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初級中學的班級管理中,傳統模式是由班主任一手包辦學生的所有事務,學生在老師主導安排下,被動地接受老師管理,學生失去了個性,往往缺乏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中學班級教育方面的管理弊端,我們應順應素質教育改革的要求,實現學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發展。筆者結合實踐,對初中班級自主管理進行了探索和研究。
【關鍵詞】初中班級 實施 自主管理
【中圖分類號】G6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20-0159-01
初中班級的管理由于班級多,基礎龐大,涌現了各種各樣的管理模式,但為了加強和重視學生內在動力的調動,學生民主素養的提升,具有主見的獨立個性的養成,有必要實施在班主任主導下的自我教育、自主管理、自我發展。
一 建立平等、互愛、和諧師生關系是自主管理之基礎
實踐自主管理最基本的條件是班主任要具有良好的民主素養,要與學生建立平等互愛的新型師生關系,沒有這一點,創建學生自主管理是沒有辦法實現的。由于目前的班主任團隊,都是傳統班主任主導的管理模式下的受教育者,他們的思維、受教育氛圍、生活環境都決定了他們的管理方式必然是傳統型管理模式,要改變這種傳統管理模式的思維習慣,必須要班主任進行自主管理素養方面的培訓。只有班主任的管理素質提升了,在教育過程中完成與學生平等互愛和諧的角色轉變,由班級事務包辦者轉變為班級事務的服務者、協調者、總結者、心理咨詢者,才能有效實施班級事務的自主管理。在這里,實施自主管理的班級中,班主任的角色就是學生在自我管理過程中,遇到瓶頸時應適時出現,給予他們建議,讓他們自我改進,進而獲得解決問題的成就感,讓學生體會成長的快樂。
二 相信、確立和發揮學生在班級管理中的主體地位
筆者任教的學校是一所縣城的中學,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家庭條件也都比較優越,家長往往把每件事情都已經想好、安排好,學生習慣了家長的主導安排,因而在學校也同樣依賴班主任或班級管理團隊的安排,他們在學校時表現出自制力較差、獨立性不夠、喜歡以自我為中心、缺乏合作精神、責任意識、集體榮譽感也不夠強等問題。因此,針對眼下這種中學生現狀,不管是家庭教育,還是學校教育,均要給學生充分的自主權。當前,眾多班主任雖然口中喊著累,但卻不敢或不愿放手真正讓學生管理,因此許多學校、班級依然在沿用過去的管理模式,還是從早監督到晚的“保姆式”管理,沒有真正落實自主管理。要避免此狀況的出現,就是要在班級事務管理中相信學生,確立和發揮學生在班級管理中的主體地位與作用,全面落實在老師激勵和引導下以個體和團體協作方式管理班級日常事務,它能不斷完善學生對自我的認識,培養學生自我感知、自我辨析、自我管理能力。
三 建立健全管理機制,全面落實自主管理舉措
在班級的自主管理實踐中,要始終貫徹自主管理原則,就是要創造條件,讓每一個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班級管理中來,我在工作中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加強班干部隊伍建設,做好班干的協調者、服務者
在平時的班會等各種管理場合,持之以恒地做好班級干部隊伍的培訓教育工作,讓班干團隊會做事、能做事,要樹立管理團隊的管理信心,做到愛崗敬職。為了全面提高全體學生的管理水平,有必要在班級中增設管理崗位,除通常的班干管理崗位外,還可以設立課間紀律監督員、衛生保潔員、個人衛生檢查員、班級活動記錄員、各學科課代表、黑板報主編、編輯等管理崗位。采取輪崗、一崗多人等方式,讓班級所有學生都有管理崗位,做到每個學生有事干、會干事。要對學生不斷進行總結,職責明確,做到有階段性的檢查、評比,避免出現走過場現象。
2.加強學生的自主管理意識培養,形成民主決策機制
自主管理也是民主管理的一種形式,要對班級管理中的重要問題進行全班民主討論、民主決策,搞好班級論壇建設,為學生的自主管理搭好平臺。舉行形式多樣的主題班會或學習與管理討論會,為學生的自主管理提供良好的環境。要在班級管理中引進角色轉換,充分理解管理者的處境與心態,要加強班級在落實校紀校規中的嚴肅性、原則性,在班規班紀的制度落實中,采取一視同仁的態度,沒有特殊者,要形成動態的表揚機制,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管理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爭強好勝的進取精神。
3.創新班級管理,日常工作貫徹“四多四少”舉措
為了使學生的身心得到鍛煉、個性和創造性得到體現,在完善與實施班級自主管理的同時,并不是班主任無所作為,而是要有所為,有所不為。實踐中要貫徹“四多四少”:(1)要多表揚,少批評。學生自尊心較強,渴望得到老師的重視,采用表揚與批評這種經常使用的激勵手段,可調動學生積極情緒,讓其有成就感,如一味指責批評,易產生自暴自棄、叛逆的心理。(2)要多談話,少冷落。一個班集體幾十人,性格各異、背景不同,不能泛泛而談、空洞說教,而要坐下來一對一座談,要談生活、談學習、談困難、談煩惱,要全面談,更要每一個學生談到位。只有這樣,才能體現重視、平等、互愛、關心。(3)要多寬松,少禁錮。作為成長發展中的學生,實際工作中班主任要管的方面很多,小到學生的穿著打扮,大到學生的前途命運。如事必躬親會造成學生依賴性強,創造性、獨立性差,缺乏自我教育與自我管理能力。(4)要多活動,少單調。盡量不圍著“考試與分數”的指揮棒轉,要在集體榮譽感上要表現,要向德、智、體、美、勞等方面要成績。開展豐富多彩的班級文體活動,來形成班集體的向心力。
〔責任編輯:李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