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節日名稱:贏在中國藍天碧水間
播出時間:9月16日起每周—晚22點播出
播出頻道:江蘇衛視
節日賽制:十二位明星企業家通過壓力分組的方式,直接分為藍天隊和碧水隊,進行十二場商業實戰PK賽
商業任務:十二位選手根據各自公司業務的實際情況,親自設計、發布一個和自己公司業務有關的商業任務;每個選手在發布自己公司的任務時,不參與當期比賽。
參與嘉賓:藍天隊是零點研究袁岳、慈銘韓小紅、樂蜂網李靜、音悅Tai張斗、航班管家王江、毛戈平,碧水隊是依文集團夏華、合潤麟汪小菲、58同城姚勁波、汽車之家李想、博洛尼蔡明、盤石網盟廣告田寧。
來自企業家的心聲:
藍天隊隊員@李靜:昨天是錄制真人秀贏在中國碧水藍天第一集!兩個字,瘋狂!做過跟見過太多節目的我被眼前的十一位企業家震驚了,他們忘記了是真人秀,展示出人生最瘋狂的一面,說實在的,我有點不適應,也許我還沒進入狀態。
碧水隊隊員@博洛尼蔡明:第一天任務結束!我覺俺們十一位,都夠久沒體驗過捋袖子親自上陣,叫賣銷售客服保安一肩挑兒,大白天競走洗桑拿的感覺了。站了半天,吼了半天,深感就業同學不容易啊!
*推薦理由:謀略事小,節目傳遞的教育口號更是談不上,節目將觀眾最喜歡也是希望看到的各位企業家為了各自的勝出所表現出的各種喜悅或憤怒、憂愁或興奮等種種最真實的狀態展現出來,這件事做到了就是節目最大的勝利。甚至有網友評價說:看各路名人大boss幾乎撕破臉的掐架,作為普通觀眾,我體驗到了巨大的愉快感。本篇試圖從某一期內容為例來展示一下這種愉悅感。
*首秀
《贏在中國藍天碧水間》是國內首檔商業明星公益真人秀,節目目的在于贏取公益基金,獲勝團隊和總決賽冠軍會捐贈干萬公益獎金給公益組織,來喚起對日益惡劣的生存環境的關注。企業家們被要求在節目中以職員的身份來完成任務,手把手告訴大家如何創業。同時伴隨12位商業明星一同參賽的還有周迅、李連杰、陳坤、文章、黃曉明、徐靜蕾、周杰倫、那英、蔣雯麗、劉曉慶、畢福劍、韓庚、吳秀波等,他們的任務則是用自身的影響力協助12位選手闖關成功。首期節目汪小菲擔任評委,向“藍天隊”和“碧水隊”發布任務,并在任務結束后,用他手里的“一票否決權”判決兩個隊的輸贏。作為“碧水隊”的成員,又事關兩個隊伍的首戰戰績,評委汪小菲自然壓力不小,但他在任務設計、點評問答等方面的表現頗為搶眼。
*案例分析報告
經過首秀中樂蜂網病毒視頻創意類任務,節目迎未了一場設計類比賽:幫助毛戈平的化妝品品牌拍攝時尚大片。毛戈平一直想推出符合中國人膚質的彩妝品牌,因此他想通過這樣的一次活動幫他理清未來品牌的定位和發展思路問題。
藍天隊的策略點評
本期藍天隊把謀略發揮到了極致。一邊是派王江和韓小紅先占住攝影棚迷惑對手,另外一方面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李靜、姚勁波、張斗出去在專業的攝影棚找專業模特進行專業拍攝。這一計謀發揮的淋漓盡致,既迷惑了對手,又拖延了對手時間,使得最后的細節準備不足。藍天隊分工明確,除以上兩個小分隊外,袁岳留在工作室做品牌定位廣告的策劃。
在討論定位時,藍天隊和碧水隊的出發思路完全不同。李靜說不要動輒就談國際化,而是首先要了解中國人。李靜認為化妝界每個老師都有自己的風格,但是品牌不能完全從風格出發,因為每個人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如何把毛戈平這樣的“定制型”小眾品牌推到大眾市場呢?李靜提出要體現出用了毛戈平彩妝就很自信的感覺,應該訴求在輕熟女人群。最后藍天隊的定位和廣告語:“彩妝大師,定制你的美麗”就是這樣討論出來的。
