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長期以來,語文課堂提問受傳統教育方式的影響,存在形式單一、缺乏針對性、效果不佳的現象。如果要徹底改變這種狀況,可以從教師、學生、課堂、教學四個層面對課堂提問進行精心設計,從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開始著手。那時學生的問題意識會得到有效的培養,語文課堂會因有效提問而更加精彩。
【關鍵詞】語文課堂 提問 藝術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20-0101-02
課堂提問是語文教學活動的有機組成部分,是促進學生思維、評價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長期以來,受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課堂提問形式只重視結果,而忽略對知識來龍去脈的探究。究其原因一是教師對“問題”的研究角度出現了偏差,降低了學生思維的層次和價值,從而使學生養成不愿思考的惰性。二是學生的學習價值取向步入誤區,把對知識的追求變為對教材和教師權威的崇拜,在學習上缺少自主思維的習慣,喪失了自我。因此,今天的語文課堂要改變提問的方式,講究提問的藝術。通過有效提問,增進師生交流,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下面筆者就從語文課堂中教師、學生、課堂、教學四個層面談談如何提高課堂提問的藝術。
一 教師層面:精心設計,提高問題的有效性
問題是思維的核心,只有提出具備一定深度的問題,才能引發學生的積極思維,才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所以教師要精心設計課堂的提問,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第一,問題的精心設計要立足文本,整體把握好教材的內容。教師吃透教材內容,處理好教材的重點和難點,從高處著眼,從文本的整體著手把握設計課堂提問。把自己對文本的認識理解轉化為課堂教學的前提。一般情況下,可以從文本的題目、中心句、重點語句等方面來精心設計問題。
第二,問題的精心設計能體現通過“咀嚼字詞”達到體悟情感的目標。課程標準指出:“閱讀優秀作品,應該品味語言,感受其思想、藝術魅力,發展想象力和審美力。”課堂教學時,教師應牢牢抓住語言教學這一環節,通過精心設計多種問題,讓學生通過重點詞句的品讀進而深刻體味文本語言背后蘊含的真正情感,更深層次地認識文本的內涵。
第三,精心設計問題要善用對比的方法,探究妙處。問題的精心設計要始終讓學生懷有強烈的興趣和激情,敢于探異求新,走進新的學習領域,嘗試新的方法,追求思維和表達的創新。精心設計的問題應引導學生多角度、多層次的閱讀,對文本能常讀常新,通過對比閱讀,分辨異同,進一步深層次地體會文本內涵,獲得新的體驗和發現。
二 學生層面:通過提問,培養自己的問題意識
古人云“學貴有疑”,“疑是思之始,學之端”。學生有疑而問,是一個主動學習、積極思維的過程,教師應引導和鼓勵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這個過程中去。課堂中教師培養了學生的問題意識,就是教會了學生最好的讀書方法,將使他們一生受用。因此語文課堂教學應通過提問環節的強化,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第一,教師要通過氛圍的營造,引導學生敢于提出問題。課堂上教師要營造寬松、自由的教學氛圍,建立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鼓動學生大膽質疑、提問,鼓勵學生求新求異。對學生的提問進行正確的引導,不譏諷、不嘲弄,挖掘其可貴之處。在課堂上“少一些不準,多一些允許”,讓學生能“自由呼吸”,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敢想、敢說、敢做。只有這樣,學生的問題意識才會慢慢地形成。
第二,要教給學生提問的方法,使其會問。要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除了要讓學生敢問,還要讓學生會問。教師應當教給學生一些提問的技巧,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教師要讓學生明確提問的種類,還要適時誘導點撥,教給學生發現問題的方法。這些提問方法可以在文字上,也可以矛盾中。
第三,課堂上教師對學生的提問要適時評價,讓學生能善問。教師對學生的提問要表現出極大的熱情,不能置之不理或做簡單的結論性回答,要經常表揚敢于提問的學生。用言行滲透給學生“問就比不問強”的思想。這樣學生的問題意識才會真正養成。
三 教學層面:把握“問點”,提高提問的時效性
語文課堂上有些教師沒有把握好課堂教學的“問點”(提出問題的最佳時機),隨時提問,結果造成教學內容不連貫,學生思維無序的局面,學生常常感到莫名其妙,教學效果自然不佳。因此,課堂提問選擇時機非常重要,不僅要在微觀上考慮“問點”是否優化,問法是否藝術,而且要在宏觀上考慮“問點”是否總覽全文,每個問題的提出是否處于最恰當的時機。誠如孔子所言:“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第一,課堂提問要把握住學生的興趣點提問。以學生的興趣點為問點,可以激發學生主動閱讀的欲望,變教師課堂講授的過程為學生主動學習的過程。如教學《秦兵馬俑》時,考慮到小學生的年齡結構和心理特點,可以不從文章開頭依次講解,而從學生最感興趣的地方入手,設置問點:讀了課文你能用文中的一句話來介紹秦兵馬俑嗎?這就抓住了文本的中心句,由此再讓學生分別從文中找出描寫秦兵馬俑規模宏大和個性鮮明的句子。這樣既抓住了學生的興趣點又抓住了課文的重點內容。
第二,課堂提問要把握教學的高潮點提問。每一節課都應形成高潮,這個高潮點同樣應是學生思維活動的高潮。于高潮點設問,有助于學生對課文深刻的理解,并引發其感情的升華。如教學《二泉映月》時,讓學生邊聽樂曲,邊在文中畫出描寫樂曲特點和樂曲表達阿炳情感的句子。讓學生曲文同步,一下子讓學生將自己的情感和樂曲的情感產生了共鳴,學生很快了解了樂曲的內涵,走進阿炳的內心世界。
四 課堂層面:師生互動,體現課堂的立體性
立體的語文課堂提問不應只是教師提問、學生答的單向活動,也應包括學生向教師提問的互動過程。這里的互動不僅僅指學生請教老師,更重要的是要提倡學生對老師的問題提出不同看法,向老師質疑問難。這樣有助于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因此,在教學中要注意引導學生主動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在師生互動的立體課堂中,學生有問題就會有思考,就會主動探尋答案,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必將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使理解得以深入、認識得以升華。進一步提高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總之,課堂提問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藝術。只要教師從以上四個層面處理好課堂提問的藝術,必然會讓語文課堂邁向更高的層次,讓學生的語文素養有更高的提升。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