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牌不好就不玩,牌好則下重注。
天弘基金公司陳剛認為,這樣的打牌風格如果應用到投資中,就能夠獲得確定性收益。
2012年,他管理的天弘永利債券、天弘添利分級分別賺得1.37億元、2.4億元。他以3.77億元的賺錢總額排在《投資者報》“2012基金經理賺錢榜”債券投資風格基金經理第二名,全部基金經理第三名。
投資的四種風格
《投資者報》:在投資中,你追求的目標是什么?
陳鋼:我個人比較看重絕對收益,所以在實際操作中也將絕對收益理念貫徹始終。
在我看來,短期不賠錢不好做,沒必要盯著短期排名。長期下來,做到熊市不賠錢,牛市戰勝指數是我追求的目標。當然,投資是一個不斷修煉的過程,需要克服人性的貪婪、恐懼,不斷在修煉中平和心態。
《投資者報》:去年取得了不錯的業績,你覺得原因是什么?
陳鋼:這幾只產品表現穩健,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是去年債券市場機會比較好,這是外在因素;二是在絕對收益考核理念下,我不與市場比排名,對投資精益求精,堅持自己的判斷——股市沒有大牛市,債市是慢牛行情,所以專注把握債市投資機會。
《投資者報》:你覺得自己的投資風格是什么?
陳鋼:有的人擅長放大操作,有的人擅長做低評級債。我的投資風格是由穩健理財、追求絕對收益的投資目標決定的:做確定性收益。從各種紛繁的信息中挖掘信號,一旦確定,則判斷快、下手快,從容不迫地應對各種變化。
我是投資、研究、交易三者合一出身,在整個流程中對市場的敏感性非常好,敏感性源于熱愛、熟悉。做得多了,自然會探索出一些獨到的理念和方法。在我看來,真正的高手不是豪賭高收益,而是尋找確定性收益,無論是股票投資,還是債券投資,都一樣能創造高收益。
例如打牌的人分為四種,第一種是任何時候都要跟,無論牌好或牌臭;第二種是牌好就跟,比較保守;第三種是很多時候參與;第四種是牌不好不玩,牌好下重注。對應四種不同的打牌風格,投資也可分為四種類型,第一種是指數型,結果連指數都跑不贏;第二種是價值投資者,賺不了大錢;第三種是趨勢投資者,做對了有一定成績,做錯了損失慘重;第四種是做投資成功的人,做確定性的投資,市場有確定性機會時重倉,不好的時候就規避風險。
強調平衡風險和收益
《投資者報》:從今年一季報來看,天弘永利重倉的債券只數所有增加,原因是什么?
陳鋼:天弘永利是一只開放型基金,2013年3月底,債券市場有短暫調整,為了規避風險和應對短期贖回壓力,我增加了對于短久期的債券的投資,使得重倉債券中短融有所增加,總只數也有所增加。天弘添利和天弘豐利是封閉債基,基金規模較為穩定,對于重倉債券沒有調整。
《投資者報》:你在選擇重倉債券時看重哪些因素?
陳鋼:篩選重倉債券,我強調風險和收益的平衡。
秉承穩健理財的理念,首先是把風險控制放在第一位,加強對于債券信用資質的研究,避免可能發生的信用風險;此外收益也是重要因素,注重把握市場趨勢,在不同市場趨勢下,選擇不同類型的券種,為組合創造更高的收益。
這里要強調兩點誤區,首先低風險不等于高等級,中國的信用評級比較重視凈資產規模,很多經營惡化但資產規模較大的企業獲得較高的信用評級,所以其發生信用事件的概率依然很大。
第二,強調高收益不是一味強調低評級高票息,在不同的市場階段,不同類型的債券價格表現有所不同,如2012年初利率品種就有不錯的表現。我們重視的是在風險和收益之間的均衡篩選重倉的債券,為持有人創造穩健回報。
未來信用風險加大
《投資者報》:你如何看待未來債券市場的發展?
陳鋼:在利率市場化過程中,直接融資比例在不斷擴大,場外非標品種由于風險較大受到規范,而債券作為公開的融資方式得到提倡,債券供給將面臨持續的擴容,創新的債券品種也將不斷出現。
在近兩年債券市場賺錢效應帶動下,債券市場的投資者也在不斷擴大,信用債市場的持有者結構也發生了變化,由之前銀行、保險獨大的局面,逐漸變成廣義基金、銀行、保險、券商等機構投資者林立的局面,廣義基金包括現在的公募基金、券商資管、銀行理財等。
隨著中國經濟波動幅度降低,以及債市投資者結構的多元化,債市更多的投資機會來自于精耕細作。原因有三:
第一,中國經濟處在轉型期,政府對于經濟的干預逐漸減少,經濟周期大幅波動的概率降低,基準利率的波動幅度也將收窄,傳統依靠基準利率下行的債券牛市出現機會減少。
第二,中國債券市場尚未出現過實質性違約,大家對于信用風險尚未高度重視,未來隨著債市擴容,以及經濟轉型中少數發債企業面臨被淘汰的壓力,信用風險將加大,對于信用債的投資更要精耕細作,規避潛在的違約風險。
第三,債市投資者的多元化,使得債市活躍度增加,也加大了信用債市場的波動率,既帶來風險,也提供了波段性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