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對話曹仁超:投資寧蝕息不蝕價
A:《錢經》:每個人都可以掌握正確的投資之道,但是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獲得投資收益?這里面有哪些人即便掌握了投資竅門,也無法從中獲利?
曹仁超::那些受感情支配的人,恐懼感讓他們不敢在低價買入,悔恨感讓他們不肯止損,一直持有虧本項目期望可以高價離手的人;投資沒有紀律的人也不會從投資中獲利,他們沒有訂立管制自己的投資行為,例如需要止損沽盤時,容易因一時想法而放棄行使止損;只看得到高回報率忽略高風險的人也不行,在沒有投資前,沒有預先估計自己可以承受的損失是多少,將自己置于危險境地;而那些不自量力,只有30萬元本金卻敢炒100萬元期貨,杠桿比率太高的人也不行;最后,盲目相信過去的投資走勢,不因時制宜的人也不會成功,這些人只以過去走勢推測未來,忘記走勢的準確度只有一半,不會因形勢改變自己的投資策略。
《錢經》:2013年有哪些板塊還有好的投資機會?
曹仁超:2012年6月我就建議可以選擇礦業股,到今天礦業股仍可選擇,因為大部分礦業股的產品售價仍低于生產成本,造成企業虧損,只要形勢略微好轉,股價就會立即改善,有興趣的可以少量投資然后密切留意。
除此之外,科技股也可以選擇,投資科技股要不就是買中了賺大錢,要不就是買錯了損失很大,不過我認為年輕人可以以小博大,試一試,不要購入太多,即便買錯了也無妨。
對于很多人推薦的內地銀行股來說,這要看政府的政策來決定,2012年下半年內銀股的股息率平均為5%到6%,我認為高于6%股息率的公司不買為妙。
《錢經》:哪一類股票是堅決不要碰的投資“雷區”?
曹仁超:不要買已經過氣的股票,例如體育用品股,此外房產股因為企業的融資成本已經從2011年最高峰的30%回落到今年的15%左右,所以,房產股暫時渡過危險期,但是真正復蘇也應該是幾年后的事兒了,再加上現在政策上對房企控制很嚴,繼續收緊房地產調控,房產股還會繼續低迷一段時間。
《錢經》:總結您這些年的投資經驗,您有哪些投資原則可以和《錢經》讀者分享的?
曹仁超:買入投資項目后必須密切留意走勢,無論是股票、債券、外匯、黃金還是房產,千萬不能置之不理,以為十年八年后就能累積財富了,一定要隨時關注,一旦走勢改變就要立即賣出;此外,不要奢望每次都能在最低價買入,在最高價賣出,因為你永遠不知道何時是最低,何時是最高,應該在價格剛開始上升時買入,剛開始下跌時賣出,甚至在高價買入然后再更高價賣出,事實上,最佳買賣時機就是投資對象價格上升或下跌10%到15%之后。
寧愿蝕息也不可蝕價,“息”指可賺取利息的項目,如存款有利息、買房有租金收入、買股票有股息、買債券有債息;“價”指產品實際價格、如外匯的波動、房價的升跌、股價的張羅、債券價格的升跌等。
讓你賺錢的是賺價而不是息,讓你貧窮的也是蝕價,而不是蝕息。如1997年買房收租的租金收入抵不上2003年的房價回落,相反,在過去的十多年,黃金雖然沒有利息收入,購入黃金卻可以有價格的獲益。
《錢經》:在現在的股市狀況下,如何挑選二線牛眼股?在股市投資中,您有哪些投資原則?
