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部位于英國的“Advanced Plasma Power”公司,是一家廢物能源和燃料技術服務供應商。2012年底,公司參與了英國政府的“建造智慧城市”項目,以了解在當地城市科技創新的能力和潛力。
所謂智慧城市可以通過運用技術,在高速城市化的地區控制好城市化、環境污染、資源減少等問題,促進可持續經濟的發展。APP公司的Gasplasma技術正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途徑,其產品排放量少,可以部署在人口中心地帶,將小區的廢物轉換成為熱能、電力和燃氣。
事實上,建設智慧城市的地面條件已經成熟:在東南亞,城市化人口正在不斷增加,導致消費需求也不斷上升,有益于現今科技的智慧城市,可以緩解城市化對環境的壓力。然而,真正要推動這些議程迫切需要跟得上的政策。
人口膨脹倒逼可再生能源需求
聯合國人口基金會預測,到2050年,亞太地區的人口將增加4億至5億。人口膨脹主要發生在城市。目前世界超過50%的人口住在城市里面。據預測,到2030年,這一數字將提高到70%。
城市人口的急劇膨脹,要求能源必須有相同幅度的增加和可持續的廢物回收管理。在未來的幾十年里,滿足這種能源的需求,將是該地區城市面臨的主要挑戰之一。
可再生能源是未來緩解能源壓力,確保能源供應安全和低成本能源的主要來源。在亞洲,許多城市正在策劃草擬,如何容納大量涌入的農村人口,這正提供了一個把這些巧妙的設計融入到城市規劃里面的絕妙的機會。
很多國家都制訂了雄心勃勃的可再生能源計劃。例如,印度尼西亞、泰國、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和新加坡都承諾,在未來的20年內,將以2010年可再生能源的裝機量的5到6倍的速度去發展。
這些計劃跟當前的電網價格相合,與那些進行可再生能源升級的歐洲國家類似,特別是德國。比如,新加坡在太陽能方面的投資超過了2億美元,馬來西亞也在生物能源方面投資了1億美元。
把可再生能源和廢物管理作為重心
即使如此,人們還是嚴重依賴于煤礦,不僅因為其價格便宜,還因為煤礦資源充足。此外,在能源市場上,能源補貼給傳統能源和發電技術提供了一個有失公平的優勢。
印尼的煤炭生產商仍受到政府鼓勵,進行煤礦的勘探、開采、開發和研究等工作。調查顯示,2008年南亞國各國的能源補貼總額為610億美元。
因此,在沒有出現可以糾正扭曲能源市場的監管和經濟框架之前,大規模的可再生能源部署是不可能發生的。只有等到合適的市場條件下,現在已經投資的可再生能源項目才有可能獲利。
政府需要做的是削弱礦石燃料的吸引力,確定可再生能源為政府的長期經濟投資。這很有必要,不僅僅是為了應付不斷上升的能源需求,同時確保這些國家碳排放目標的實現。新加坡和泰國最近公布了他們的二氧化碳減排目標,以表示對哥本哈根協議的支持。
APP公司認為,盡管廢物能源領域目前發展得還遠遠不夠,但絕對有足夠的潛力。
廢物管理日益成為一個嚴重的問題。例如在新加坡的廢物預計每10年翻一倍。這些充足的“材料”可以持續用來生產干凈的可再生能源,產生熱量、電力等,從而減輕環境和能源的壓力,保證能源安全供給。
地方政府的政策要為未來打算,要實現真正的智能城市,必須要把可再生能源和廢物管理作為策劃的重心。
(作者系Eco-Business專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