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去的一個多月里,國際銅價進一步加速下跌,超出了我們的此前預期,這也某種程度上影響了市場活躍程度,尤其是中國。
致使LME銅價2月份觸及高點后就一路持續下挫的一個主要因素是,中國的經濟數據低于多數市場參與者的預期。我們之前就比市場的普遍預期更為悲觀,因為我們認為,直到今年年底,中國市場的基本面都不會有明顯的改善。
然而,4月份國際銅價大跌,廢銅供應受到抑制,使得制造商開始試探性地尋找交易機會。幸得銅價下跌到了不足7000美元/噸的水平,原本看上去會延遲到下半年的二季度采購量現在逐漸恢復了。
更樂觀的是,目前中國的基本面有許多明顯利好。再生冶煉廠由于廢銅短缺而減產,制造商則使用更多的陰極銅。銅庫存正從保稅倉庫、上海期貨交易所倉庫,甚至亞洲的LME倉庫流出。LME和上海期貨交易所的套利窗口偶爾會開啟,上海的套利空間收窄,亞洲尤其是中國的現貨溢價走高。
此外,中國3月份的銅材產量突破歷史新高,一季度同比增長了18.4%,銅材企業開工率也高于去年同期水平,預期仍將持續增長,今年4月的開工率達到了80%之多,5月更進一步上升到85%。
但我們注意到,銅材企業仍然比較謹慎,這使我們懷疑今年二季度開工率的回升將持續不到夏天。所以,看多的短期風險有所增加,我們還沒看到一個足夠強大的因素能使我們修正供需模型,我們仍然維持今年銅過剩15萬噸的預測。
在價格方面,我們已經下調價格1.6%至 7820美元/噸,但依然預期年底前銅價會有一波大幅回升,因為到四季度時,消費者存貨不足、庫存偏低、廢銅供應緊張,及潛在的更多的供應中斷,都會銅供應趨于緊張,不過,銅價和溢價是否會出現變化仍有待觀察。
盡管中國的銅需求數據有所好轉,但宏觀經濟的先行指標告訴我們,短期內中國經濟并不會快速增長。決策層也不會推出更寬松的政策。所以,銅的表觀需求回升可能最終只是庫存短缺的制造商投機采購的結果,他們似乎是受了保稅庫存下降和最近如 Tuticorin 罷工導致銅供應中斷的影響。
我們測算,中國的銅表觀需求今年前4個月同比下降了7.3%。雖然往后還會有所改善,但距離我們對全年增長4%的預測仍有很大一段距離,所以我們不急于僅以過去幾周的需求上升來修改更長期的預測,特別是現在出口上升,會拖累表觀需求的時候。
就供給層面分析,現在越來越多的冶煉廠停產或減產,日本等多地都有這樣的企業減產現象,但更值得注意的是,低價格是制約廢銅供應的關鍵因素,由于廢銅短缺,過去一個月里,中國的再生銅冶煉廠也出現了大量減產,至少已有5家工廠受到嚴重影響。假設中國的銅產量有三分之一來自再生冶煉廠,其影響也可能是巨大的。那么,當價格反彈,廢銅供應增加,減產情況是否會好轉?現在,我們仍舊保留中國全年銅產量增長10%的預測,因為再生銅供應減少會被原生銅供應增加所相互抵消。(Howard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