曹仁超:大趨勢下應該找“明日之星”,就是那些有良好管理團隊,并且行業處于增長期的股票,這類股票通常都是二線股,因為業績和規模都還沒有大幅增長,一般這類股票有以下特征:上市約五年,市值不會太大,也不會太小,美股是5億到10億美元,港股則約40億港元,公司開始扭虧為盈,毛利率升至15%以上,市場占有率在2%以上,公司有正現金流,大股東持有公司股本50%以上,股價最近一年從最低價上升25%以上。
此外我的投資原則是止損不止賺,事實上,無論何種股票,只要虧損超過15%,就要馬上研究走勢,或者是公布業績后股價急跌20%以上,代表上升方向已經改變,虧損超過20%就應該立即止損。
我老曹不是教你一生只追求財富,年輕人有熱血有干勁,青春十分短暫,若能在這段期間專注創富,成就更大。甚至應該專注得彷佛“眼中只有錢”,貪錢更好。做事若不專注,又怎能成功?不少人以為別人是因為勤奮而發達,其實剛相反,世上勤奮得像頭牛的人通常只會從事低收入工作。做事專注才是成功之道。
——曹仁超
通常情況下,下一代會比上一代富有,但是事實上并非如此,只有當社會出于經濟起飛期的時候才是如此,在1990年以后,新一代日本人比上一代貧窮,而1997年之后,同樣的情況也開始出現在中國香港。
現在中國的80后們已經很難通過克勤克儉、腳踏實地地努力工作晉升為中產階級了,曹仁超先生對此認為,“對80后們來說,他們需要通過投資、創業或者是把握住機會來獲得財富積累”。
25歲前要戒掉儲蓄習慣
“財富雖然不是人生的目的和意義,但是一項非常重要的生存工具,人生最重要的事就是學習理財。”在曹仁超看來,理財應該越早學習越好,最好從3歲開始,就應該對金錢有所認識。
根據日本學者的研究,相對于周邊國家,如日本和韓國,中國父母給孩子的零用錢并無體系,而在日本和韓國,家長給孩子零用錢都是定時定量。
曹仁超自己的做法也可借鑒,“自小學一年級開始,我每個月給女兒100港幣零用錢,讓她們按自己的負擔能力去處理開支問題,然后,我會參考通脹率,給他們每年‘加薪’,保持其原有的購買力,這些基本的理財概念,也是在這個過程中慢慢傳授給女兒的,現在女兒會把收入的三分之一存起來以便投資?!?/p>
事實上,根據英國心理學家理查德·威斯曼的研究所得,能否成為億萬富翁與本身性格有關,獲得意外之財的人如果缺乏富人性格,往往只是財來財去,根本就守不住財富,富人的性格通常傾向于制造機遇多于等待命運眷顧。
曹仁超認為,在美國擁有千萬美元以上財富者,年輕時九成來自普通家庭,大部分是白手起家,多數億萬富翁都在早期有過失敗經驗,跌倒的經歷讓他們在以后的日子里更加專注和堅持。
而窮人思維也是顯而易見的,“一般窮人思維是喜歡到大企業做事,因為那里的工作環境比較穩定,富人的思維則是建立自己的事業,讓別人為自己賺錢。事實上,有錢人在創富之前,不是自己在經營公司就是在小企業打工,隨著公司壯大而使自己富有起來”。
窮人思維喜歡存錢,討厭風險,結果錢的購買力逐漸被通脹“吃掉”,富人思維喜歡借錢,用別人的錢去賺錢。曹仁超認為,年輕人要在25歲之前戒掉儲蓄的習慣,轉而學習投資之道,因為一個人窮畢生精力,無論如何努力地節流儲蓄,也不可能超過千萬元財產,而投資可以做到。
現在已經錯過了買房的最好時機
投資可以和主流意見相反,“年輕人最怕什么就買什么,最愛什么就買什么,比方說2000年,大家最怕黃金,2003年大家最怕住宅,而2008年底大部分人最怕股票。事實證明,這些是可以獲得高收益的投資。”
大部分人會認為房子是對抗通脹的最佳工具,在高通脹時代,房價也會跟著上漲,但是事實并非如此,高通脹時期房價也有可能不升反跌。
在曹仁超看來,最好的買房時代已經過去了。
在通脹之外,房價還受信貸松緊、經濟盛衰、政策等因素影響,如果單單為了抗通脹,很容易連本帶利虧損。買房不一定保值,借首期錢買房不但增加負債,還是風險很高的杠桿投資,除非首期金額高、貸款額和利息開支小,風險才會相對低一些。如果是通過貸款來買房,房子看起來是資產,實際上卻是負債。
