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革新式的素質教育面前,要想提高高中學生的數學成績,還必須從基礎抓起,抓緊、抓早,本文從促進學生自主學習,使課堂效益最大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談了切實提高數學課堂效率,響應高中數學改革的方法。
【關鍵詞】函數 數學 鼓勵 教材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20-0142-01
隨著新課程教育改革的推進,以往傳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受到了巨大的沖擊和挑戰,在革新式的素質教育面前,作為高中數學教師,應立足于“促進每個學生的身心發展,培養其終身學習的能力”,教會學生提煉數學思想、發揮理性思維,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科中所飽含的魅力,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體現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那么,怎樣才能更好地發揮素質教育的優勢,切實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呢?筆者從以下幾方面談談個人的觀點。
一 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在傳統教學中,教師提供給學生的學習資源僅限于教材及模擬習題,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學生的解題能力,但對于實踐問題的應用能力卻相對較低。加之學生智力水平、接受能力或多或少存在差異性,所以在選題方面也應有所區別,這就需要教師深入研究教材,提取教材精髓,通過對教材的二次加工,為學生提供符合其數學發展規律的學習資源,使之符合不同認知層次學生的學習水平,鼓勵學生從中選取對自己有用的資料,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創設多種教學情境,為學生提供切身體會的機會。此外,教師還可以給學生介紹學習網站、資源庫等其他學習資源的方式。尤其在進行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將面臨很多之前沒有接觸過的知識,此時,學生依靠自己的能力查找相關資料就顯得非常重要。對于有條件的學校,可以建立班級內部的學習資源庫,使更多的學生從中受益。這樣一來,不僅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而且還增強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二 使課堂教學效益最大化
任何教學過程都是通過一定的組織形式來進行的,而組織教學是教師為保證良好的課堂秩序,并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具體教學中,教學形式往往取決于教學目標、內容以及學生的個性特點等。由于數學知識的抽象性,學生往往不能親身體驗知識的生成過程,只能通過定義或者概念的形式間接獲得結果,鑒于此,教師可以深入研究教材,對知識進行二次加工,創建一種有利于進行研究式學習的問題情境,讓學生通過自己的發現與探索,從而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如果遇到難度較大的探究性課題,在學生難以獨立完成的情況下,教師可以安排學生進行合作學習,或師生共同完成。
下面就針對“函數”這一節做一個簡單的案例分析。事實證明,很多學生認為函數內容過于抽象化,難以理解其內涵。因此,在函數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先給出幾個課本上的例子,讓學生通過討論來回憶初中時所學函數的定義,然后根據映射的概念,引導學生明白函數其實就是對于集合與映射的反映,為了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概念的理解,教師可以運用提問的教學方法,學習時間與考試成績之間存在怎樣的函數關系?然后讓全班學生針對這一問題進行討論,此時,全班學生的積極性都被調動了起來,紛紛提出自己的解決方案,不僅培養了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合作精神,還有效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三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眾所周知,興趣是提高學生學習情緒的關鍵因素,也是調動學生積極性的有效辦法,而創建一種充滿趣味的教學情境,對于激發學生好奇心與興趣具有很好的推動作用。因此,教師要想方設法將學生帶入情緒高昂和內心振奮的狀態,讓學生渴望得到知識的洗禮,渴望對數學知識的汲取。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和教育家杰羅姆·布魯納曾說過:“學習最好的刺激在于對所學材料的濃厚興趣”。因此,數學教師在課堂導入過程中,可以引進學生感興趣的話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能力。所以,如果教師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在課堂中引入游戲、競猜、設疑等趣味十足的教學情境,那么數學課堂教學將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成效。
四 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數學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具有豐富的數學知識是學生獲得更好生活的基礎,因此,教師要注意加強數學理論知識與社會生活實際之間的聯系,引導學生自主發現日常生活中存在的數學知識。首先,教師在選擇教學素材時,應貼近學生生活;其次,素材內容應傾向于對社會的關注。讓學生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分析與生活息息相關的一系列問題,充分體現數學的研究價值。必要時,教師要帶領學生走出教室,走進操場,甚至走出校園,運用現有的教學器材測量操場面積、旗桿高度、跑道長度等,切實體會數學知識應用的廣泛性。
這樣提高了學生自身的謹慎思維習慣,并深刻體會:對概念的準確記憶和深刻理解,是支持思維活動的基礎,并從中提煉出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給學生總結、探索、發現、發展的空間,這就需要教師們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大膽發現問題,培養學生反思的習慣,即元認知意識。這樣不僅能加深對概念、法則、定理等基礎知識的理解與掌握,更重要的是開發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的能力。
總之,高中數學教師在以后的教學道路上,都應不斷提升數學教學研究,更新觀念,改進方法,不斷提升自身業務水平,提高專業素養,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為實現數學新課程目標而努力。
〔責任編輯:李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