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跟蹤方式升級
記者發現,與銀華深100等現有的指數分級基金不同,此次發行的銀華800分級基金采取了指數增強的跟蹤方法。擬任基金經理張凱表示,指數增強與投資者所理解的傳統的被動指數投資和主動投資不同,指數增強基金具有兩方面的特征,其一是在跟蹤誤差上嚴格控制,力求短期內波動與指數相近;其二,在股票持倉結構上微調,力求中長期來跑贏指數。指數增強與純粹的被動復制投資相比,基金有超額收益,而與主動投資相比,極大降低了基金可能階段性大幅跑輸基準的風險。
“指數增強就像攢錢一樣,需要‘開源’‘節流’,兩者缺一不可。”張凱形象地表示。“節流”方面,主要是降低交易費用、使用算法交易獲得更優的成交價格以及通過自動化投資管理平臺減少人工干預等。以完全復制指數的銀華90分級基金為例,今年前三季度,在沒有進行任何的主動增強操作基礎上,僅通過以上的“節流”方法,相對于業績比較基準,基金的投資組合已經實現了2.5%的超額收益。
在“開源”方面,張凱介紹,銀華量化投資團隊研發了大量低相關性的主動量化策略,再通過風險模型將這些策略組合起來,承擔相對較低的風險的同時力圖實現較高收益、高勝率、低回撤。通過這種一點一滴的積累,希望可以為投資者提供長期穩定的超額收益。
分級機制升級:
提升A、B類份額吸引力
除指數增強的方法外,銀華800分級在A、B兩類子份額的特征設計上有所改進。張凱表示,銀華中證800等權重指數增強分級基金的分級模式與銀華基金旗下其他分級基金的基本架構類似,但也根據市場需求做了一定的調整。具體而言,第一個變化是銀華800A的約定收益的分配日由大多數穩健類份額的次年第一個交易日變為當年12月份的第一個交易日。這樣的調整一方面使投資者當年可以享受收益;另一方面,對于一些機構投資者而言,該種設計能幫助其在稅收或者會計制度上有更大的優勢。
第二個變化是當銀華800分級的“上拆”閥值由普遍的2元下調為1.5元,即當銀華800份額(分級基金母份額)凈值達到1.5元時,基金將進行份額折算,這樣做可以保證銀華800B較高的杠桿水平,強化了銀華800B的杠桿特征。
股票配置緊抓兩條主線:
改革+創新
銀華中證800等權重指數增強分級基金的跟蹤標的為中證800等權重指數,該指數由滬深300和中證500的成分股等權重配置而成,是國內市場上頗具代表性的全市場指數。通過等權重配置成分股,提升了經濟轉型受益的行業(如文化傳媒、節能環保、新能源、醫藥、計算機、電子等)在在指數中的配置比例,這種配置方式更加符合我國經濟轉型方向。
對此,張凱表示,從今年以來的經濟數據來看,無論是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還是PMI、通脹數據,基本上均呈現出穩步回升的勢態,但最新的PMI數據和投資品價格又略低于市場預期,總體來看,我國經濟今年以來呈現出淡季不淡、旺季不旺的局勢,經濟已經度過了去年最差的那個時間段,走勢基本企穩,但未來回升的路徑相對而言比較曲折。
對于A股市場今年以來的走勢,張凱認為,在經濟走勢相對穩定的背景下,影響A股走勢的因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個是政策因素,一個是海外市場。具體而言,政策方面,新一屆政府上臺后,出臺了較多政策,受此影響,相關板塊的股票今年以來走勢都很強勢;而海外市場方面,受美國QE退出預期的影響,今年以來一些新興市場出現了非常大的跌幅,若美國QE真的退出,全世界的資金將會從新興經濟體流回發達經濟體,資金驅動的A股市場造成實質上和心理上的雙重負面影響。
而對于今年以來A股市場所呈現出大盤藍籌股和中小盤成長股的分化走勢,張凱分析認為,這種分化的主要原因并不來自大盤股,而是來自中小盤股。具體而言,今年以來,大盤股的走勢比較符合當前國內外的經濟走勢;而中小盤股走強的原因則更多的來自市場預期,而非業績驅動。以互聯網板塊為例,雖然國內對于互聯網的需求確實非常大,國外相關板塊的股票今年以來的走勢也很強,但是國外互聯網板塊股票的走勢是有公司業績作為支撐的,而A股上市的互聯網公司實際競爭力并沒有那么強,大部分公司當前的股票價格都需要很長時間或者很高的業績增速來消化。
對于未來的股票配置,張凱建議投資者沿兩條主線進行挖掘。第一條主線是與傳統產業結構調整有關的股票,例如落后產能的淘汰、兼并重組以及投資領域的民生投資、金融改革試驗區等;第二條主線是與經濟結構轉型密切相關的股票,例如文化傳媒、節能環保等板塊,建議尋找該類板塊中的龍頭或者未來有可能成為龍頭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