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課堂教學活動的過程是學生學習知識、掌握知識、發揮才能的主陣地,要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就需要在教師的指導和點撥下重點突出學生的主體功能,關鍵在于想方設法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筆者就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學習興趣 激發 表揚 主體作用 培養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20-0091-01
21世紀是人才競爭的世紀,而人才的競爭歸根到底還是教育的競爭,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是當今教育改革發展的必然趨勢,在教學活動中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和主體作用是素質教育的精髓,課堂教學活動的過程是學生學習知識、掌握知識、發揮才能的主陣地,要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就需要在教師的指導或點撥下重點突出學生的主體功能,想方設法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那么如何激發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呢?筆者從以下幾方面談談自己的想法:
一 掌握學生的心理特點
小學生的思想單純,各方面尚未成熟,小學時期是他們發展歷程中的一個重要時期,是他們開始學校生活的第一階段,這一階段是他們人生學習的初期階段,也是關鍵的基礎階段,所以小學教師一定要抓好這一階段學習任務,完成教書育人的目標,小學生的學習動機較短淺、狹隘,大多數學生是為得高分數而努力,他們直接或間接地履行學校、班級或家長交給他們的任務而學習,學習的內容是什么以及不考慮如何去學、學習結果如何。小學生有時不聽父母的話,而能無條件地聽從教師的安排,非常信任教師,對教師懷有一種特殊的尊敬和依戀之情。
二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在教學活動中積極創造良好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任務之一,所以教師充分利用直觀的教具(如插圖)或生動的媒體(如電教手段)等來創造情境和營造氛圍,盡快地把學生帶入圖畫般的情境中實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教學活動的展開與深入,有利于引導學生的思維更進一步發展,能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在利用電教手段中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活學生的思維動向,使僵硬的教學活動變成生動、直觀和興奮的過程,加快了信息的傳遞和反饋,既解決了難點,又突出了重點,更能使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得到鍛煉。針對低年級學生對學習過程和學習外部活動感興趣的這一特點,教師可以巧妙地圍繞教學內容變換教學方式,充分利用插圖或電教手段,避免較長時間采取同一種教學方式,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可以讓學生聽錄音、看幻燈片,把學生帶入文章角色,讓學生聚精會神地聽講,在愉快的樂聲和動人的畫面中理解教學內容,達到教學的最佳效果,提高素質教育的教學質量。
2.用鼓勵表揚的方法來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成功來源于對事物的興趣。學生學習的興趣有賴于自信,自信是一個取得成績和獲得成功的關鍵所在,而自信往往來自成功的體驗,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引導學生制訂學習目標時,必須經過努力才能達到和實現,使學生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和快樂,在教育過程中只要學生有點滴進步,就應多鼓勵、多表揚,只要提問時能回答出一部分或對某些知識有獨特的見解時,教師應不失良機地給予表揚或肯定,即使是那些成績較差、有缺點或錯誤的學生,教學也要想方設法找出他們自身存在的閃光點或優勢,恰當給予的鼓勵,這樣使每一位學生都有一種成功的體驗,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悅,能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健康向上地發展。
3.在民主平等的氛圍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教育教學中,學生是受教育者,是教師教育的對象,學生才是整個學習過程中的主人翁,教師要想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主動學習,必須在教學活動中善于創設問題情境,在課堂上盡量讓學生多說,要鼓勵學生說,既使學生說的不對,也要讓學生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特別是對于學困生,更要給他們說的機會和自由,凡是學生通過自己看、自己想就能掌握的知識,教師可以少講,甚至不講,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比較、體會等方法后作出判斷,學生獨自考慮問題時,教師除了做必要的啟發或點撥外,更要激勵和啟發學生動腦思考,并留給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和空間,讓他們通過自己思考、討論后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想法,使學生有效地把耳、目、腦、口充分運動起來,以調動學生進行積極思考,促進學生主動地學習知識,積極地總結學習方法,使其由原來的“要我學”變為“我要學”,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主動學習的興趣。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