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于皇城根下,漫步在首都街頭,作為土生土長的北京人,常常會有一種發自內心的自豪和優越感,但近幾年,這種感覺隨著北京的藍天日趨珍貴而逐漸消失,“北京空氣質量指數”已成為在互聯網搜索中排名飛速飆升的一個新名詞。
慶幸的是,主管部門也意識到了霧霾的危害,正在采取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措施來還北京一片藍天。比如本期雜志上市之際,主管部門也將開始實施污染天機動車單雙號限行的“殺招兒”。其實人生的旅途亦有許多“霧霾”,比如單位倒閉、婚姻破裂、父母生病等,驅散霧霾不能只靠單純的求風和求雨。
本期的《錢經》雜志同樣有許多“驅散霧霾”之作,比如封面文章《70年后,我們買的商品房該咋辦?》,當國民對擁有一套屬于自己名下的房產趨之若鶩之時,有誰曾想過產權70年到期后房屋該咋辦?辛辛苦苦還了30年貸款才享受到的“非房奴”的日子只有區區40年光景,未來該如何呢?面對未知的明天,我們的記者希望能找出答案。
又比如本期“熱點聚焦”中所提到的遺產稅,亦如房產稅一樣,在全民熱議了多年之后,這一次似乎真的要來了。也許它會帶來一場顛覆性的革命,因為在國人的傳統觀念中,房子、存款等財富都是要留給子女的,但如果上稅還劃算不劃算?這又是一個問號。
當然還有海外游學,近幾年這種“留學預科班”的模式逐漸走紅,但被媒體所曝光出來的問題也是林林總總,我們本期的“特別策劃”將帶你全面了解海外游學,了解其中的奧秘和所不易分辨的陷阱。
此外還有本期“錢經”的風云人物張國立,前不久他的公司剛剛與上市公司華誼兄弟扯出了一點“緋聞”,遭到了股民們的口誅筆伐,而不甘寂寞的他又應老友馮小剛的邀請主持馬年春晚,或許圍繞著他的話題還將持續。
不知不覺,秋風瑟瑟,寒氣襲來,不愿被pm2.5毒害的人們企盼著一切力量來驅散霧霾,姑且讓我們先翻開本期的《錢經》。
執行主編 張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