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青年教師是高等教育未來的希望,其思想狀況如何直接關系到教書育人的效果。當前,青年教師思想狀況總體積極向上,但也存在理想信念模糊等問題。高校應注重把握以人為本等原則,通過加強理論武裝和思想引導、強化師德師風建設、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等,不斷創(chuàng)新高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途徑,增強工作實效。
【關鍵詞】青年教師 思想政治工作 原則 途徑創(chuàng)新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20-0045-02
近年來,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得到不斷加強,但關于高校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的思想政治工作還相對比較薄弱。青年教師是高等教育未來的希望和繼往開來的中堅力量,其思想狀況如何直接關系到教書育人效果,關系到立德樹人目標的實現(xiàn)。加強和改進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是當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十分重要和緊迫的任務。
2013年5月,中央下發(fā)了《關于加強和改進高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見》,為高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明確了新方向。高校應在貫徹《意見》的基礎上,結合實際,不斷創(chuàng)新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途徑,增強工作實效。
一 高校青年教師群體特點及思想狀況
高校青年教師絕大多數受過良好的高等教育,有較高的學歷層次。在政治上,有較高的政治覺悟,理想信念堅定;在工作上,有較高的職業(yè)素質和良好的師德修養(yǎng),他們愛崗敬業(yè)、教書育人,具有良好的開拓創(chuàng)新精神,業(yè)務能力較強,很多青年教師已成為學校教學科研的重要力量。但同時也應看到,部分青年教師的思想政治狀況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高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還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現(xiàn)在:
1.部分青年教師思想狀況存在滑坡現(xiàn)象
在利益多元化和經濟行為自由化、開放化,以及社會思想文化多元等因素的影響下,一些高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狀況出現(xiàn)了偏差,少數青年教師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職業(yè)情感與職業(yè)道德淡化等不良傾向,出現(xiàn)了價值取向功利化等行為傾向。
2.部分青年教師有特殊的思想和心理壓力
青年教師由于所處的特殊位置、承擔的特殊使命,特別是在住房改革、人事制度改革、職稱聘任改革等過程中承擔著特殊的工作和思想壓力,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他們的工作狀態(tài)。
3.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體系不健全
多年來,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不僅沒有專門從事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垂直工作體系,而且沒有建立強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網絡,更缺乏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運行機制和工作機構。因此,難以形成齊抓共管的合力,難以實施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高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實際效果。
4.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缺乏創(chuàng)新
一些高校的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內容缺乏創(chuàng)新,主動性和針對性不強,特別是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發(fā)展,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容和途徑亟待拓展,形式需要不斷創(chuàng)新,載體需要不斷豐富,避免被動應付。
二 加強和改進高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需把握的原則
1.以人為本原則
這是做好高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充分尊重廣大青年教師的主體地位,充分尊重、理解青年教師的特點和需求,努力為青年教師夢想的實現(xiàn)搭建平臺,同時,積極引導青年教師把個人的夢想與“中國夢”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實現(xiàn)青年教師個人成長與社會進步的良性互動。
2.目標性原則
高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標是提高青年教師思想政治素質,促進青年教師全面發(fā)展。為此,在確定高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容時,應始終面向全體、注重發(fā)展,力求通過政治上主動引導、專業(yè)上著力培養(yǎng)、生活上熱情關心等“全方位”的思想政治工作,全面提高青年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業(yè)務能力。
3.差異性原則
高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應關注和重視教師的個體差異,根據教師的不同需要,開展形式多樣的思想教育、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有針對性地實施教育引導,使每個青年教師的思想素質都得以提高,最終實現(xiàn)青年教師的全面發(fā)展。
4.系統(tǒng)性原則
高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項系統(tǒng)工作,既需要黨、政、工各部門通力配合,形成合力,還要綜合運用多種方法、采取不同形式進行教育引導,使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貫穿于教育教學全過程,通盤考慮,系統(tǒng)推進。
5.創(chuàng)新性原則
高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固守傳統(tǒng),必須與國際國內的發(fā)展形勢相適應。必須把創(chuàng)新貫穿于工作各領域,使高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體現(xiàn)時代性、把握規(guī)律性、富于創(chuàng)造性,不斷充實新內涵,增強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 增強高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實效的途徑創(chuàng)新
1.加強理論武裝和思想引導
要堅持不懈地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武裝青年教師頭腦。通過組織各種形式的宣講會、報告會、培訓會等,廣泛深入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宣傳教育、“中國夢”宣傳教育以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不斷創(chuàng)新學習模式,豐富政治理論學習形式,使學習宣傳教育覆蓋到青年教師的各個層面,不斷增強高校青年教師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認同、政治認同、情感認同,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2.強化師德、師風建設
要認真貫徹落實《高等學校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制訂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標準,建立師德考評制度,使師德真正納入高校考核“硬指標”體系,實行師德“一票否決”。同時充分利用各種宣傳陣地和媒介,宣傳師德表現(xiàn)突出的青年教師先進事跡,通過師德典型復制和榜樣引領,引導青年教師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不斷強化教書育人使命感,自覺投身實現(xiàn)“教育夢”、“中國夢”的偉大實踐。
3.加強人文關懷
堅持把做好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與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業(yè)務上,多給予關心指導,在相關政策制定上適當向青年教師傾斜,加強對青年教師業(yè)務上的指導,積極為青年教師成長成才搭建平臺。生活中,多給予關懷幫助,建立健全領導干部聯(lián)系青年教師、與青年教師談心談話等制度,及時發(fā)現(xiàn)和幫助解決他們在工作、生活上面臨的實際困難,在人文關懷中增強思想政治工作效果。
4.加強心理健康教育
要將青年教師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有機結合。通過定期舉辦教師心理健康講座、開展教師心理健康普查、設立教師心理咨詢室、開通心理咨詢熱線、建立網絡心理咨詢平臺等,加強對青年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機干預,加強心理疏導,舒緩其工作壓力和職業(yè)倦怠感,促進青年教師心理健康和諧。
5.探索案例工作法
案例法,即運用采編、篩選出的生動案例,啟發(fā)工作思維,引發(fā)借鑒和思考,改進和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水平的方法。引入案例法,有助于突破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局限,以成功鮮活的案例為借鑒,“舉一反三”地幫助青年教師解決各種思想問題。各高校應結合教育部組織開展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案例評選表彰的有力時機,通過開展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案例征集、評選、表彰、研討等形式,挖掘、推廣、積累一批優(yōu)秀案例、創(chuàng)新案例、特色案例、經典案例,以案例為突破口,激活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在動力,豐富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徑。
6.創(chuàng)新網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陣地
隨著信息技術和網絡化的迅猛發(fā)展,網絡對廣大青年教師產生了越來越深刻的影響。網絡的開放性、交互性等特點拓寬了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空間和渠道。高校應充分運用互聯(lián)網等現(xiàn)代傳媒手段,通過建設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主題網站,開通青年教師思想博客、微博等,不斷拓展高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網絡平臺,唱響主旋律、傳播正能量。同時,積極研究互聯(lián)網傳播的新規(guī)律、新特點、新趨勢,加強網絡道德建設,強化網上言行的法律意識和責任意識,主動占領網絡陣地,提升青年教師網絡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參考文獻
[1]楊雪琴、王國忠.增強新時期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實效性的動因及對策[J].教育與職業(yè),2011(29):72~73
〔責任編輯:范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