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大全球性變革/四大全球性實驗=一個非常規的市場”。
對當前的市場感到困惑?別這樣。要理解最近、當前甚至可能是未來的市場,你只需要上述公式。讓我來解釋一下在金融危機過去5年之后,全球經濟正在經歷四個重大的、歷經多年的變革。每個都很重要,而合在一塊兒,它們構成了歷史性的經濟調整。
四大變革
第一個變革來自于幫助經濟增長轉向更真實、更具包容性的增長(inclusive growth,包容性增長倡導機會平等的增長,最基本的含義是公平合理地分享經濟增長成果)。
其次,從央行干預創造金融穩定向經濟發展帶來更持久的結構性穩定。
第三,從中美連線以及金融分割的歐元區向全新的地區及全球經濟安排變革,這將重新帶來激勵因素,或者至少減少當前的沖突。
第四,從愈發嚴重的社會不平等與政治癱瘓轉向機構、政治和社會革新。
以上每個變革都極其復雜、充滿不確定性。將它們合在一塊兒看的結果,用美聯儲主席伯南克的話說就是“異常不確定的前景”。
很明顯,對于當前和未來的幾代人,這里存在很多風險。考慮到變革失敗所帶來的巨大下行風險,政府和央行都不愿將經濟的方向盤交予不受約束的“市場力量”。
然而,他們沒有特效藥。即便他們有,他們的執行力也遠遠不夠。他們也缺乏合適的工具、綜合性的歷史框架和可信任的分析模型。同時,他們從經濟學家處獲得的建議各式各樣。而自2009年高峰后,全球協作已被局限在沒有效率的峰會和乏人問津的公報。
四大實驗
因此,當前的世界正處在四個歷史性和史無前例的政策實驗之中:
1. 中國:新領導層正是試圖將經濟模式從日漸難以為繼的重商主義模式向內需拉動模式轉變,而且他們試圖在維持高增長的情況下做到這一點。
2. 歐洲:政府試圖在經濟衰退、高失業率(尤其是年輕人)、理論分歧和政治緊張局勢下完善一個不完美的經濟聯盟。
3. 日本:安倍新政府開啟了戰后歷史上最大膽的經濟實驗,安倍的“三板斧”包括高度非傳統的貨幣政策、激進的財政擴張和(尚待啟動的)基礎性結構改革。
4. 美國:美聯儲試圖通過部分和不完善的措施來創造經濟增長和就業,而且美聯儲要在其他政府機構都因國會不作為而癱瘓的情況下單槍匹馬做到這一點。
最關鍵的一點是,在經濟的最基本層面,這四大實驗的根本目標是協助經濟和金融變革,它們讓當今的人們直面現實并帶來未來增長的期望。意識到這一點后,市場已經積極地反映未來的金融回報。為何會這樣?因為這就是市場總是試圖要做到的。只不過有時候市場有效,而其他時候則未必如此。
考慮到四大變革的深度和政策實驗的力度,我們應該預計這會導致市場價格與基本面的大幅脫節,而事實也是如此。
投資者該如何做?
說了太多的過去與現在,那么未來呢?
只要滿足兩個條件,當前的脫節就沒有問題:那就是當前的務實政策實驗持續一段時間而且獲得成功。到了那時,也只有到那個時候,經濟的高增長和強勁的企業收入增長將合理化當前的市場價格并進一步推高價格。
第一個條件很可能滿足。由于缺乏備選方案,政府和央行沒有其他選擇,只有繼續冒險深入這一未知的政策領域,并且不顧高昂的成本和無法預計的后果堅持相當長一段時間。
第二個條件則要不確定得多。在多個層面都需要獲得成功。內部和外部協調決非易事。而政治體系則讓這個過程更加復雜,而非簡單。
那么個人投資者應該怎么做呢?這取決于三大關鍵問題:他們如何評估當前慘淡的基本面與人為的價格在未來走向一致的過程、現有的投資組合倉位,以及整體的風險忍受程度。
對于那些將其養老基金和投資交給PIMCO,并且已經從當前的市場大幅上漲中獲益的人們,我們相信最好的方式是長期逐步削減風險敞口;對于那些財務狀況不夠強勁的企業和增長乏力的國家而言尤其如此。
目前立刻快速拋棄風險也許為時尚早。但是時候逐步走開,以一個可衡量、有紀律的方式做到這點。
(作者系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首席執行官兼聯合首席投資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