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普·費雪說,股票投資,有時難免有些地方需要靠運氣,但長期而言,好運、倒霉會相抵,想要持續成功,必須靠技能和運用良好的原則。以下是費雪選擇股票的8大策略,相信未來主要屬于那些能夠自律且肯付出心血的人。
投資目標應該是一家成長公司,公司應當有按部就班的計劃使盈利長期大幅成長,且內在特質很難讓新加入者分享其高成長。這是費雪投資哲學的重點。盈利的高速增長使得股價相對而言愈來愈便宜,假如股價不上升的話。由于股價最終反映業績變化,因此買進成長股一般而言,總是會獲豐厚利潤。
集中全力購買那些失寵的公司。這是指因為市場走勢或當時市場誤判一家公司的真正價值,使得股票的價格遠低于真正的價值,此時則應該斷然買進。尋找到投資目標之后,買進時機亦很重要;或者說有若干個可選的投資目標,則應該挑選那個股價相對于價值愈低的公司,這樣投資風險會降到最低。費雪有過教訓,在股市高漲的年代,買到一家成長股,但是由于買進的價格高昂,業績即使成長,但亦賺不了錢。
抱牢股票直到公司的性質從根本上發生改變,或者公司成長到某個地步后,成長率不再能夠高于整體經濟。除非有非常例外的情形,否則不因經濟或股市走向的預測而賣出持股,因為這方面的變動太難預測。絕對不要因為短期原因,就賣出最具魅力的股票。但是隨著公司的成長,不要忘了許多公司規模還小時,經營得相當有效率,卻無法改變管理風格,以大公司所需的不同技能來經營公司。長期投資一家低成本買進、業績高成長的公司,不應因為外部因素而賣出持股,應該以業績預期為賣出依據。因為外部因素對公司的影響很難精確分析和預測,同時這些因素對股價的影響亦不及業績變動對股價的影響大。我們投資的是公司不是GDP,亦不是CPI或者定期存款利率。許多人信奉波段操作,但是至今沒有一個靠波段操作成為投資大師的。波段操作企圖提高贏利效率,所謂抄底逃頂,這些烏托幫式的思維,實際可望而不可即。
追求資本大幅成長的投資人,應淡化股利的重要性。獲利高但股利低或根本不發股利的公司中,最有可能找到十分理想的投資對象。分紅比例占盈余百分率很高的公司,找到理想投資對象的幾率小得多。成長型的公司,總是將大部分盈利投入到新的業務擴張中去。若大比例分紅,則多數是因為公司的業務擴張有難度,所以才將盈利的大部分分紅。不過,這是指現金分紅,而以紅股形式的分紅則應該鼓勵。
為了賺到厚利而投資,犯下若干錯誤是無法避免的成本,重要的是盡快承認錯誤。一如經營管理最好和最賺錢的金融貸款機構,也無法避免一些呆賬損失,了解它們的成因,并學會避免重蹈覆轍。良好的投資管理態度,是愿意承受若干股票的小額損失,并讓前途較為看好的股票,利潤愈增愈多。投資一有蠅頭小利便獲利了結,卻聽任壞的投資帶來的損失愈滾愈大,是不良的投資習慣。絕對不要只為了實現獲利就獲利了結。無論是公司經營還是股票投資,重要的是止損和不止盈。此處的止損是指當你發現持有的股票出現與當初判斷公司基本面的情況有相當大的變化則賣出持股的做法。不止盈是即使持有的股票大幅上升但公司盈利仍將高速增長且目前股價相對偏低或者合理的情況下繼續持股的做法。許多投資者往往是做反了,買進一只股票一旦獲利,總是考慮賣出;相反,買進的股票套牢了便一直持有,讓虧損持續擴大。
真正出色的公司數量相當少,當其股價偏低時,應充分把握機會,讓資金集中在最有利可圖的股票上。那些介入創業資金和小型公司(如年營業額不到2500萬美元)的人,可能需要較高程度的分散投資。至于規模較大的公司,如要適當分散投資,則必須投資經濟特性各異的各種行業,對投資散戶(可能和機構投資人以及若干基金類別不同)來說,持有20種以上的不同股票,是投資理財能力薄弱的跡象。通常10或12種是比較理想的數目。有些時候,基于資本利得稅成本的考慮,可能值得花數年的時間,慢慢集中投資到少數幾家公司。投資散戶的持股在 20種時,淘汰一些最沒吸引力的公司,轉而持有較具吸引力的公司,是理想的做法。務請記?。篍RISA的意思是“徒勞無功:行動時思慮欠周 ”(Emasculated Results:Insufficient Sophisticated Action)。出色的公司在任何市場都只有5%左右,而找到其中股價偏低的則更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應該重倉買進,甚至是全部資金買進。
卓越的普通股管理,一個基本要素是能夠不盲從當時的金融圈主流意見,也不會只為了反其道而行便排斥當時盛行的看法。相反的,投資人應該擁有更多的知識,應用更好的判斷力,徹底評估特定的情境,并有勇氣,在你的判斷結果告訴你,你是對的時候,要學會堅持。
投資普通股和人類其他大部分活動領域一樣,想要成功,必須努力工作,勤奮不懈,誠信正直。
(本文來源于公開資料,李劍整理)
PF:真正的成功不是要做一個100%的逆向投資者。當城市中的人們看到新式汽車將淘汰老式街車的時候,有人會想既然沒人愿意買老式街車的股票,那我就買它們吧,這顯然是荒唐的。但是能分辨出大多數人接受的行為方式中的謬誤,這正是投資獲得巨大成功的要訣之一。
F:作為投資者,你在職業生涯中學到的最重要的一課是什么?
PF:你緊張兮兮的想著今天買入,明天就賣出,這是最為糟糕的情況。這是一種“小贏”的策略傾向。如果你是真正的長期投資者(這種人可真不多),那么你的收益實際上會大得多。我曾經的一個早期客戶說,“沒有人會因為收獲盈利而破產”,這句話是對的,但同時也非常的不現實。
你收獲盈利的確是不會破產,可是這里面有個前提,就是你做的每件事都能盈利,而在投資這門生意里,這是不可能的,因為你遲早會犯錯。
有意思的是,我看到很多人自認為他們是長期投資者,但是卻依然在他們最喜歡的股票上做著買進賣出的游戲而渾然不覺。
F:巴菲特曾經說他的投資哲學85%來自格雷厄姆,15%來自于菲利普·費雪。格雷厄姆和你之間的區別是什么?
PF:投資有兩種基本的方法。一種就是格雷厄姆所倡導的,它的本質是找到極其便宜的股票,這種方法基本上可以避免遭遇大跌。他會用財務安全來保證這一點,也許會出現下跌,但是不會深跌,而且遲早價值會使其回歸。
我的方法則是找到真正的好公司——價格也不太貴,而且它的未來會有非常大的成長。這種方法的優點是大部分我的股票在相對短一些時間內就會有所表現。盡管有的可能需要幾年的時間才會啟動,但是錯誤在所難免。如果一只股票真的很不尋常,它在短時間內也會有可能大幅上漲。
格雷厄姆曾經講過,他的方法的劣勢是這個方法實在是太好了以至于實際上人人知曉,他們都會用該法則挑選股票。
我不想說我的方法就是投資成功的唯一法則,但是我想,說這話可能有點自負,“成長投資”這個詞在我開始投資事業之前還沒人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