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雜志》特約編輯丹尼爾·博格納(Daniel Bergner)寫了一本記錄他“探險女性欲望”的《女人想要什么》,向“女性性欲不如男性強烈”的神話發起挑戰。這本書例舉了女性在看到猴子和男同性戀者的性交場景時會“性奮”的實驗結果,而精力旺盛的男性異性戀不會對此類場景有反應。
博格納提出,女性會對這些不同的性場景感到“性奮”表明她們的性欲事實上是非常強烈的。博格納認為女性性欲并非比男性更溫和克制,事實上女性的“興趣廣泛”而且更“本質原始”。他由此判定“女性性欲更適合一夫一妻制的猜想僅僅是個童話”。博格納將一夫一妻制看做社會抑制女性性欲的方式,他暗示這種抑制不公平并且過于保守?!渡除垺冯s志的特蕾西·克拉克·弗拉瑞(Tracy Clark-Flory)對博格納的觀點表示了贊同。她稱“《女人想要什么》揭示了社會對于女性性欲的抑制是怎樣重塑女性性欲和性生活的……博格納以及他采訪的知名性學家都認為女性性欲并非像人們期待的那樣理性而文明,能夠成為一種平衡力量。事實上它是物質的,肉欲的,貪婪的,與我們認識的男性性欲沒有區別?!?/p>
女性易于性喚起似乎說明了女性性欲的強烈程度,但這并不意味著她們愿意接受更多性伴侶。這也是心理學研究員羅伊·鮑邁斯特(Roy Baumeister)的觀點。他發現“有關性行為的文化和社會因素對于女性的影響始終比男性大”。
多次研究之后,鮑邁斯特發現,在性方面,女人比男人適應性更強。比如女同性戀比男同性戀更容易和異性發生性關系。報道顯示,相較男性,女性對于性的觀念更易轉變。在一項研究中,被試者以60年代“性解放”為基點被分為兩組,研究者通過比較他們對于性的觀念發現,女性觀念的改變大于男性。
夫妻間的性生活也表明女性的性適應性更強。女性的性欲在一月之中的起伏基于其排卵周期和月經周期,但是夫妻間的性生活很少參考這些周期。鮑邁斯特認為女性可能更愿意調整她們的性欲來適應社會道德、環境和其他不同的情況,她們不像男人那樣被強烈的沖動和欲望驅使。
鮑邁斯特和他的兩個女性同事回顧了幾百項有關人類性欲的研究,結果男性始終都比女性更易受性欲驅使。他們發現對于男性來說,性的目的就是性本身。1996年的一項研究表明,70%的男性(相較于40%的女性)表示,性欲的目的就是性交。在同一項研究中,35%的女性表示,愛撫和親熱是性欲的重要目的,而對于男性這個比例僅為13%。多項研究表明,男性也更容易有性沖動。通過監測兩性在一周內的性欲頻率,男性是女性的兩倍。
盡管在婚姻中女性被鼓勵進行性生活,但是她們想要的性生活頻率依然較低。1977年的一項研究通過調查大量結婚20年的夫妻發現,幾乎所有的男性都比起他們的妻子想要更多的性生活。正如鮑邁斯特和他的同事記錄的那樣:“妻子們一如既往地表示她們對性生活的數量感到滿意,而男性則希望頻率可以再提高50%?!币虼?,如果沒有女性拒絕的限制,男性的性生活將遠比女性混亂。鮑邁斯特寫道:“女性,形成了性的約束力,她們拒絕了很多性行為的提議或是機會?!?989年進行的一項研究很具代表性,一位富有魅力的研究輔助人員在大學里走近異性并對他們說:“我一直在校園中留意你,我覺得你很有魅力。你愿不愿意今晚和我上床?”面對這個問題,超過四分之三的男性做出了肯定的回答,而幾乎沒有女性答應。
女性雖然確實擁有比男性更強的性欲,但她們似乎天生就是這場“理性與欲望”之戰的勝利者,博格納在他的書中給出了一個很好的例子。伊莎貝爾是一位三十出頭的律師,她與男朋友的性生活不盡如人意,但他們戀愛關系中的這個缺陷并沒有阻止她答應嫁給他。博格納寫道:“問題是,盡管她男朋友相貌出眾,智商較高,心腸很好,在性方面也有技巧,但她就是不想和他上床?!?/p>
伊莎貝爾可能也渴望能和她的準未婚夫男朋友有更多更好的性愛,但最終她決定沒有也可以。伊莎貝爾和她之前的男朋友,年長她十歲的邁克爾的關系要“激情四射”得多,但伊莎貝爾主動結束了那段關系。為什么?“和邁克爾分手僅僅是因為她明白他絕不會給她任何承諾,絕不會和她結婚甚至同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