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得到了2010年漢語國際推廣中亞基地科研課題研究項目《跨文化交際差異對中亞留學生漢語教學的影響》(編號:zjyd201023)、《醫學專業留學生漢語教學定性、定量研究》(編號:zjyd201015)的共同資助
【摘 要】在對外漢語教學過程中,由于各國社會文化背景、教學理念等方面存在極大的差異性,很多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不能完全適應中國文化以及教學過程,他們與中國人之間的交際障礙逐漸顯現出來。本文以對外漢語言教學的研究現狀為背景,通過分析巴基斯坦留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跨文化交際障礙具體表現以及形成的具體原因,最后從培養學生對中國文化的興趣、引導學生融入中國文化、有針對性地設置對外漢語教學課程等方面提出了留學生在對外漢語學習中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對外漢語教學 跨文化交際能力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20-0016-02
近年來,中國市場經濟突飛猛進,各大跨國公司開始紛紛進入中國市場,對漢語言文化的學習和了解逐漸深入人心,全球掀起了一股學漢語的熱潮,從世界各地來到中國學習漢語言文化的留學生隊伍也逐漸龐大。但是,在對外漢語言教學過程中,由于各國社會文化背景、教學理念等方面存在極大的差異性,很多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不能完全適應中國文化以及教學過程,他們與中國人之間的交際障礙逐漸顯現出來。留學生跨文化交際存在哪些障礙,如何提高對外漢語教學中留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成為本文研究的重點。
一 對外漢語言教學的研究現狀
在早期對外漢語教學過程中,國內教學者們沒有充分考慮到各國文化背景的差異性,只是從國內初學教育出發,從拼音、字節等方面教起。由于各國文化差異大,很多國外初學者學起來非常吃力。此后,業界學者考慮到各國文化差異問題以及漢語言學習對學習者在國內交際能力的培養,開始對漢語言教學進行改革。周思源在《對外漢語教學與文化》中從漢語言實際交際能力出發,論述了交際能力的形成與語言相關的文化因素和文化知識教學有直接關系。在對外漢語教學中,只有把具體教學情況、教學措施同國內文化背景相結合,以培養學習者實際交際能力為目標,進行相對應的對外漢語教學。
二 留學生跨文化交際障礙的表現
近年來,留學生在中國學習生活中所表現出來的跨文化交際障礙主要體現在語言交際和非語言交際。本文以巴基斯坦學生在對外漢語學習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跨文化交際障礙的情況為例進行探索。
1.語言交際
漢語由拼音、語調、語法等較復雜的結構組成,巴基斯坦學生在對外漢語學習過程中,主要表現出語音、語調、語法、兒化、輕聲、拼音、語境感情色彩等語言交際障礙。
巴基斯坦學生習慣了本國語言的發音方式,在學習漢語時不能很快適應漢語復雜的平仄聲調,往往語音發音會不準確。而在拼音的學習中,中國的漢字發音以拼音為主,拼音又有聲母、韻母之分,巴基斯坦學生在學習漢字過程中不能充分理解拼音的組成和發音,很容易造成發音錯誤。中國的漢語普通話分平、仄四種調值,巴基斯坦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為了好記會利用自己的語言特點將漢字讀法標注上自己的語言,并且把具有聲調的字都讀成了平聲。
2.非語言交際
留學生學習對外漢語的目的,除了要學會漢語的跨文化語言交際,同時會涉及跨文化非語言交際,非語言交際包括動作、表情、服飾穿著等方面的因素。巴基斯坦文化與中國文化在非語言交際中存在很大的差異。
如中國人之間見面打招呼的方式通常是握手或是點頭致意,巴基斯坦人見面也會握手,但在巴基斯坦,陌生男女見面的時候,男子不能握女子的手。巴基斯坦人很注重禮節,通常情況下,彼此見面時雙方要說:“艾斯拉姆艾來依庫姆”,意思是“真主保佑”。若是久別重逢巴基斯坦人還會以擁抱為禮,頭靠左邊擁抱一次,再靠右邊擁抱一次。這些非語言交際能力的不同,都體現了中國和巴基斯坦在文化上存在著很大的差異。
三 留學生跨文化交際障礙形成的原因
留學生在學習對外漢語過程中在語言交際和非語言交際能力上逐漸顯現出來的障礙引起了對外漢語教學業界的高度重視,那么,形成留學生跨文化交際障礙的原因是什么?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各國之間的社會文化背景存在差異性,社會文化背景對一個人的影響是從呱呱墜地就開始的,經過多年的學習和熏陶,個人交際理念已經在本土社會文化的影響下根深蒂固了,當來到另外一個與本土文化背景差異較大的國家時,不能很快接受和適應當地文化背景,勢必造成一定的交際障礙。其次,在對外漢語學習過程中個人適應能力的差異也與交際障礙存在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漢語言學習的目的主要是運用漢語進行交際,但由于漢語言在說話方式、教育理念上和學生本土文化不一樣,在運用漢語言進行交際過程中,部分留學生不能改變自己的說話方式,因此造成交際障礙。再次,教學理念的差異性也是導致留學生存在交際障礙的重要原因,每個國家的教學理念不同,由于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在教學過程中除了學習漢語言基礎知識外,還涉及中國文
化背景,很多學生因此感覺漢語言學習過于復雜,不能理解其教學方法,從而造成交際障礙。
四 提高留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措施
1.培養留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
由于學習者在本土社會文化、教學特點、語言說話方式等方面與中國相比存在很大的差異,在與中國人交流中不能及時轉變角色,致使很多留學生不愿意進行跨文化交流。要提高留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首先要做的就是培養他們的跨文化交際意識,在教學過程中盡量幫助留學生培養新的學習方法和交際方式,通過實踐、互動幫助他們培養跨文化交際意識。
2.培養留學生對中國文化的興趣
對中國文化的充分掌握和了解對留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非常重要。因此,要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首先要培養學生對中國文化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旦學生對中國文化的興趣提升,對漢語的學習熱忱也會隨之提升。在漢語教學過程中,可以適當將中國的傳統文化、歷史傳說、風俗習慣、旅游特色等介紹給學生,一般情況下學習者對這些有中國特色的內容都會產生濃厚的興趣,在教學中激發學生對中國文化的了解興趣,將會使對外漢語教學效果得到質的飛躍。
3.注重跨國教學體制的設置
一個合理的教學體制的設置對留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是不可或缺的。不同文化背景下學生的學習理念、學習方式存在很大差異,對外漢語教學過程中可以針對學生自身的學習特點和本土教學理念背景,設置相應的教學體制,幫助學生盡快熟悉對留學生漢語教學的理念,從而培養他們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五 結束語
在對外漢語教學過程中的交際能力培養的分析中,充分體現了將中國文化背景融入對外漢語教學的重要性,表明了對外漢語教學的目的是幫助留學生提升跨文化交際能力。未來的對外漢語教學過程中,更應注重對留學生聽、說、讀、寫等實踐能力的培養,將中國文化背景同學生所在國家的教學文化背景進行融合和比較,有針對性地設置出一套對外漢語教學方案。
參考文獻
[1]呂必松.在對外漢語教學的定性、定位、定量問題座談會上的發言[J].語言教學與研究,2010(1):55~57
[2]高蓓蓓.從思維方式差異看英漢語言的差異[J].經營管理者,2009(22):45~47
[3]焦冬梅.論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文化因素和文化知識[J].文化學刊,2009(5):33~35
[4]張成進、江玨民.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文化附加義探析[J].
安徽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1):25~27
[5]白朝霞.試論對外漢語教學中的跨文化交際觀[J].德州學院學報,2006(2):102~105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