碧水隊的策略點評
碧水隊已經習慣了在夏華帶領下作戰。當夏華離開的幾個小時中,不免有群龍無首的感覺。夏華相比較袁岳的優點在于她對贏的結果有超乎尋常人的信念和執著,而且她善于激發氣氛。汪小菲曾在微博上寫:在夏華的激發下,他仿佛回到了自己小學時候那個可以帶領著幾千人一起喊口號的少年。
碧水隊這一場不利之處是在于連續幾天疲勞作戰,身心俱疲。第二是本來毛戈平擔任任務發布人就少了一個隊員,夏華離開了幾個小時使得團隊只剩下了四個人,人手不足在這一場中比較明顯。但夏華在離開前仍然盡力把任務井井有條進行分配。汪小菲是執行隊長,李想負責競品和市場分析,而文宣由蔡明做,網絡推廣還是田寧的老本行。做定位創意討論的時候其實很精彩。毛戈平方的觀察員來跟碧水隊溝通他們目前的目標客戶主要是女企業主、全職太太等中高端女性用戶,于是蔡明想了兩個關鍵詞:一個是色戒;第二是小資。蔡明說要么拍張愛玲范兒的。汪小菲認為,其實南北女孩化妝差異很大,北方姑娘都是大彩妝,濃妝艷抹;南方女生都是裸妝或者淡妝。夏華隊長提議說以青花瓷的感覺來拍,最開始汪小菲提議背景應該是外灘上一個鐵船,一個女人很思念的撐在欄桿上,又有思想,又有些憂郁。蔡明還補充了一句:對啊,就是湯唯要見梁朝偉的感覺。把大家笑噴了。
*掐得特別狠
在團隊分工方面,藍天隊一直都是團員主動分工,袁岳負責協調,每集會有一個執行隊長,主導整個活動的進行和資源調配,這種民主的方式很贊,既不會一頭獨大,同時每個人都會有明確的分工,并強有力地執行整個流程。試以第三期樂蜂網病毒視頻為例。藍天隊的視頻分成了三塊:袁岳被抓、警察巡街、新聞聯播,最后拼在一起,既快速又完美,從做項目的角度來看,可以用完美來形容。最后大家早早收工,愉快而歸。反觀碧水隊,夏華雖然把執行交給了汪小菲,但是最高權力依然是牢牢攥在自己手里,分工上沒有客觀考慮到組員的特長和偏好,引發了組員的反感情緒,例如策劃中沒有參考田寧、李想、蔡明等人的意見,一意孤行,導致田寧急躁,李想旁觀,蔡明沉默;讓外地人田寧在北京找片場,讓最懂互聯網營銷的李想負責控制車流,讓最有創意思維的蔡明去當群眾演員,拍攝的整個過程最后變成夏華和汪小菲的二人轉,其它人都在打醬油。最后的結果不言自明,不僅是效果的問題,更多的是人心的渙散。拍攝完成的時候,每個人都感覺很累,并且心事重重,絕對不是一個好現象。但是結果碧水隊贏了。
按照規矩輸兩場就要換隊長。一直吊兒郎當的李靜,在經歷過自己當任務發布人的視頻事件后,眼睜睜看著藍天隊輸掉,她內心感觸很深。藍天隊這一場是背水之戰,再也輸不起,按理袁岳應該卸任,但隊員們力挺他繼續帶領團隊,所以這一場隊員們的壓力非常大,干活也非常拼命,火藥味越來越濃。
*宣傳效應之汪小菲的累
盡管參加節目的老板們個個來頭不小,但年紀最小的汪小菲是其中人氣最高的一位,不僅僅因為他那“大S老公”的標簽,汪小菲的直率、自我乃至強勢,顯得他與其他老板的風格格格不入。作為第一期評判員的汪小菲更是在討論中被其他不服氣的選手“圍攻”,氣得當場拍桌發飆離席,并呵道:“我不玩了!退出!”,第三期節目中,汪小菲毫不留情地呵斥本方隊員的建議“十分低級”;第四期節目中,他堅持自己的審美觀,攻擊“敵方”隊員們“非常沒有品位”……連自己的隊友,都面對鏡頭毫不掩飾對汪小菲的不爽:“汪小菲只要想到一個可執行的方案后,就不再考慮其他更好的主意。”對汪小菲的表現,雖然節目總導演王利芬認為這是其作為一名公司的董事長必要的“強勢”,但還是有相當一部分觀眾認為其脾氣急躁,并過于固執己見,甚至有可能影響自己隊伍的成績。其實其他有幾位boss也很火爆,只是雖然這些新生代創業家雖然名字響當當,但除了跨娛樂圈的汪小菲和李靜外,其他人的“臉”實在不具辨識度,一連串商業上的專業術語也將節目的娛樂指數降低了級別,能適應的人群太窄,要引起廣泛的共鳴自然也就更難。畢竟,這還是一場“秀”,不是一堂“課”。
