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我習慣性地打開掛在自己樓下的家庭專用信箱,又“驚喜”地收到“入選”和“獲獎”通知。令人不解的是,編輯部或編輯老師,不但不發給我稿費和獎金,而且還得自己掏錢“獎”自己。換句話說,那叫“割自己屁股上的肉貼到自己臉上”,臉倒是胖了許多,只是苦了屁股,因為割掉一塊塊肉的屁股,就只剩股骨了。
肯當這冤大頭的,只有兩種心態:一是滿足自己的虛榮心——看,我的作品又“入選”了,又“獲獎”了;二是蒙外行和騙領導:你們看,我是很有水平的,作品頻頻“入選”“獲獎”。弄職稱、評先進這就是硬件。除此之外,那就是文字垃圾和印刷垃圾。
本人閑暇之余別無嗜好,一是讀書、二是碼字,碼出來的字,若是自我感覺還行,就設法將它賣出去,換幾文錢再用于買書。
比如我的《巖泉微言錄》,近年來屢屢“入選”《中國當代名家格言作品選集》和《中華格言大全》及《中國名人名言大全》。還頻頻“獲獎”,而且時不時地就上一個檔次。從“三等獎”到“二等獎”再到“一等獎”。我估摸著,再耐心等下去,“特等獎”是肯定有希望的。只是這些“獎”,我都瞧不上眼。我一直在等“諾貝爾文學獎”,說不定哪年將這項大獎的頒獎授權就給了咱們中國了,只要到了中國,那就有辦法了。因為咱們有一個得天獨厚的神膽——“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只要你念著明規則,沿著潛規則一路闖關,說不定比你預計得還要快捷就“諾貝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