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教學方式也在發生著變革,傳統的教學模式已難以適應日新月異的社會發展,將電教媒體技術引入到美術教學中來,是美術欣賞教學的一個新突破,它帶來的不僅是教學觀念的變化,也使教學效果得到了提升,在當前提倡教育改革的大形勢下,怎樣將電教媒體合理地運用,成為了教師們面臨的一個重要任務。
【關鍵詞】美術欣賞 美術教學 電教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20-0071-02
一 美術欣賞教學
1.美術欣賞教學簡介
美術是一種文化載體,它通過視覺的形式來傳遞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和思想,不僅有利于人們溝通交流,還將人們在不同時期的文化和智慧財富,通過繪畫的形式保留下來,成為后人了解人類歷史的重要資料。美術欣賞也是美術教學中的重要一課,它培養了學生們的審美能力,帶給人精神上的愉快體驗,并且通過美術欣賞課程,學生能更深入去了解一幅作品的內涵,并在欣賞中產生自己的獨特見解。
2.美術欣賞教學的意義
美術欣賞能力是美術素質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美術欣賞教學中,教師通過介紹不同文化背景和歷史時期下的優秀美術作品,讓學生獲得審美認知上的提高,學生在欣賞這些作品的同時,可以感受到其中的精神之美,使自己的鑒賞能力得到提升,讓那些優秀的精神財富被不間斷地傳承下去,對青少年人生觀的正確樹立,起到了重要作用。
3.美術欣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第一,教學方式單一。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往往照本宣科,或使用簡單的文字或畫面講解內容,這樣的教學方式往往比較枯燥,吸引不了學生的注意,而且使用幻燈片或圖片輪換播放,還會占用大量的課堂教學時間,使本來就不多的美術欣賞課,內容信息變得更少,并且課堂教學中時有停頓,影響了教學連貫性和學生的學習效果。
第二,內容不豐富。美術是一門綜合性的藝術學科,傳統美術欣賞課由于各種教學條件的限制,使教學內容比較單一,無法將美術與其他學科之間的聯系體現出來,學生的視野得不到開拓,接觸不到更多的美術思想,阻礙了他們藝術思維上的創新與發展。
第三,學生主動性不高。傳統美術教學因為更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在教學關系中相對弱勢,往往只是簡單的接受老師傳達的教學信息,而沒有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如果得不到保障,他們只是被動的接受者,不去深入思考和領悟美術作品的內涵,也就失去了美術欣賞教育的意義。
二 電教媒體技術應用的意義
1.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電教媒體技術的運用,改變了傳統的美術教學模式,教師利用各種設備和軟件,對作品進行夸張、變形,而且還能利用多媒體中的音樂播放功能,將課堂氣氛充分調動起來,這種良好的教學氛圍,能讓學生在一個輕松愉快的環境中,主動參與到學習中,教師的教學觀念也得到更新。電教媒體設備能幫助學生發揮想象,教師在播放美術內容時,能夠引導學生去思考,提出容易引起學生興趣的問題,讓學生主動去尋找答案,這樣良好的互動教學過程,才會真正讓學生喜歡上美術。
2.提高學生創新能力
美術欣賞課不僅僅是為了培養學生的欣賞能力,還是為了開拓學生的創造性藝術思維。多媒體技術的使用,讓那些原本空洞、抽象的理論知識,變得形象生動起來,有利于學生對作品的深入理解,而且在美術欣賞中,不同的個體對同樣的作品,可能會有不同的理解,電教技術的合理使用,能讓學生多角度認識一幅作品,激發學生去探索作品的內在涵義,讓課堂充滿不同的觀點,讓學生的創新能力得到開發。
3.豐富課堂內容
電教媒體技術功能多種多樣,它可以多角度、立體式地將作品直觀、生動的展現出來,讓美術與其他學科得到有機整合,讓課堂教學得到新突破。因為課堂教學時間有限,通過電教媒體,可以加大教學內容的密度,提高教學效率,不僅視覺上的欣賞內容變多了,還能將聽覺上的內容也增加進來,讓學生得到全方位的學習,還能接觸到一些書本上沒有的內容,或將其他學科的知識融入到美術欣賞課程中,這樣,課堂內容就變得豐富多彩,學生的綜合素質也得到提升。
三 怎樣讓電教媒體更好地服務于美術欣賞教學
1.電教媒體技術使用中存在的問題
第一,不注意互動。電教媒體技術雖然是一門新的課堂教學技術,能為美術教學帶來諸多便利,但美術教育有其自身的特點,如果教學中不注意師生之間的互動,那么學生就只是從被動地接受教師講授變成了被動地接受多媒體設備的講授,教學手段變了,但教學方式并沒有改變,學習效果最終不會明顯提高。
第二,流于形式。教師在課前和課堂中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來運用多媒體技術,但學生卻只關注圖片、動畫、聲音等,并沒有真正吸收教師講解的內容,雖然課堂氣氛看似活躍,但實際學習效果并不好。
第三,不注重教師的合理引導。電教媒體技術中使用了大量、豐富的網絡資源,但很多網絡內容是互相借鑒的,學生面對大量的信息,往往無所適從,再加之學生的世界觀還未成熟,容易受到別人觀念的影響和暗示,從而影響到其人生觀的樹立。教師在課堂中,如未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幫助他們確立自己的觀點,而是讓他們被動地接受了網絡上的信息和觀點,缺少了自己的思考,就達不到素質教育的目的。
2.電教媒體技術使用方式
第一,圖文展示要一致,貼近教材。美術欣賞中課件的制作是為了要使難以理解的內容變得通俗易懂,利于學生接受,如果課件與教學內容沒有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就會沖淡教學主題,浪費時間。
第二,把握重點內容。課堂中的多媒體技術使用,不是僅僅是好看就行,教師要注意把握教學的重點內容,避免表面上熱鬧,實質上空洞無物。內容的展示也要適量,電教媒體設備雖然可以將教學內容變得更豐富,但如果內容太多太雜,沒有掌握好度,學生就會跟不上教學節奏,無法深刻理解作品。
第三,教學方式多元化。教師可以采取一些生活化的情境式的教學方式,如讓學生在欣賞作品時,扮演作品里的人物;讓學生完成基本的圖形設計,采取分組討論、競賽的方式,讓學生通過實踐來更加深入地理解作品,熱愛美術。
第四,重視學生的主體作用。不管使用什么樣的教學方式,學生都是教學的主體,現代化技術的運用是為了提高學生的主體作用,如果教師無法讓這一點得到實現,教學就仍是“換湯不換藥”。
第五,完善美術信息數據庫。如果只參照書本來看,美術欣賞的作品選擇范圍就很窄,但如果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就可以獲取到動態、開放、豐富的美術素材。并且這種資源不受時間和空間的影響,只需要一個網絡或一個光盤,就可以將經過分類的所需要的名家作品資料展現在學生眼前,拓寬學生視野,激發他們的想象力。
四 結束語
電教媒體在課堂教學中有著重要的意義,當然也存在著一些問題,本文通過對美術欣賞教學和電教媒體的特點進行分析,提出了一些在美術欣賞課堂中合理運用電教媒體技術的方法,希望在同行中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景竹華.信息技術環境下美術欣賞教學策略[J].成才之路,2012(32):64
[2]賈彩改.讓多媒體進駐美術欣賞課堂[J].祖國(教育建設),2012(23):32
〔責任編輯:范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