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較為看重選股,淡化擇時,看重行業及公司成長趨勢。具體風格的選擇必須尊重市場環境。目前銀河銀泰理財分紅的股票倉位較高,這和我們的投資風格是相契合的。”銀河銀泰理財分紅基金經理張楊在接受《投資者報》記者采訪時說。
張楊2012年在該基金身上賺得5307萬元,排在《投資者報》“2012年基金經理賺錢榜”混合型投資風格基金經理的第一名。
從2011年10月10日開始管理銀河銀泰理財分紅來,張楊的任職總回報率為19.53%,任職年化回報率為11.52%,超越基準回報率14.18%。
對市場基本趨勢的把握是獲得良好業績的基礎。早在2010年,A股就蘊含了對經濟增速持續放緩和發展模式轉型的預期,張楊當時就判斷,轉型經濟期股市波動幅度會減弱,整體趨勢性機會降低,未來幾年都只有結構性機會。
他的應對策略是,第一,把握轉型經濟受益的消費及成長股,側重從新經濟角度去理解上市公司的價值;第二,通過自下而上精選個股,把握上市公司的確定性來應對未來經濟運行的不確定性。
當談到選股標準時,張楊表示,首先是對經濟和行業趨勢的理解,一個好公司大概率出現在穩定、快速增長的行業中,比如醫藥、飲料等;其次,看公司管理層的能力,好行業也需要有能力切大蛋糕的人;第三,是否看重股東利益,漠視投資者利益的公司長期來看不會是牛股。此外,A股有一定的特殊性,很多表現較好的股票都有一定缺陷,因此,對風險點的把握尤其重要。
張楊在采訪中亦坦言自己2012年投資的不足之處,“從近3年業績來看,銀河銀泰理財分紅的組合收益在穩定增長。但在這個過程中也有失敗案例,比如2012年,我們沒有很好在白酒行業見頂時賣出我們長期持有的白酒股,給投資者帶來一定的損失,這需要我們積極反思,總結成長股獲利賣出的經驗。”
2012年該基金重倉股以白酒、醫藥為主,包括古井貢酒、貴州茅臺、康美藥業、新華醫療等,而今年一季報兩只白酒股都已不見。
張楊認為,今年的市場環境類似于2010年,結構性機會尤為突出,偏股型基金目前都取得了不錯的收益,這和之前判斷的轉型是市場核心的思維相符合。
他對下半年比較樂觀,即便指數波動不大,個股機會還是會很多。“我們相信,股價最終是靠盈利驅動的,轉型經濟受益的醫藥、消費、新能源、環保和TMT行業有良好盈利增長的公司,下半年表現仍會比較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