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學改革勢在必行,如何利用好導學案進行教學,是每位教育工作者必須探索的課題。導學案在課堂教學中的重要作用毋庸置疑,編寫好導學案,利用好導學案,對于課堂教學以及學生的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均有著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導學案 課堂教學 自主學習 合作交流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20-0141-01
課改理念要求徹底轉變過去老師一講到底的模式,把教學的重心從研究教材轉移到研究學生的學法上去,重啟發,重討論,重合作學習,切實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變老師的通講為精講。要求老師能熟練地駕馭教材,巧妙地運用教法,積極地啟發學生,變學生的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教師只起穿針引線、拋磚引玉的作用,促使師生的角色互換。課堂教學就好比一臺精彩的歌劇,教師是總策劃和導演,主演是學生。而要做到做好這些,教師就必須充分利用好導學案,使課堂形散而神不散,真正做到以學案為載體,導與學的和諧統一。
一 精心設計導學案
設計導學案,教師要根據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教學大綱的要求,精心鉆研教材,并根據學習目標要求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抓住知識要點,通過年級組組織集體備課、集體討論、集體研究,廣泛交換意見,集眾家之長,達成共識,形成能結合本班學生的實際,提高學習效率的導學案。
二 結合導學案,啟發學生自主學習
為了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熱情,要通過引人入勝的情景創設,利用多媒體課件,調動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讓學生產生渴望學習知識的欲望,適時交給學生導學案,啟發學生獨立自主地學習。
根據物理新授課內容的特點,學生的自主學習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借助導學案閱讀自學;另一種是自己動手進行試驗探究。對于導學案的閱讀自學,教師則應做到:(1)在導學案中,要給學生提供必要的問題設計和必要的材料,問題的設計要具有一定的隱蔽性,引導學生討論與探索,讓他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讓他們體驗成功、興奮與快樂,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2)指導學生閱讀的方法要抓住關鍵,找準重點,突破難點,掌握知識的內涵與外延,以及知識的前后聯系,形成一個整體的知識體系。(3)學生閱讀時教師要不斷巡視,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糾正問題,督促學生思考,幫助學生控制時間和速度,并對閱讀有困難的學生進行個別指導,達到培優補差的目的。
探究學習是物理教學中重要的學習方法之一。在這種學習方式中,教師要調動學生積極地參與到實驗操作中去,實驗前教師要準備好充足的實驗器材,講清操作步驟、方法及注意事項,并要不斷巡視,進行指導,如在進行“探究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這一實驗時,按照課本內容,只準備了不同材料、不同長度、不同粗細的導體,但有的學生可能提出導體的電阻還會與導體的溫度有關的疑問時,教師該如何應對?這就要求教師編寫導學案時要考慮到這一點,不要受教材的禁錮,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調控所需實驗器材,同時實驗前要對實驗探索提出明確的要求,以保證探究活動沿著完成教學目的的方向順利發展。
三 找出問題,合作學習
在完成導學案自主學習的步驟后,教師要組織學生進行討論交流,合作學習。對學生的合作學習,教師要做好兩個方面的指導:(1)對學生合作技巧的指導,指導各小組成員進行角色分配,指導小組成員相互討論并輔導同伴,指導小組成員交流,協調各小組成員中的意見分歧等。(2)對學習困難的指導,在合作學習的背景下,教師也是學習合作者,應積極地參與到不同的小組交流學習活動中去,與學生平等對話,對普遍存在的問題,教師要收集起來,在全班進行統一講解。
四 精講點撥,釋疑解難
在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基礎上,教師要根據教學重點、難點及學生在自學交流中遇到的問題進行重點講解,在講解過程中,要力爭做到以下幾點:(1)精講的語言內容要精練、準確,富于啟迪性。(2)精講要具有針對性,切忌面面俱到,學生經過老師的點撥能解決的問題盡量讓學生自己解決,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以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3)精講應揭示知識的規律性,并讓學生能對其他的知識進行自主地總結、歸納,形成一套自學的方法。利用導學案進行課改教學法,對老師的講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老師的講解恰到好處,講到點上,講到困難之處,講到需要之時。另外,對討論交流中,學生提出的創意性問題要給予鼓勵、表揚,以鼓舞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樣,對學生提出的比較幼稚的問題,不能譏笑諷刺甚至挖苦,要保護學生參與教學探討的積極性和自尊心。
五 分層練習,共同進步
由于學生的個別差異,教師在設計導學案時,要做到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有層次的練習題,既讓優生吃好吃飽,又讓稍差的學生有所獲,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作業中出現的不同問題,教師要及時矯正,同時要有針對性地補充相應的習題,進行強化提高。
六 梳理反思,形成網絡
教學過程是一個不斷提高、不斷完善、取長補短的過程,教師切忌故步自封、自以為是,一堂課教學結束時,教師要讓學生自己歸納所學的知識要點,重點內容,規律和解決問題的思路、方法、技巧,對于不完善之處,教師要及時指出并加以修正。同時,師生共同把知識梳理成線,形成網絡以加深印象。另外,教師要對學生的課堂表現進行及時評價,同時,注意信息的反饋,這樣有助于教師的反思、總結,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
總之,在課堂教學改革中,如何使導學案發揮更大的作用,這是我們每個教育工作者要探索的重要課題,需要教師在教學中不斷地去探索、去發現、去總結、去創新。
〔責任編輯:李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