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2年底的中國教育博覽會上,來自美國的桑福德大學(Samford University)吸引了很多中國學生和家長的注意力,但他們關心的都是另一所學校——斯坦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你們是常青藤大學嗎?你們是全球排名前十的大學嗎?你們的吉祥物怎么不是斯坦福樹?”這樣的問題讓桑福德大學國際招生顧問亨特·鄧森(Hunter Denson)有點哭笑不得,但他也坦承:“這是一個很好的談話引子。”
桑福德大學位于美國阿拉巴馬州,鄰近伯明翰,是一所教會學校。對于鄧森,這已經是第三次中國之旅。大約在一年前,桑福德大學決定招收更多的國際學生,迄今為止,這所學校已經招收了100名左右的中國學生。
一筆大生意
中國如今已是美國中小型院校尋找國際學生的熱門市場。“這絕對是一筆大生意。”國際教育協會會長的咨詢顧問佩吉·布魯門薩爾(Peggy Blumenthal)說,“國內經濟不景氣,迫使美國學校越來越希望招收能夠支付全額學費的國際學生;這些默默無聞的教會學校和社區學校關注的是那些無法申請頂尖大學的學生。”

桑福德大學國際學生每年的學費是 24570美元(不含住宿);位于德克薩斯州貝爾頓市的瑪麗哈丁貝勒大學(University of Mary Hardin-Baylor,另一所教會學校),國際學生每年的學費是17520美元;在西雅圖市外的綠河社區大學(Green River Community College),國際學生每學期的學費是9600美元,本地學生修相同的學分則只需3522美元。
但在中國招生并不容易,桑福德畢竟不是斯坦福,雖然名字很像。
教會學校=保護傘?
作為補償,這些學校通常都會向國際學生提供更完善的語言課程,并強調其作為教會學校的身份——在中國父母看來,教會學校的環境更單純,孩子不容易學壞。“中國的父母認為,美國的教會學校是他們的孩子在國外的‘保護傘’。”瑪麗哈丁貝勒大學國際招生辦公室主任伊麗莎白·田中(Elizabeth Tanaka)說,“我們學校禁止飲酒,當然更不會有毒品,人人都很友好;所有的本科生都要學習《圣經》,定期去教堂,對此,中國父母通常的看法是‘這是美國文化的一部分,即便我對基督教不感興趣,但是,這就是美國’。”
自瑪麗哈丁貝勒大學于2008年開始在中國招收學生以來,大約有250名左右的中國學生來到了這所大學。田中說,他們學校的另一個“賣點”是其“實際的關懷”:學校職工會把學生從飛機場接到學校,在他們到校時為他們準備床鋪,帶他們去看醫生,并保持與學生家長的聯系。“有時候,我感覺就像是在照顧一群10歲的孩子一樣。我需要坐下來對他們說:‘你必須改掉身上的孩子氣,必須上課,不然就會掛科。’”田中說。
哈町大學(Harding University)位于阿肯色州的瑟西,與基督教會保持著密切的聯系,它在中國招生已經有10年的歷史了。該校已經招收了數百名中國學生,并且跟至少10所中國大學建立了合作伙伴關系,哈町大學甚至有自己的中文網站。如今,校方正在考慮進一步加深同中國的聯系:在中國開分校。
哈町大學的副校長吉姆·卡爾(Jim Carr)說:“中國家長選擇哈町大學的一個原因是,我們這里的安全和安保做得非常到位。他們可以很容易地查找到我們的網站,他們會了解到哈町大學是個以基督教信仰為基礎的學校。在我們學校,《圣經》課以及教堂禮拜是強制性的,而且還有著嚴格的著裝要求。有些活動,比如游泳,是男女分開的。我們很傳統,中國父母很看重這一點。”

能夠作為轉學的“跳板”,有機會轉學至知名院校,是這些學校的另一個賣點。社區大學尤其如此,這種由政府資助的兩年制學校可以作為前往四年制大學的跳板。綠河社區大學專門為國際學生設置了英語語言課程,它從1994年就開始在中國招生了。該大學在秋季學期招收了1500名國際學生,其中500多名是中國人。2011-2012學年,綠河社區大學從國際學生那賺得了1500萬美元。同時,它也幫助很多學生轉學到像華盛頓大學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這樣的知名院校。
退守中國二三線城市
綠河社區大學的招生人員羅斯·詹寧斯(Ross Jennings)談到在中國的招生時說:“我們學校的生源主要來自中國的二三線城市,在北京或者上海,我們沒法跟那些知名大學競爭,這些城市的學生更傾向于選擇知名大學。”國際教育協會的數據顯示,在2010-2011學年,有接近9萬名國際學生在美國的社區大學中學習。
即便如此,對于知名度較低的學校來說,進入中國市場仍然很難。在上海以及南京舉行的教育博覽會上,很多社區大學都參與其中,但是結果并不樂觀。南京的張天浩(音)希望前往美國讀書,他說:“我聽說社區大學無法提供真正的學位,這是真的嗎?我想去名校。”
沙漠學院(College of the Desert)是加州棕櫚沙漠市的一所社區大學,其國際教育項目主管克里斯蒂娜·德爾加多(Christina M. Delgado)說:“上海教育博覽會的人氣并不高,這多少讓人感到詫異,因為中國的市場如此巨大。”另一所美國社區大學的國際營銷助理主任斯科特·韓(Scott Han)說:“真是太不容易了,學生跟家長們捂著耳朵就走開了,他們真的不能理解我們,我們只是希望為那些不那么優秀的學生提供一個在美國讀書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