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于蘇州的華美生物正在基于一種新材料進行創新。PTT是一種在20世紀中期誕生的高性能纖維材料,一直是國家產業部門發展規劃上的“常客”,但處于稀缺狀態。美國杜邦集團目前是PTT的唯一量產供應商,獨家掌握著制備PTT必需的PDO(1,3丙二醇),而PDO本身的產能又較低。
華美生物創始人韓冰曾在國內打造過兩條聚酯生產線,他使用了與杜邦不同的方式,利用生物柴油的副產品粗甘油制備出PDO,成為中國第一家,也是繼杜邦之后全球第二家實現PTT商業化生產的企業,對粗甘油的利用還順便解決了環保處理問題。韓冰期待將PTT材料推廣到更多領域。
為何選擇做這種產品?
PTT綜合了尼龍的柔軟性、腈綸的蓬松性、滌綸的抗污性(摘自“百度百科”),它與尼龍價格接近,但更耐磨、耐臟,價格只是氨綸的1/3,性能接近,彈性更好。全球最早生產出PTT的企業是殼牌,它使用化學法制備出了PDO,此后殼牌終止開發;杜邦利用生物法制備PDO,原料是淀粉,但產能受限。在中國,很多企業致力于將PDO從實驗室研發擴大到工廠量產,但屢次失敗。
韓冰曾經為杜邦打造了一條PDO聚合成PTT的生產線,成為中國第一家實現PTT工業化生產的公司,當時的PDO來自杜邦,“量產PDO是這個行業中所有人的共同夢想”。選擇自立門戶創業的原因是,他希望有所突破。
難點在哪里?
2006年,韓冰開始研究PDO量產,他認為從PDO到PTT的聚酯反應并不是唯一的難點,真正的關鍵是攻克PDO。華美與科研院所合作,嘗試利用粗甘油進行發酵。2013年3月成功量產PDO,成為中國第一家實現PDO工業化生產的公司。由于利用了生物柴油副產物這種可再生資源,其生產的PTT將是一種綠色新材料。
華美的主要優勢在于工程化的經驗,此前PDO無法走出實驗室的癥結在于科研階段到工程階段的轉化,實驗室里容易制備出PDO,但進入工廠的制備方法卻截然不同。與杜邦合作之前,韓冰曾經做出了中國第一條國產化的PBT生產線并將技術轉讓給中國藍星集團。華美的PDO項目成立后在行業中非常知名,“這幾年我們的一舉一動,行業所有公司都非常關注”。
未來的挑戰是什么?
韓冰認為,一種新材料的發展還取決于下游的應用程度,下游公司如果不買賬,產品很難有生命力。殼牌與杜邦推動了PTT在行業中的地位,因而不需要進行更多的市場教育。韓冰目前正在與一家全球纖維巨頭進行戰略合作,在PTT領域將有更多新的應用研發成功。這樣的正循環有利于PTT的產業化發展。
“在化纖面料的大市場里面,PTT只占其中不到1‰。”韓冰認為這是一個千億級別的市場,優先考慮的是將PTT運用在服飾行業。在韓冰看來,服裝雖然是個傳統行業,但設計與面料可以驅動創新。戶外服裝等功能性服飾產品可以體現PTT的特點,此外在西裝等服飾中混紡PTT也能夠給原來的面料帶來改善。但即使可以在中國生產出PTT材料,它最先登陸的市場還是發達國家。日本“新干線”的椅背、美國人家中的地毯是由PTT材料制成,杜邦還將其PTT材料注冊了纖維品牌Sorona,品牌性質類似于萊卡。
2014年,華美將進入產能提升的正式商業化階段,韓冰希望中國也能推自己的PTT品牌。華美在2011年、2013獲得了連續兩輪軟銀中國的風險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