《全民奧斯卡》“全民選秀之后看“選笑”
隨著本年度《中國好聲音》落下帷幕,暑期檔歌唱選秀節目總算告一段落,但衛視們依舊對扎堆戰樂此不疲。繼扎堆選秀、扎堆跳水以及扎堆圓夢以后,衛視開始扎堆玩親子節目。湖南衛視《爸爸,去哪兒》、青海衛視的《老爸老媽看我的》,陜西衛視的《好爸爸壞爸爸》等相繼對觀眾展開了“疲勞轟炸”。
想看點不一樣的?浙江衛視的《全民奧斯卡》倒是一個另類選擇,主打幽默搞笑,以綜藝脫口秀結合創意視頻征集的方式,炮制出一臺“為生活頒獎”的草根奧斯卡盛典。陣容方面,華少主持,中國好聲音策劃團隊擔任總策劃,愛情公寓編劇團隊擔任編劇,里里外外都是華麗的綜藝陣型。看煩了全民選秀的觀眾,不妨看看《全民奧斯卡》如何進行全民“選笑”。
為網友的搞笑視頻頒獎,并配以幽默的脫口秀連接,對于看慣了美國綜藝節目的觀眾來說,算不上新鮮。美國ABC的長壽真人秀節目America'sFunniest Home Videos(簡稱《AFV》,中文譯名《家庭滑稽錄像》)就是此類典范,該節目從1989年播出至今長盛不衰。《AFV》將笑聲定義為“全球共同的語言”,在30分鐘長的滑稽真人秀里,征集觀眾的各類諧趣視頻,捕捉生活中的爆笑場景,一群超級可愛的孩子,一只搞怪的小動物,親朋好友間的善意捉弄……搭配上主持人妙趣橫生的解說詞,令人捧腹不止,最適合一家子吃完晚飯捧著薯片碗收看。
《全民奧斯卡》師承《AFV》,與視頻網站酷六合作公開征集諧趣的生活片段,以脫口秀的方式,將具有娛樂和社會意義的新媒體視頻進行整合和再造,并評選出創意視頻獎項。每期節目被細化為:主持人開場、愛拍、愛演、愛曬四個環節,倡導的是一種“你不僅是下一個參與者,也可能是下一個獲獎者”的全民參與理念。若按類型歸納,《全民奧斯卡》屬于浙江衛視擅長的草根真人秀。浙江衛視雖然近年來頻頻以大咖主宰綜藝節目,但在草根節目制作上實力強勁,別忘了它是憑借草根節目《我愛記歌詞》發家的,另一草根節目《中國夢想秀》也收獲了不錯的口碑。
在“達人秀”“夢想秀”等節目將草根技能消費得差不多的今天,草根真人秀日漸式微,以搞笑、幽默的草根視頻為主導的《全民奧斯卡》倒是為日益狹窄的真人秀節目提供了一條不錯的出路。
每年夏天的選秀季都成煽情派的比苦賽場,今年的也不例外。從各種選秀節目催生的中國好編劇們,成功將選秀節目變成了選慘節目,“快樂男聲”成為“悲慘男生”,“中國好聲音”變成“中國好故事”,“中國最強音”變成“中國最慘音”。選手們動不動便死爸爸瘸媽媽、家破人亡、身患重病,或者因為大齡未嫁、長得丑、出身低而備受社會歧視目光。總之不慘就不人選秀編劇的法眼。而達人秀、夢想秀節目也是平凡人的“炫苦”舞臺,不讓臺上臺下哭成一片不罷休,被觀眾揶揄為“中國慘人秀”。中國的節目策劃總是偏執地認為,越慘越能表現夢想的力量,越悲情越能傳遞正能量。但這套已經玩了八年的把戲,似乎漸漸落伍了,八年前觀眾們還能認真地流下眼淚,到今時今日不僅翻白眼未一句“又來了”,還會甩動鼠標開始了人肉打假,殺煽情派們一個措手不及。
《全民奧斯卡》的“選笑”模式正契合看煩了“選慘比賽”的觀眾的心。與其選慘,不如選笑。從糗事百科的大火、微博各搞笑幽默大V的百萬粉絲量,可見在很多網友心里,與其看裹腳布那么長的悲情故事,倒不如看一段搞笑視頻來得舒心。
在拿起手機就可以即時拍攝生活片段的全民視頻時代,視頻網站不時有經典視頻突圍而出,在微博等社交網站上病毒傳播,這些搞笑視頻也成為了不少娛樂評論節目的素材,不時被免費借用。《全民奧斯卡》倒是滿足了網民們對版權費的要求,點贊算得了什么,輕松賺錢才是硬道理,與其免費娛樂大眾,倒不如發到《全民奧斯卡》賺獎金。據悉,每周節目會頒發大獎包括現場觀眾選擇獎、TOPCOOL6、入圍獎等獎項,獎金從1000元到10000元不等。
