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學困生現狀及成因
近年來,隨著我縣高中擴招及初高中教材未能做到很好的銜接等方面的原因,班里的學困生人數與日俱增。每當我們檢查學生詞匯的掌握情況時,都會發現有些學生或一個單詞都不會寫,或只會寫幾個。如此程度的學生其聽課效率尤其低,考試成績也就可想而知了。據了解,學困生有些是由于小學一開始就跟不上教學進度而放棄(部分農村小學中,學校根本就沒認真上好英語課),有些是上初中后由于學習不得法,同時又缺乏意志力和吃苦精神而放棄,還有一些是由于過去的科任教師抓得不嚴格等原因,導致對英語學習失去興趣,從此就放棄了英語學習。
面對如此復雜的局面,在平時的教學中,如果我們不及時采取有效措施來解決這些問題,那么隨著學習的進一步深入,我們不但無法“遏制”這些“差生”,且這種狀況還有進一步蔓延的趨勢,更令人擔心的是,還有可能影響整個班級的學習氛圍及課堂教學的順利開展。因此我們必須采取有效措施,及早采取應對策略,以改善學困生的英語學習狀況。
二 解決策略
1.激發和培養學困生學英語的興趣
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來說,興趣是一個人傾向于認識、研究獲得某種知識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動人們求知的一種內在力量。學生對某一學科有興趣,就會持續地專心致志地鉆研它,從而提高學習效果。從對學習的促進來說,興趣可以成為學習的原因;從由于學習產生新的興趣和提高原有興趣來看,興趣又是在學習活動中產生的,可以作為學習的結果。所以,學習興趣既是學習的原因,又是學習的結果。
“Motivation is some kind of internal drive that encourages somebody to pursue a course of action.”“And the student’s confidence is largely in the hands of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intrinsic motivation,the teacher.”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學習的刺激力量乃是對所學教材的興趣。”歌德也說:“哪里沒有興趣,哪里就沒有記憶。”因此,我們要高度重視教師在培養和激發學困生學習英語興趣方面的重要性。利用各種教學手段和方法,在課堂上創造一個輕松、和諧、愉快的氛圍,盡量消除學生因害怕、沮喪、反感而產生的心理障礙,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更好地感知、記憶、思維和想象,從而獲得較多、較牢固的知識,使學習成為一種樂趣,增加求知的欲望,加強對知識的探索力量,激起克服困難的意愿。
第一,實踐中,本人在課堂教學中采取多種多樣的教學形式,以吸引學生尤其是學困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情感,迅速培養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在教學方式上,力求將傳統的課堂教學與多媒體輔助教學有機結合。多媒體課件中強烈的文字、圖像和音響效果,給學生帶來了強烈的視覺和聽覺沖擊,無形中激起了他們強烈的求知欲,使學習成為學生自我的需要和樂趣。有時也可以給學生播放英語電影。在講授英語詞匯方面,盡可能地用詼諧的語言幫助學生記住單詞的意思和拼寫等。
第二,培養學生的成就感。在日常的課堂教學中,不斷為學生創造成功的機會,讓他們享受成就感。不失時機且毫不吝嗇地表揚一些哪怕是在學習方面收效甚微的學生。另外,在平常提問時,將簡單易答的問題故意留給學困生,讓他們始終有一種成就感。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發現原來聽課時喜歡搞小動作或昏睡的學困生,也能認真聽課了。
2.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新的教育理念使師生關系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新的師生關系應該是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這種關系來源于教師熱愛學生的真誠。為此,我們應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情,以寬容之心善待學生,時刻保持積極的教學心態。積極的教學心態會激發我們在課堂上欣賞學生的教育情感和激情,對學生也有渲染作用,這種渲染作用會直接激發和感召學生,學困生也不例外。
3.教學上實施差異教學
學困生是班集體的組成部分,教學應當追求全班的整體效果,兼顧學困生的反應。在一個學生學習基礎和學習能力參差不齊的大班級授課,難度是非常大的。為了讓優生在課堂上吃得飽、吃得好的同時,又兼顧了差生,本人在課堂上實施分層教學法,即統一教材、統一進度,但對不同層次的學生作不同要求。具體操作方法如下:
第一,詞匯學習方面。詞匯的重要性怎么強調都不為過。在英語考試中,學生若詞匯量小,就會導致聽力聽不懂、單選題答不對、閱讀題看不懂、書面表達不會寫。尤其是新課程標準提高了學生掌握詞匯量的標準,增加了高中階段的詞匯。雖說如此,但為了提高學困生的英語水平,只能要求他(她)們記重點詞匯和短語。
第二,在組織課堂教學時,適當放慢講課速度,讓學困生感到能跟上教學進度。每講解一個語言點,都盡可能重復1~2遍。在學困生回答問題前,讓他們有充分思考的時間,誘導他們積極思維,讓他們真正掌握有關知識。
第三,在語言知識點的處理上,盡量少拓寬和加深,讓學困生以吃透教材的內容和掌握教學大綱的要求為主。對于特別難理解的教學難點,比如復雜句和非謂語動詞的用法等,采取適當的講解策略,化難為易,突破難點。
第四,在作業的布置上,針對學生的不同程度作不同的要求。比如,對于中上學生,本人要求他們課后要進行大量的聽、說、讀、寫的訓練,而對于學困生只要求他們抄寫單詞或句子。
誠然,學困生的進步是一個非常緩慢的過程。這要求教師對此要有足夠的耐心和信心。另外,學習的進步和提高涉
及方方面面。為了有效轉化學困生,我們在日復一日的教育教學中,絕不能忽視調動學生自身力量的意識。蘇霍姆林斯基說:“喚起人實行自我教育,乃是一種真正的教育。”只有啟發和培養學生主體的自我教育能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使我們的教育得到學生的認可,并內化為學生自愿的行為、自覺的要求,才能真正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參考文獻
[1]陳勇.新課程有效教學疑難問題操作性解讀[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9
[2]鐘發全、范明剛.課堂教學的八大“鐵律”[M].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2010
[3]張明坤.教師教出好成績的十大技巧[M].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2010
[4]劉麗群、石鷗.課堂講授策略[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責任編輯:李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