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就鋼筋工程施工中的一些質量控制問題進行了深入的分析與研究,鋼筋工程施工中普遍都存在著問題。雖然隱蔽工程強制性驗收和實體檢測的實施,鋼筋工程的質量有明顯提高,但在鋼筋加工、綁扎到檢查驗收過程中還有許多值得注意的地方。本文就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可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鋼筋; 綁扎; 控制
前言
工程實際施工中由于設計圖紙不夠詳細,施工人員對圖紙的理解存在差異,個人的技術水平高低不一,操作工人素質差異等各方面原因,造成了在鋼筋工程施工中存在較多的問題。這些問題主要表現在幾個方面:一是鋼筋綁扎錨固處理不當,造成質量問題;二是鋼筋數量布置不當,或造成浪費,或存在安全隱患;三是節點處理不當,或造成混凝土澆筑施工困難,或造成浪費,或存在隱患。下面現就施工中容易出現的問題談談自己的觀點。
一、鋼筋綁扎錨固處理不當的一些常見問題分析研究
1、樓梯梯段主筋在樓梯梁內錨固長度不夠。梯段主筋下滑,在下層樓梯梁內錨固長度超出規范要求,在上層樓梯梁內主筋錨固長度達不到規范要求,或主筋放置位置不準確,一側梁內長度偏大,一側梁內長度偏小。造成以上問題的主要原因是:(1)在綁扎時,由于主位置放置不準確,造成梯段主筋在樓梯梁內錨固長度有一定的偏差;(2)鋼筋未采取防滑措施或由于混凝土的重量作用使鋼筋向下位移;(3)混凝土澆筑過程中,看筋工作不到位,發現問題未能及時改正、補救。處理方法:樓梯梯段主筋下料時,建議鋼筋長度可以比圖紙尺寸稍長一些,以防出現梯段主筋錨固長度不足的現象;或在鋼筋綁扎時,在梯段主筋與樓梁箍筋相交部位附加一根分布筋,將分布筋與梯梁箍筋綁扎連接,以防止主筋下移,同時也能夠確保此處鋼筋保護層厚度;梯段鋼筋不如現澆板鋼筋位置容易保證,并且梯段部位混凝土留槎應在梯段長度1/3部位,如果混凝土澆筑中出現主筋下移,使上層樓梯梁內錨固長度不足,應對主筋進行搭接或焊接。
2、條形基礎鋼筋墊塊加設不到位。條形基礎鋼筋墊塊加設不到位容易造成:(1)基礎構造柱鋼筋上標高標志點不在同一水平面上,部分標志點有下降現象;(2)條形基礎厚度不足,實測混凝土條基斷面厚度,局部厚度比設計厚度小1cm~3cm。造成以上問題的主要原因是:條形基礎施工時,標高往往標注在構造柱鋼筋上,由于忽視在構造柱鋼筋下加設墊塊或墊塊強度偏低,在混凝土澆筑時,由于混凝土重量作用使墊塊破碎造成鋼筋下移,從而使標志點下降,同時造成基礎鋼筋局部整體下降,使基礎斷面厚度減小,減小的尺寸基本稍低于墊塊的厚度。處理方法:對這個問題,施工單位應認真制作和加設墊塊,使墊塊厚度偏差、墊塊間距、墊塊強度均符合規范要求。
二、鋼筋數量布置不當的常見問題分析
1、梁板式筏形基礎平板上下層網片鋼筋與基礎主次梁重疊部位布筋問題。主要現象有:(1)梁板式筏形基礎鋼筋在設計圖紙中均以間距而非具體根數來標定,在實際布置時應通過計算來確定,由于計算方法有誤,導致鋼筋根數布置不當。(2)對剪力墻及筏形基礎平板中類與梁、柱等構件重疊部位是否重復布置理解不清,導致鋼筋數量布置不當;(3)因為第一根鋼筋的位置沒有相應的標準規定,導致布置不當處理方法:按照04G101-3標準圖集,明確標注“板的第一根鋼筋,距基礎梁角筋垂直面為1/2板筋間距”,因此基礎梁下平板主筋均可省去不布置。由于有的設計圖紙中未明確所選圖集,在現場施工中往往監理人員要求底板上下層網片鋼筋進行通配,實際上造成了沒有必要的浪費。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建議施工單位與設計單位聯系,要求明確選用圖集,以達到節約鋼筋的目的。
