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問題是教學實踐研究方面永恒的話題。九年級的學生正是處在興趣廣泛,求知欲旺盛的階段,所以教師要利用學生們的這一特點,在化學課的起始階段就實施一些教學策略,因勢利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保持學生對化學學習的持續求知欲,才能夠促成化學高效課堂。
關鍵詞:初中化學 有效教學 課堂 興趣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6(c)-0037-01
初中化學的教學是化學教育的啟蒙和基礎階段,它為學生們升入高一的學習奠定基礎。而我們教師如何才能在九年級這一年有限的時間里,打造高效的化學教學,為學生打下結實科學素養的基礎?筆者在教學中,從學生學習態度,興趣方面、從教師教學策略方法方面、從學生學習所得方面進行了教學探索,略有成效。
1 有效課堂教學的前提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科學家愛因斯坦曾經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求知的動力,只有讓學生對化學產生真正的興趣,才能激發他們的求知欲,讓能使得學生孜孜不倦的自覺的去探索。
1.1 走近學生,讓化學老師變成最可愛的人
所謂:“親其師,信其道”教師和他所教授的科目是有著一定連帶關系的。學生會因為喜歡老師而變得喜歡他教授的科目,上課就更加愿意配合老師,教學效果自然事半功倍。所以教師應該走近學生,樹立完美的良師益友形象,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化學生,讓學生從心底里敬愛老師,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只有在這種良性環境中,才能創設輕松和諧的教學課堂氛圍,調動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學習興趣才會高漲。
1.2 循循善誘,讓化學成為學生最愛的科目
一方面,誘導學生的好奇心。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現象的新奇,使得學生一開始接觸化學,就被其吸引,從而對化學頗有興趣。所以,我在教學的過程中,都不急于講授課堂內容,而是先講一些有趣的現象,例如,不用冰箱就能喝到冰鎮的橘子汁,燒不斷的線,水中點燈等等,這就會勾起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感受到化學的趣味性和神秘性,從而想學化學,愛誘學化學。
另一方面,誘導學生的探究欲。在化學教學課堂中,要善于創設情境,捕捉學生的興奮點,我們可以設計一些精彩的引言,化學故事,化學家的事跡和他們在化學科技進步中的貢獻等等。例如,我在講授有關碳酸鈣與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的時候,先是帶著一個“跳舞”的雞蛋進入教室,學生們看著甚是歡喜,都很好奇的問這問那。上課的熱情也就變得高漲,急著弄清楚這不斷翻轉跳舞的雞蛋是怎么回事。
2 有效課堂教學的基礎是教師有優良教學策略
2.1 營造強勢的人文情感氛圍
蘇霍姆林斯基說:“只有當情感的血液在致使這個活的集體中歡騰流過的時候,致使才能融及人的精神世界”。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必定伴隨著學生情感的活動,愉快的情感會使得學生感知敏銳,記憶力增強,想象力豐富,思維活躍。所以想要提高課堂效率,首先,就是要有濃郁的人文氣息的情感氛圍。要應用各種方式方法,讓學生的興趣得以保持,達到“課雖盡,趣猶存”的狀態,這樣學生才會愛上化學課,進而期盼下一堂課。
其次,就是要注重感情的投資,充分考慮學生們之間的差異性。對于不同的學生采用不同方式,分層次教學,照顧每個學生的發展。尤其是對于差生,要給予更多的幫助和關心,讓他們能夠感受到老師的一視同仁,甚至給他們“吃偏飯”,從而能夠重拾自信,更加努力進取;對于學生的進步和成功給予肯定,即使是一抹微笑,一次點頭,一縷欣賞的目光,送給學生的卻是無限的溫暖。在這種平等,尊重,寬容的教學環境下,教學效果才會事半功倍。
2.2 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
教師應改變傳統的“滿堂灌”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成為學習角色的自覺進入者和學習樂趣的主動享有者。所以在化學教育方面,我更多的是為學生著想,在課堂上,學生的角色要比教師的角色重要的多,讓學生明確自己的主體地位。
首先,要強化學生自主預習。課前預習可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獨立思維能力,在預習的過程中,學生能拓展思路,會發現自己知識的漏洞,從而及時的復習,課上就容易跟上老師的思路和進度,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新知識和不懂的知識上,學習輕松而且效率高;而且預習可以增強求知欲和記憶效果,學生預習對于課堂內容有了初步的印象,而且會發現一些問題,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再帶著預習中發現的問題聽老師的講解,理解會更加的深刻。
其次,要在課堂上開展合作學習。可以先不要講課,讓學生們圍繞著自己預習所發現的問題去討論,發現,交流,思考,合作。同時,教師也以學生的角度參與到合作中去,不時的點撥學生使用不同的思路和方向,這樣有助于學生發現更多的方式方法,為問題尋找多解。合作學習不僅能夠使學生掌握化學知識和原理,而且還能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合作交流能力和創新能力。
最后,就是要注重學生自學。很多學校教師都將學生的自習課“占為己有”,這樣不僅學生沒有自己的實踐和空間進行知識的消化和吸收,而且對于學生的自制能力的培養也很是不利。所以我們一定要鼓勵學生自學,到學生中去,做好監督和指導工作,對于自學認真的學生給予表揚,對于自覺性不高的學生給予批評。
3 有效課堂教學的體現是學生在課堂上有所得
衡量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的重要依據就是學生學習所得。所以在教學中,要排除一切使得學生對教學產生抵觸,排斥,厭惡的因素,要特別關注學生的發展情況:學生從不懂到懂,從懂的少到東得多,從不喜歡化學課到喜歡化學課到對化學充滿興趣,從懂學化學到懂用化學,這些在化學知識上的收獲和進步,就證明課堂教學是有效的。
總而言之,要想實現化學課堂的有效教學,就必須要建立在學生自主參與學習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得學生能夠主動的參與到教學中。要建立一個良好的師生關系,創設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讓學生真正的無壓力學習。同時,要注重學習方法的教授,所謂“授之以漁不如授以魚”,學習方法遠比知識還要重要,學生之后獲得了學習方法,那才是他們多獲得的最寶貴的東西。
參考文獻
[1] 胡振虹.有效教學和諧課堂[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8:35.
[2] 余文森.有效教學十講[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14.
[3] 王敏.初中化學有效教學方法淺析[J].學周刊,2012(1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