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化學實驗教學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而且可以幫助學生形成化學概念,獲得化學知識和實驗技能。本文就初中化學教師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加強實驗教學展開了論述。
【關鍵詞】化學實驗教學 學習興趣 實驗技能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20-0143-01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瘜W實驗教學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且可以幫助學生形成化學概念,獲得化學知識和實驗技能。因此,切實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強實驗教學,就成為每一位初中化學教師教學工作的首要任務。本文就初中化學實驗教學談談筆者的實踐與想法。
一 力求身體力行,多次試做分析
第一次接觸到“身體力行”試做實驗是在大四的時候,當時帶教老師即將退休,但仍然堅持每次上實驗課之前,戴上他那很有歷史的老花鏡,認真完成每一個實驗,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從那時起,我就被這種嚴謹的工作精神打動了,立志做一名像他一樣認真嚴謹的化學教師。
回想第一次在學生面前做課堂實驗“生石灰遇水放熱”,要求學生觀察現象并用手觸摸試管外壁,我認為很簡單,根本不用試做,結果實驗現象不明顯,學生沒興趣。在認真吸取這次教訓后,我開始認真對待每一個實驗。如在做課堂實驗“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前,我事先多次試做并分析,發現雙孔塞、乳膠管等易漏氣,導致實驗結果偏??;點燃紅磷后要立即伸入集氣瓶中,否則會導致實驗結果偏大等。
在化學實驗教學過程中,常常會出現一些預想不到的現象和結果,有時儀器設備還會出現故障。若要不浪費課堂教學時間,要求教師多次試做實驗的每一項操作,對實驗過程中出現的與理論不符的現象,仔細分析原因,做出合理解釋,得出正確的解決方法。通過試做還能有效估計實驗所需時間,以便學生更有效地完成實驗,提高實驗教學的課堂效率。
二 巧用“魔術反應”,吸引學生興趣
興趣和求知欲是學生學習動力的源泉。如果我們能利用好這點,充分發揮化學教師的主導作用,想方設法創設豐富有趣的化學實驗,讓學生始終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主動愉快地學習化學,一定能提高教學效果。近幾年,劉謙表演的魔術大熱,吸引了億萬觀眾的眼球。如果我們偶爾也把中學化學涉及的有明顯實驗現象的反應編排成一套“魔術”表演,一定能讓學生興趣大增,全神貫注于整個課堂。這樣,實驗教學就不再是枯燥的理論教學,而是融知識性與趣味性于一體的新型教學模式。
在九年級化學緒言課上,我先演示三個簡單的化學實驗,將燒杯中的無色液體兩兩混合,馬上得到“人造牛奶”、“人造血液”和“人造雪碧”。這三個神奇的小魔術,立刻把學生帶進了神奇的化學王國,激發學生探究化學的熱情。
三 改進演示實驗,激發創新意識
在“可燃物燃燒的條件”實驗中,教材中是將白磷投入盛有沸水的燒杯中,燒杯上蓋薄銅片,并在銅片上放白磷和紅磷。一旦燃燒,產生的大量白煙會刺激人體呼吸道,對教室環境造成嚴重污染。針對此種弊端,我做了以下改進:將白磷和紅磷分別放入兩支試管中,并用小氣球套住試管口放入燒杯,再向燒杯中注入沸水。此法極大地減輕了環境污染,小氣球還起到了一定的緩沖作用。對于水中的白磷,用一支充滿氧氣的大試管罩上去,相比傳統用空氣現象更為明顯,成功率大大提高。
實踐證明,教師只要肯多動腦筋改進演示實驗,不僅可以增強課堂教學效果,有時還能變廢為寶,為綠色化學盡一份力。學生若長期在這樣的課堂里耳濡目染,在潛移默化中也能培養一定的創新意識。
四 重視家庭實驗,創設探究機會
美國教育家杜威很注重引導學生通過自身的探索活動進行學習。在傳統教學觀念中,化學實驗往往只停留在課堂教學中,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化學實驗教學的發展?;瘜W是一門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學科,家庭小實驗是化學課堂實驗的延伸,易使學生產生興趣,發揮自身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能在獲取和運用知識的過程中提高個人能力。
家庭小實驗中,如果缺少實驗器材和試劑,師生可以一起想辦法解決:沒有導管用吸管,沒有長頸漏斗用注射器,沒有燒杯用玻璃杯,沒有玻璃棒用筷子等。通過這些豐富多彩的小實驗,開拓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和熱情,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和創新能力,充分挖掘學生多方面的潛能。
化學實驗教學為學生正確認識物質及其變化規律提供了實驗事實,讓每個學生懷著愉悅的心情去認識與人類息息相關的化學,積極探究化學的奧秘,增強學好化學的自信心。通過教師對實驗的小創新、小改進,學生增強了實驗的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體會到化學源于生活、服務生活,讓世界更美好。
總之,改進初中化學實驗教學需要每一位化學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拓寬思路,更新理念和方法,更好地為每一位學生的終身發展服務。
參考文獻
[1]向光恒.初中化學實驗教學探究[J].學周刊,2012(26)
〔責任編輯:李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