在《全民》第一階段征集的主題里,不乏“那一年,我們擺過的pose”“那一年,我們化過的妝”“那一年,我們留過的發型”等自毀笑料,還有最萌素材——吃貨、寶寶、狗、喵星人等。這類主題大有網上火爆一時的“炫富大賽”“我想毀掉的童年照”的影子,有望成為另一波笑到觀眾抽筋的草根奇兵。華少極速脫口秀,
笑果值得期待
浙江衛視的大牌節目,總少不了“浙視一哥”華少。華少更著名的外號是“醬油主持人”,先是在《中國夢想秀》里被“臺霸”周立波壓制,隨后在《中國好聲音》又被四個大牌導師剝奪主持話筒,但恰是這樣的機遇,讓他練就了一個讓小伙伴們都驚呆了的“中國好舌頭”。在《中國好聲音》里,華少在全國人民的見證下挑戰最快語速,用47秒鐘說完350個字的廣告詞,而且字字清晰,成為了諸多主持人的語速挑戰對象。
《全民奧斯卡》里,華少終于甩開“醬油主持人”的名號,有了真正屬于自己的舞臺秀。盡管在周立波、郭德綱等脫口秀前輩面前還是新人一枚,但“中國好舌頭”也不是蓋的。在第二季的《好聲音》發布會上華少曾牛刀小試了一下他的脫口秀,與觀眾展開幽默調侃,不時把現場觀眾樂得捧腹大笑,也讓行內人看到,“中國好舌頭”不只是用來念廣告詞的,還能說出幽默流暢的脫口秀。
這次主持《全民奧斯卡》節目,華少將繼續保持自己標志性的“極速”風格,挑戰人類極限,為觀眾上演一出“極速脫口秀”。而《愛情公寓》編劇團隊將擔任節目編劇,保證了節目“笑果”。與周立波、郭德綱、黃子華等前輩們針砭時事的脫口秀方式不同,華少更重要的功能是將獨立的視頻無縫連接成一段段有噱頭、有趣味的脫口秀。對于不愛看沉重話題的觀眾來說,《全民》倒是不錯的選擇。
延續在《好聲音》里的勞碌命,華少此番臺前幕后身兼數職,一方面要與演員、嘉賓在臺上互動主持,另一方面又要擔當司儀為獲獎者頒獎,臺下更是以制片人的身份忙前忙后,多棲發展雖然很累,但華少似乎樂在其中,表示自己很享受這樣的過程。
(何炅、房祖名等)。
課外輔導員(每期50位美女或50位帥哥):課外輔導員的角色,以異性的視角觀察、評判學員的表現,他們給出的成績將成為誰能獲得明星幫助的依據。
學院院長:戀愛學院院長,站在客觀角度分析學員們的問題(曾寶儀等)。
愛情導師:課堂上的旁聽老師,根據學員的表現在心理學的角度分析學員的問題(曾子航等)。
極品學員的愛情故事
無論是選秀節目還是相親節目,奇葩嘉賓都是節目的看點之一,《愛情學院》也花了大把力氣在征集愛情學員上,這些人的經歷與困惑既要有普遍性,又要有記憶點,最好還能語出驚人,總之就是要吸引眼球。
過帥也是罪
健身教練,普拉提私教,陽光健康,性格隨和,對女孩比較體貼。對于愛情有明確的規劃,記著每一段戀情,現實確實對現在的感情施加了很大的壓力與束縛,讓女友沒有安全感,但打算在2015年向女友在第一次見面的地方求婚。這是一個讓別人沒有安全感的人,在過去的26年里,他經歷了八段感情,豐富的感情經歷以及出眾的女人緣讓現在的女朋友很敏感,他目前最大的問題就是如何讓女朋友信任他。口號:相信我,我就會給你一個世界。
屌絲也自戀
屌絲,夜店小弟,對女人要求極高,號稱沈陽自己有家美發店。他的自我闡述是:“喜歡美女,愛看美女,走大街上看見美女我都跟著看一會兒。我的優點太多了,身高一米八,體重65公斤,收入高,長的帥,算是個合格的高富帥。曾經有過六段戀情,但每一段都沒超過十五天。我選女朋友的標準很高,不漂亮我不要,身材不好我不要,脾氣大的我還不要,總之我要找的,是一個沒有任何缺點的女朋友。”這是一個屌絲充當高富帥的主兒,自我感覺良好,有點欠抽的感覺,還搞不明白為什么現在的女友對自己冷淡。雖然有點夸張,但現實生活中的確有不少這樣的男人,認不清事實,還在抱怨為什么沒人欣賞他。口號:只有白富美才配得上我。
