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素質教育需要切實“因材施教”,只有了解大多數學生的學習風格,為學生學習效率改善“量體裁衣”,有針對性地采取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模式,才能有效提高教學的效率與水平。本文通過對600名學生的問卷調查,對學生的學習風格進行了具體分析,并有針對性地提出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學習風格 學習效率 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20-0057-02
一 學習風格及其內涵
學習風格是由學習者在長時期的社會環境和教育影響下,由自己特有的認知、情感和生理行為共同作用逐漸形成的反映學習者如何感知信息、如何與學習環境相互作用,并對其做出反應的相對穩定的學習方式。主要包括信息加工方式、信息處理方式等。
1.信息加工方式
信息加工方式普遍分為三種類型:(1)視覺型,善于通過接受視覺信息進行學習,喜歡以圖片、圖標、錄像、影片等各種視覺刺激手段接受、表達信息;(2)聽覺型,善于通過接受聽覺刺激進行學習,喜歡用講授、討論、錄音等口頭語言接受信息;(3)動覺型,喜歡通過雙手和整個身體運動進行學習,不善于語言表達,也不擅長聽老師講解、說教。
2.信息處理方式
帕斯克和施克特研究了個體對信息處理的方式,指出個體吸收信息時的思維方式可分為序列型和綜合型,即“先見樹木后見森林”和“先見森林后見樹木”。卡根將學習者分為沖動型和沉思型,前者傾向于迅速完成學習,不懂就問;后者善于獨立思考,按計劃學習。所羅門從信息加工、感知、輸入、理解四個方面將學習風格分為四組八類:活躍型與沉思型、感悟型與直覺型、視覺型與言語型、序列型與綜合型,設計了學習風格量表,測試出國際上不同風格學習者的占比,見表1。
二 學生學習風格的特點
筆者依據所羅門學習風格量表,設計了相關若干問題進行問卷調查,對600名受訪學生的個體學習風格的具體特點進行統計、分析,測算出各類別學習風格學生人數占比,見表2。
表2數據顯示:學生在信息加工上明顯區別于所羅門標準測試結果,他們更多的是沉思型學習者,占調查學生的62%,而在國際上,普通學習者中,67%為活躍型,只有32%為沉思型;在對信息感知上,所羅門標準測試的感悟型略多于直覺型,而本次調查學生近八成為感悟型學習者,大多數人對自己能親眼所見、所感的具體事物能夠感知,而對與自己日常生活沒有具體聯系的事物,僅兩成左右學生能夠感知;在信息輸入上,與標準測試相比結果較接近,受訪學生有七成為視覺型信息接收者;在信息理解上,與標準測試相比,邏輯型理解者占比低于標準測試,而綜合型理解者的占比高于標準測試,雖然總數上仍是邏輯型理解者較多,但其中大多數人理解信息時是綜合的,由點至面的發散思維。
受訪學生在處理學習信息時,更傾向于對接收的信息深思熟慮,不愛與人討論;他們能感知的信息內容必須是緊密聯系自己生活實際并感同身受的,對于現實生活關聯較低的內容,感知能力弱于國際上普通的學習者;對信息的輸入來源上,他們顯著傾向于接收視覺圖片信息;對信息的理解上,他們比國際上普通學習者更傾向于綜合理解而非線性邏輯理解。
三 對策與建議
1.活躍型與沉思型
活躍型學生善于通過交流獲得信息,他們往往思路敏捷,但自我控制能力以及改善學習效率的能力均較低;沉思型學習者善于在碰到問題時深思熟慮,自我控制能力以及改善學習效率的能力較高。
在教學中,教師應充分運用課堂討論、問題回答、課堂游戲、課外興趣小組、學習沙龍等教學模式,對活躍型學生給予恰當的、靈活的外部控制力量,督促他們學習;對沉思型學生,應側重于自學思路的點撥,通過習題、測試,訓練其邏輯分析能力和閱讀理解能力,幫助他們提高學習效率。
2.感悟型與直覺型
感悟型學生喜歡學習事實,對細節很有耐心,而且還很仔細,講究實際,擅長記憶事實和做一些現成的工作,能較好理解數學公式,不喜歡復雜和突變,反感與現實生活沒有明確聯系的東西;直覺型學生喜歡發現事物之間的關系和可能性,擅長掌握新概念,喜歡創新,不喜歡記憶和按部就班計算的課程。
在教學模式改進上,針對感悟型學生教學的重點應放在他們擅長的常規計算、事實細節類的強項課程上;而對直覺型
學生的教學重點應放在創新理解概念、創新組合的新聯系、設計發揮創造力的課堂教學上。尤其要側重培養直覺型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將原理、概念、公式的運用通過看似無關的大量案例、故事聯系穿插起來,鼓勵學生課后多進行橫向思維聯系,鼓勵學生課后通過搜集信息、記錄日志的學習方式整理復雜事實聯系并綜合創新。
3.視覺型與言語型
視覺型學生擅長從所看到的東西中獲取信息;言語型學生擅長從文字或口語中獲取信息。
教學中,對視覺型學生,應著重強調課堂筆記的重要性,教師在板書與講解的安排中,應留出學生整理記錄筆記的環節,增強課堂口頭聯系,采用復述、簡答的形式幫助學生理解重難點,教師也可課后檢查學生筆記,幫助他們通過畫圖記錄筆記、進行復習或做計劃的措施改進學習效率;對言語型學生則應通過常規記錄筆記的方法和口頭練習的措施改善學習效率。
4.序列型與綜合型
序列型學生習慣按照線性步驟理解問題,每步合乎邏輯聯系;綜合型學生習慣大步學習,接受沒有聯系的隨意材料,用新奇的方式組合它們,從而解決復雜問題。
教師應對序列型學生強調學習任務排列順序并做規劃,按線性步驟學習、生活;對綜合型學生要著力培養他們廣泛閱讀、創新思考等能力,以多種媒體信息作用于學生,形成合理的教學過程,達到最優化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張志紅.大學生學習風格與學習指導[M].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09
[2]閻承利.素質教育課堂優化藝術[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8
〔責任編輯:范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