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期專欄中,我提到了兒童財商教育中的一項重要訓練——延遲滿足。也許有的家長已經開始迫不及待地對孩子進行訓練了:收走很多玩具,限制很多食物……當然,我女兒也在其中,整個月都在飽受我的“摧殘”。
下決心對3歲多的女兒進行延遲滿足訓練,是因為這個已經熟練地學會用錢來滿足自己的小家伙,開始對物質的滿足越來越不感興趣。最喜歡的lollipop,吃起來也沒有什么幸福感了,最喜歡的玩具,玩一會兒就轉移了注意力。我堅定地相信,延遲滿足訓練對她是對癥下藥。
有家長向我咨詢,他們的孩子對錢似乎沒有興趣,當他們提出給孩子一些零花錢時,孩子認為沒有什么用。其實,這樣的狀態大多是因為孩子被過分滿足了。延遲滿足訓練,對這樣的孩子同樣有效。
我的延遲滿足訓練第一步,先與家人溝通,達成一致意見,否則訓練計劃很難實現。讓家庭的每一位成員事先都充分了解我將要對寶貝實施的“殘酷”計劃,理解并支持我的行為,這一步在訓練實施中至關重要。
第二步,對寶貝的物質世界實行減法。玩具統統收到儲藏室里,零食柜清空;跟寶貝談,每周100元的零花錢,媽媽要在這個月停止。本來以為最后一條會遭到寶貝強烈反對,沒想到寶貝很爽快地就答應了,甚至都沒有問原因。她的這種爽快正是之前過度滿足的反應——她的需求都能在第一時間被我們滿足,有錢沒錢對她似乎沒有影響——于是,這更堅定了我要對她進行延遲滿足訓練的決心。
不到3天,匱乏感開始在寶貝心里慢慢產生了。當她想起之前被遺忘的玩具時,玩具沒有了;已經不太愛吃的棒棒糖也不見了蹤影;錢包里的錢越來越少了……這種匱乏感很快就演化成一種焦躁情緒。謝天謝地,寶貝終于為了要得到她想要的東西開始哭鬧啦。
要取得這一步的成功,家人的配合很重要,如果因為孩子哭鬧馬上就滿足她,那么就前功盡棄了。
第三步,我面對了兩項大的挑戰:一個是對我自己的延遲滿足訓練。當我女兒不接受訓練,哭鬧著要吃東西要玩具的時候,其實也挑戰著我自己對訓練成果的延遲滿足。另一個是來自于我對孩子情緒反應的回應。我是否能用一種平靜并堅持立場的方式來處理孩子的情緒,引導她用耐心來接受暫時的得不到;還是淪陷在孩子的情緒中,或者用更激烈的情緒來回應?父母對自己情緒的控制能力,是訓練成功的保證。
在美國曾接觸過一些貴族家族成員,常常感受到他們身上散發出來的淡定、平靜,不奢華、不張揚,處處在細微處顯露精致。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貴族氣質吧。所以很多人說,貴族和土豪之間的差別一目了然。貴族對自身的控制力是幾代人訓練、培養的結果,貫穿在血液中了。
第四步,當然就是物質的引誘啦。這一步的關鍵點在于延遲期的陪伴,陪伴寶貝一起度過等待。我選擇了跟寶貝一起數數,一起跳舞,一起做游戲,讓她在愉快中的情緒中煉就忍 耐。
如果你能順利地堅持到第四步,恭喜你,訓練成功了大半。但還要提醒爸爸媽媽,在對孩子的財商訓練中,反復是常事,堅持很重要。同時,如果是3歲以下的孩子,我個人不建議進行延遲滿足訓練。0-3歲是安全感建立時期,物質的滿足是安全感的來源。也提醒爸爸媽媽訓練時注意度的把握,讓孩子在快樂的情緒中。
陳昱
CCTV財經頻道《為您服務》欄目首席理財專家。著有《暖財安生》《女人就要會花錢》等暢銷書;2010年在全國發起“哈Q”運動,推廣好消費觀念。E-mail:lovechenyu@139.com;新浪微博:陳昱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