愛錢不愛人
創業老板,收入高,但是沒有時間談戀愛,經常參加相親派對,自我保護意識強,不允許被人貶低,否則必須反擊。在高爾夫球場有專屬的VIP包間,還是評酒會的常客,朋友們都說他是成功人士,他不這么認為,因為他的愛情不成功。“雖然我是朋友圈中的情圣,我也覺得自己挺懂女人的,但是我的幾段戀情都是以我主動分手而告終。我覺得她們都是沖著我的錢來的,各方面條件都不達標,沒有資格和我在一起。我理想的另一半應該夠漂亮,還要有一定的經濟基礎,雖然我現在對愛情有些悲觀,但我還是渴望找到我的那個她。”雖然他有一定的物質基礎,但在愛情方面是個十足的屌絲,因為除了錢,他對自己沒有一點自信,只能用金錢來武裝自己,卻又擔心女人沖著他的錢去,這是典型的矛盾心理。
口號:誰才配得上我的財富。
來一堂輕松有趣的愛情課吧 朱靜
Q:國外有一個戀愛真人秀節目《把妹達人》,《愛情學院》跟這個節目有什么關系嗎?
A:有一些借鑒,但不是照搬,因為大家的文化理念不同,國內做不了這種尺度的真人秀。我們節目線下會有一些測試環節,其中一個跟《把妹達人》有點像,就是實戰課,我們會設置場景,比如咖啡館,給學員們出一些愛情考題,比如怎么跟心儀的女生搭訕等等。每期節目,學員需要闖三關,其中先考文字題,之后是兩道情景模擬題,每個環節淘汰一個人,在最后實戰課中,誰能最好、最快地完成任務,誰就是這一期的獲勝者,就可以讓明星幫他實現一個愛情夢想。
Q:明星愛情課代表在節目中起到什么作用?
A:以自己的愛情經驗指導學員,主要看學員的問題是什么?每個學員都帶著問題而來,比如有的不善言談,看到心儀的女生就說不出話;而有的可能就是話嘮,一直說,一直說,就招人煩。我們的節目場景就是一個課堂,明星和學員一起來上一堂輕松的課,明星不光說教,有時候還要跟學員一起體驗闖關,比如有場景是書店里,明星就會成為書店店員,幫學員一起把脈女孩的喜好,這樣言傳身教,還能自然而然地表現自己的愛情故事與愛情觀。
Q:現在節目在明星嘉賓上越來越花心思,《愛情學院》在這方面是怎么計劃的?
A:嘉賓很重要,既要有看點又要適合節目內容,我們的愛情學院院長是曾寶儀和英達,都是有豐富的人生經歷,同時能夠把自己的人生經歷很好地總結、提煉,來和大眾分享的人。而明星課代表則每期不同,像何炅、戴軍、房祖名、大鵬、柳巖、田亮、葉一茜都在溝通,肯定會讓觀眾眼前一亮的。
Q:在邀請嘉賓的時候,明星對這個節目是什么反應?
A:大部分都表示很有興趣,覺得這是幫助人的事,還能跟觀眾分享一下經驗挺好的。也有一些是直接拒絕的,像一些單身的明星,他們的理由是,自己都還沒解決個人問題呢,怎么有資格教別人談戀愛呢?
Q:這也是很多觀眾的質疑,節目會不會變得說教意味很濃?
A:這也是我們盡量避免的,我們是想把節目做成積極向上、輕松愉快的幫助類節目,幫助不是說教,一個人在上面說自己的難題,然后有所謂的專家幫他支招,大家都在說,這樣的形式特別悶。所以我們會有很多摸底測試、游戲互動、實戰演練的環節,這樣氣氛很活躍,會很有趣,更能吸引年輕觀眾。
Q:這些學員是怎樣挑選的?
A:我們的這些學員有自己報名的,還有通過一些合作渠道推薦的,他們都有自己的戀愛問題,以年輕人居多。
Q:音樂選秀節目會有個比賽懸念吸引觀眾看下去,《愛情學院》會設置什么懸念吸引觀眾呢?
A:這是我們現在正在考慮的,現在就是每期四個學員,一個獲勝者,沒有延續性。我們考慮會把一些話題性高的學員重新召集回來,做一期復試賽。還有就是結合節目播出時間的特別節目,比如光棍節、圣誕節策劃一些特別節目,節目的最后一期是畢業盛典,到時候會呈現更大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