“房價升跌與當地經濟升跌關系緊密,真正推動房價上升的是經濟向上的動力?!?/p>
此外,房價走勢還受當地政策影響,例如德國的房價永遠不會大幅上漲,因為德國政府限制樓市供應多于需求,每年房價漲幅只有1.5%,房價太高的話必須向政府申請,多數不會獲批,因此買房投資回報低。
何時才是買房的好時機?曹仁超做了如下總結。
首先可以參考租金回報率,租金回報率低于2.5%的時候,賺錢機會只有25%,并不是好時機。此外資本流也是參考數據,資本流是指投資者投入市場的資金,資本流上升的動力來源可以是企業純利上升,也可以是銀行利率下降或者是購房需求的增加。
購買之前還要參考市場需求,人口是影響市場需求的重要因素,人口出現低增長和負增長的時候,房價多半會下跌。
觀察投機與投資者的比例也可以幫助你做出是否購房的決定,買房后持有不足一年便賣出的是投機者或者炒家,買房后持有一年以上的則是投資者或者用家,如果投機者占總成交量的15%到20%左右,那這就是地產市場下滑前的征兆。
目前中國城市化進程還有10到20年才可完成,而目前的城市人口占中國總人口50%左右,還沒有達到完成工業化國家城市人口的標準數值70%到80%,此外過去30多年中國城市化局限于沿海大城市和一線城市,隨著這些城市的房價上升,新的產業落戶只能轉移到內陸城市。
在曹仁超看來,未來沿海及一線大城市房價上漲有限,而內陸及二線城市房價會接力上漲。具體來說,樓市會穩定四五年,不會大漲也不會大跌,只會窄幅上下。
危中尋機的中國經濟轉角
2012年開始中國人口紅利拐點出現,勞動力成本快速提高,在過去五年中,中國的勞動力成本以年率15%的速度上升,而勞動效率提升每年只有8%,這已經是全球最快的勞動效率提升了,這讓過去中國成本低廉的競爭優勢逐漸喪失。
通常一個經濟體的發展可以分為四個階段,前工業期、工業期(制造業發展)、后工業期(內需拉動型經濟),然后進入大量消費型社會。中國的制造業繁榮已經在2007年結束,開始進入后工業期,2009年轉型為“內需拉動型經濟”,參考過去日本、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發展過程,根據中國的人口結構以及地理環境,曹仁超認為,到2020年至2025年中國經濟才能結束以投資固定資產帶動經濟的后工業時代。
在曹仁超看來,2013年的問題是如何從“投資型增長”轉變為“消費型增長”,這始終是一項艱巨任務,2009年起中國已努力刺激內需,但出口業務仍占中國GDP很大比重,在內需拉動下的經濟增長率一定不及黃金30年時由出口帶動下的經濟增長率那么快,更何況2013年起減慢投資增長率,加大對消費行業的依賴。
轉型期間有些行業會衰退,例如面對三高一低(高工資、高原材料價格、高地價和低邊際利潤)的制造業,但也有些行業的發展空間很大,如地產、金融、消費行業、醫療、保險、信息產業、旅游及國家支持項目。選股大方向是挑選那些能轉型成功、內外市場兼備的企業,而非那些過分依賴出口市場的企業。
2013年起更需減少固定資產的投資,去拉動GDP的增長,以免導致CPI上升。
在曹仁超看來,中國也會像其他國家一樣進入高消費期,轉型的下一步就是迎接高消費時代的來臨,曹仁超對此信心滿滿,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當前中國對資金的需求可以高達千萬億元,中國金融業一旦成熟,資金市場的規模可以很龐大,可反過來推動制造業、零售業、醫療及旅游各方面的發展,金融發展讓資金不斷滾動,達到倍數效應。
《非富不可:曹仁超給年輕人的投資忠告》:
2013年寫給內地年輕人的最有分量的創富錦囊!
香港最權威的投資評論家、趨勢投資大師曹仁超先生四十年來投資理念的收山之作。向年輕人傳授投資理財之道,分享他40年投資心得,講述打造億萬身家的投資理財策略。為年輕人分析置業黃金時機、選股策略及正確投資心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