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我不得不佩服時光老人的腳步,即使把她比喻成離弦之箭,我也覺得有失妥當,因為她不僅僅是離去,而且帶去了很多。最讓人無奈的是:她難以挽留,就像指間沙一樣,悄然流去,甚至來不及嘆息。
就像我們的音樂欣賞課一樣,一邊大家還在填選修科目,另一邊教員已經向我們道別。回過頭來,才發現課程已經結束,同時腦海中也多了一份美好的回憶和深深的不舍。
自古以來,“最后一課”都被賦予了特殊的意義。我們以欣賞著名的小提琴協奏曲《梁祝》來結束我們的課程。在課堂上,我了解了它的構成:引子、愛情主題、三年同窗、長亭送別、抗婚、樓臺會、哭墳和化蝶。愛情主題和化蝶無疑是最經典的部分,美妙的樂曲勾起了我對愛情的無限遐想。
也許愛情因為艱難而可貴,因為美好而令人向往,因為犧牲而崇高,因為經典而被世人傳誦。梁山伯與祝英臺之間的愛情故事反映出古時候人們對美好愛情的向往、對封建勢力的仇恨。梁山伯與祝英臺從相逢、相識到相知、相愛,其中歷經艱難險阻,但在那個封建的時代,容不下婚姻自由,容不下真情真愛,所以他們在那個社會中注定是一場悲劇?!盎边@個結局多多少少使人們的內心得到寬慰。他們遐想著、他們追求著,他們奮斗著……
我們要感謝人們的努力,世世代代努力的積累才換來了今天的美好時代,人們可以自由戀愛,不再受封建禮教的束縛,有權力去追求真正的愛情。
我雖然改變不了什么,但我完全有理由相信:真正的愛情是這個世界上最美好的事物,我們由愛而生,便要為愛而生。
這是音樂欣賞課帶給我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