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學模式中任務型教學的引入和倡導對改變我國英語教學費事低效的現狀有重要意義。學生通過學習任務和運用任務的完成,不但掌握了語言知識,更學會了如何在具體的語境下如何靈活使用語言的能力,從而達到英語教學的目的。
關鍵詞:英語 任務型教學模式 主體性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6(c)-0035-01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發展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后,英語學習、英語教學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普遍重視。尤其是網絡技術的高速發展使得英語成為世界語言,英語在貿易、教育和社會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英語語言已經成為21世紀人才必備的知識技能。而長期以來,我們英語教學主要集中在語言知識的傳授,出現了“為了學習英語而學習英語”的狀況。教學模式中任務型教學的引入和倡導對改變我們英語教學“費事低效”的現狀有重要意義。本文通過介紹任務型教學理論基礎和實踐經驗來分析英語任務型教學的結構特點和任務類型。
1 任務型教學模式的結構
任務型教學模式分為四個板塊:設計任務—— 布置任務—— 監督學生完成任務—— 評估任務。在設計任務階段,教師是決定學生執行何種任務的決策者。第一,教師要確定學生執行的具體內容,學生根據什么來進行對話或者表演。老師向大家介紹主題,并根據主題確定任務。教師要使學生理解、明確任務的目標,執行任務的時間限制等等。在開展任務前,教師可引導學生復習、學習一些涉及任務的有用的詞語和表達方式,然后布置任務。布置任務之后要給學生十分鐘左右來熟悉和準備任務。第二,學生在完成老師布置任務的過程之中,最好分成幾個小組,既可以以一列同學為一組,又可以前后位為一組。借助集體的力量來解決問題,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有些學生喜歡和自己的好朋友成一組,老師在分組的時候也要考慮到這些學生的感情因素,力爭使分組的結果最優化。在任務可以分為幾個子任務時,教師就要把這些子任務根據重要性差異布置學生完成任務的順序。第三,教師的準備工作還包括為為任務創設情境,教師要根據現有的教學條件和教材特點設定情景。第四,學生完成任務的過程之中要注意完成任務的過程不僅僅是介紹和熟悉新知識的過程,更是復習和鞏固已有知識的過程。用各種活動來激活學生原有的語言知識及結構也是十分必要的。在學生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監督者和指導者的作用,對任務完成的節奏進行控制,但不要過多的干預任務完成的過程,對由于緊張或者知識不熟悉所造成的的問題要給與及時的指導和啟發。鼓勵學生不要因為出現了問題而灰心,而是發現問題之后,及時的解決問題,從而獲得更大的進步。最后,教師的評估環節是最后一環也是最重要的一環。教師在學生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通過考察、觀察和與學生交流,對學生的書面作業、口頭回答和朗誦等學習行為以及做出過程性評價。在這個環節,學生在完成任務之后,教師最好要給學生的成果打分,通過打分,將抽象的成果轉化為具體的成績,同時,告訴學生他減分的緣故,比如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態度、參與程度和合作精神等。通過評估環節,讓學生對自己完成任務的情況有一個清楚的認識,對自己不足的地方加以改正。教師的評估可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受到激勵,尤其對于成績比較差的學生,要多多予以表揚和肯定,讓學生產生自信心和成就感,從而轉化成繼續進步的動力,這也有助于改善易考試成績作為衡量學生優劣的唯一標準的偏差。
2 任務型教學模式的實踐
在任務型教學的具體實踐中,要注意語言知識的傳授和綜合語言能力的培養的平衡。過分注意語言知識的傳授會導致“滿堂灌”,導致學生被動、機械地接受知識;一味強調交際,忽視對基礎知識的傳授,雖然課堂氣氛活躍,學生說個不停,做個不停,課堂教學處于失控狀態,教師就會失去課堂的組織者、評估者的作用。其后果就是掌握的知識不牢固,達不到教學目的。任務型教學的焦點是集中在解決教師提出的某一交際任務,而這一任務必須是與靠近學生的現實生活。最好是人們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所做的各種各樣的事情。如果學生完成任務效果滿意,可以提升學生的成就感,培養自信心。對于完成任務差強人意的學生來說,正是一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好時機。同時,也為學習者提供了自我評價的標準。
在任務型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幾點:第一,任務具有結構性,所以在任務型教學的過程之中首先要設定一個適當的目標,學生學生如果完成了任務,能夠培養什么能力,掌握什么知識,都是是納入考慮范圍的。一項復雜的任務也可以包括幾個子目標。設定的目標需要難易適度,如果難度太高,學生難以完成,不能完成任務,還會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果設定的任務太容易,又起不到鍛煉學生能力的作用。所以一項成功的任務要注意任務的具體性、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任務的準備時間。第二,對于設計的任務的內容,一般主要是課文,也可以由課文延伸出別的情景和小組對話或活動,但是一定要緊扣設定的任務目標。第三,活動的形式,可以采用情景劇、歌曲等形式來進行,再根據學生的準確性和流利性來評價。第四,在任務進行的過程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組織者和監督者的作用,對于學生在執行任務時,要控制活動進行的節奏,隨時給予學生提示和啟發。
3 任務型教學模式的反思
由于任務型教學是基于以學科為本位,以人為本的教育觀念,促進對學生學習興趣、學習態度和文化意識的培養,立體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所以在任務型教學的應用中,教師應根據所學知識的特點,設計出操作性強并且有一定趣味性的任務。學生在任務的驅動下,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習語言知識和進行技能訓練的一種教學模式。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之中,學生不僅加深了對知識點的印象,更在實踐經驗中提高了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特別是交際能力,鍛煉了膽量。使學教學模式從“講中學”變成“做中學”。所以,任務型教學反思是一種兼顧教法和學法的教學模式,對于改善我國長期積累的重教法輕學法的現狀有重要意義。
總而言之,初中英語任務型教學模式充分發掘了學生的潛能。充分體現了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素教育理念,任務型語言教學模式對教師的要求很高。任務的設計和組織對教師是很一項挑戰,而教師觀念的改變需要一定的時間,也需要教師在實踐的過程之中不斷學習進取,不斷的實踐探索。
參考文獻
[1]徐紅梅.大學英語課堂提問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昌吉學院學報,2005(3):70-73.
[2]敖潔.問題教學法的實踐探索[J].廣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2(4):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