、經營好現代化設備的客觀需要。因此,在技術上必須掌握多種科學技術,成為一專多能;在經濟上注意提高設備管理的經濟效果,分析設備管理每一個環節中存在的經濟問題,包括設備選擇的經濟分析,合理使用的經濟標準,檢查次數的經濟問題,修理的經濟界限等;在組織管理上,涉及到人與人的關系問題,必須研究組織人員和管理體制,以及制定工業經營、統籌法、質量控制和價值分析等一整套管理方法。通過全面綜合的研究和管理,以提高設備綜合效率和追求設備全壽命周期費用的經濟性為目標,從而為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服務。
3、加強與設計部門的溝通協調,杜絕設計能力過剩的問題。
設計部門定期到設備使用及維護單位運行調研,加強溝通,可以從根本上避免設計能力過剩的問題,在設備選型時還應考慮設備結構是否簡單,零部件組合是否合理,維護保養是否方便等因素。設備的選型應選用當前該油田應用最廣泛的類型的設備,通用化和標準化水平、互換性等也與設備將來的利用率密切相關,都應在設計階段予以考慮。設備的設計部門、安裝單位和使用單位都應有專業人員負責協調,以保證設備的安裝完全符合設計要求,滿足現場工藝要求和操作維修方便。
4、從細微處入手,突出精細管理。
在設備日常維護保養中應該從一點一滴做起,這樣才能防患于未然。尤其是對設備的關鍵部位及各類安全附件應特別注意這一點。同時在維護中還要以各類標準為依據,不得只憑經驗辦事。
5、確定設備合理的運行工況及使用壽命
加強經濟運行觀念的培養,將效益觀念與設備安全運行相結合,制定出一套完善的設備經濟運行實施辦法,加大考核監督力度,在評比長壽設備時也應考慮其經濟運行情況,突出經濟運行在設備管理中的重要位置。在設備運行參數的控制方面要考慮兩方面因素,一是保證設備安全運行的上下限,二是設備運行的高效區,兩個區域的重疊部分就是設備的合理運行區域。
四 結論
設備經過長時間的優質高效運行,可以提高設備的運行效率,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