2、剪力墻豎向及水平鋼筋與墻中暗柱、暗梁重疊部位布筋問題。03G101-1標準圖集沒有明確規定,一般施工中可參考梁板式筏形基礎中平板鋼筋布置方法, 即剪力墻的豎向鋼筋從“距暗柱主筋1/2剪力墻豎向鋼筋間距”處開始布置,水平鋼筋從“距暗梁或梁最外層主筋1/2剪力墻水平鋼筋間距”處開始布置;暗柱與剪力墻部位重疊處不重復布置剪力墻豎向筋,而剪力墻的水平鋼筋如遇暗梁或連梁應連續布置,即在暗梁或連梁位置處剪力墻的水平鋼筋不能省掉。如果恰好水平鋼筋和暗梁或連梁上下層主筋位置重疊,可取消該位置處剪力墻的水平鋼筋,但其他水平筋仍要連續布置在暗梁或連梁側面。
三、節點處理不當的常見問題分析
主要部位為梁柱交接處、梁梁交接處;墻柱交接處、墻板交接處等;表現為鋼筋錨固不當及主筋穿插位置不當。
1、梁柱交接處。這里主要指相交方向梁柱截面等高的情形,一般情況下應將梁縱筋從柱縱筋內穿過;因為柱一般做為梁的支座。對于圈梁及構造柱,由于是抗震構造,計算時沒有考慮雙方支座約束問題,在實際工程施工中出現幾種情況:一是構造柱縱筋從圈梁縱筋內穿過;二是圈梁縱筋從構造柱縱筋內穿過;三是圈梁和構造柱縱筋相互錯位穿過;而現有圖集中沒有明確的說明,僅在03G363構造柱構造圖集中,從節點標示出的鋼筋示意圖中,可看出構造柱縱筋從圈梁縱筋內穿過;從結構安全角度來講,上述一、二種方法均可采用,第三種方法不建議采用。對于框架結構中的邊梁柱節點,圖集中規定梁上、下部縱筋均應伸入支座柱外邊(柱縱筋內側)且≥0.4LaE,并彎折15D;應注意不允許在僅滿足伸入長度≥0.4LaE時即停止伸入而彎折;如果支座柱斷面足夠大,可以直錨,但應同時滿足伸入長度≥0.5hc+5d及≥LaE(hc為柱截面沿框架梁方向的高度)。
2、井字梁梁梁節點處的錨固。一般情況下井字梁縱橫向高度相同,這就導致梁縱筋在交接部位發生沖突,由于井字梁交接處并不互為支座,因而不區分主次梁,在梁縱筋布置時,如果設計有要求,按設計要求處理;如果設計沒有明確要求,一般錯位布置。即如某方向梁下部縱筋從另一方向梁下部縱筋上層穿過,則其上部縱筋也是從上層穿過,這樣就保證了梁的在效高度不降低,從而保證了結構的安全。井字梁縱筋一般在交接處不應斷開另做錨固,均應伸過交接處一定距離后再連接。
3、剪力墻與端部暗柱交接處。剪力墻的水平鋼筋應在暗柱縱筋外側通過;由于剪力墻與暗柱本身是一個共同工作的整體,不是幾個構件的組合,不能套用梁與柱不同構件的連接概念,因此無論暗柱邊長是多少,剪力墻水平鋼筋均應伸至暗柱外邊緣。
四、結語
鋼筋分項工程的質量是工程建設的重點,是建筑物能夠良好運行的關健。在施工過程中認真按設計圖紙要求施工,認真檢查,嚴格管理,層層把關,把質量問題及早處理,保證工程質量。
參考文獻
[1] 張迪,卜 貴 賢 .鋼 筋 工 程 施 工 與 組 織[M].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9
[2] 羅強,劉仁洪,李雁鳴.筋焊接網片施工工藝[J].建筑技術,2005
[3] 張遠華.筋工程施工方法[J].廣東建材,2005,
[4]杜治良. 鋼筋施工中常見的質量問題及處理措施 .科學創新導報,2008
[5]種立山. 建筑工程鋼筋施工技術分析 [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