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高中語文教學改革的進行,情感教學逐漸在語文教學中受到有效地應用。情感教學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方式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并不十分廣泛,在今后的語文教學中需要進一步發揮情感教學的重要性,提高語文教學水平。語文教育在高中教育階段起著基礎性的作用,它是任何學科學習的基礎,同時語文教育中的情感教育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操,培養學生對社會的感情,有利于和諧社會的創造。本文主要是對情感教學進行概述,并對情感教學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提出合理的建議。
關鍵詞:情感教學 高中語文教學 有效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6(c)-0065-01
情感教學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方式在當前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并不十分廣泛,由于教師對于情感教學的認識不足,導致情感教學未能充分發揮有效的作用。在今后的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進一步加強對情感教學的認識,更好地促進情感教學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提高當前的高中語文教學水平。通過現代教學技術,如,教師可用模型、標本、圖片、幻燈、錄音、錄像等形式創設一種生動感人的教學情境,使學生為之所動,為之所感產生共鳴,激勵他們快速進入課文的情感世界之中。激發學生情感是語文教學的目標之一,情感教學不僅能使學生的情感能被激發,也使教師的教學也必須帶著感情,激發了教師的教書情感,真可謂是教學相長。情感,讓語文教學充滿活力,不再出現課堂上的死氣沉沉,它是語文教學的生命。
1 情感教學概述
情感教學主要是指教師運用一些教學手段,通過調動,激發和滿足學生的情感需要,積極促進教學活動的過程。情感作為人們生產的必要條件,學生精神生活的主宰,是學生學習的催化劑。同時,高中語文課程中多數的教學內容具有豐富的情感,需要學生積極調動和激發自己的情感對語文教學內容進行良好的理解和領悟,這對于提高當前的高中語文教學水平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通過情感教學可以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對于理解語文課文內容,加深對文學語言的理解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2 情感教學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建議
隨著高中語文教學改革的進行,教學方式也需要不斷豐富和完善,情感教學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方式在當前的高中語文教學中逐漸得到應用。由于高中語文課程的特殊性,情感教學對于改善當前高中語文教學水平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從語文學科的性質著手分析,語文有著以別的學科不同的特點,這個與眾不同的特點就是語文不僅帶有政治傾向,還有著感情色彩,學生不僅要學習文章的結構、語言的運用、詞語的搭配,更要學習作者的構思、文章的寓意,所以必須是用心、用情、結合背景,這樣才能使作者跟讀者產生共鳴。可見課文是內容與形式的統一,可見情感教學在語文教學中是多么重要。
2.1 根據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情感教學方式
高中語文教學內容十分豐富,由于不同的課文注重的內容不同,因此,在選擇情感教學的時候應該注意教學內容,如果教師在教學中對教學內容不加以區分而采用統一的教學方式難以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同時,也難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語文教學中要針對課文的不同風格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提高教學效果。高中語文課程中有一些文章的感情十分豐富,像毛澤東的《沁園春·雪》,在講授這一篇課文時需要激發學生的情感,活躍課堂氣氛,這對于學生更好地體會詩歌的思想情感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另外,像一些優美的散文情感也十分豐富,在語文教學中也可以選擇情感教學方式,通過讓學生進行有感情的朗讀通過學生的朗讀感受文章中作者的感情,這不僅僅可以使學生體會到優美的語言,同時,還會使學生體會到文章的感情。在學生進行朗讀的過程中學生還可以播放一些比較合適的音樂,或者是一些文章的音頻這樣可以把學生帶入優美的意境中,更好地激發學生的情感。
2.2 運用豐富的教學語言調動學生的情感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的語言對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豐富的語言調動學生的情感和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漢語十分豐富教師通過語言對文章內容進行渲染,積極調動學生的情感,使學生產生情感上的共鳴,教師在教學中需要通過豐富的語言,對文章內容進行描述,感染學生并激發學生的內心情感。在語文教學中尤其是教師在朗讀課文時需要抑揚頓挫,情感豐富,同時,對于一些敘述的內容不要過于直白單調。教師需要結合當前課文的內容選擇合適的語言進行講解,比如,在講述一篇情感比較低沉的文章時,或者是比較莊重的文章時像《馬克思墓前的講話》需要語調低沉,教師的情緒不要過于高亢。如果是一篇情感比較豐富的文章教師就需要根據文章的內容進行講解,講解的過程中要聲情并茂,使學生能夠真正融入到文章中。另外,由于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風格,像一些話劇形式的課文在講解的過程中需要教師變換不同的角色,對于不同的人物性格特點需要不同的語言進行描述。
2.3 運用豐富的肢體語言調動學生的情感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除了運用語言對學生進行教學之外,還可以通過豐富的肢體語言進行感情的表達,教師可以通過豐富的表情,眼神,簡單的手勢等等表達情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有溫和的表情這樣有利于教學活動的開展,減少距離感。手勢需要與語言的表達相協調,這樣可以更好地表現教學內容,在視覺上產生一種美感。在教學中運用肢體語言得當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學效果,激發學生的感情,在講授《我有一個夢想》這篇文章時,教師需要結合表情,手勢和眼神等肢體語言,傳達作者的感情,使學生能夠激情澎湃,感受到文章所傳達的精神。
2.4 創設合理的教學情境使學生產生情感共鳴
合理的教學情境的產生可以有效地提高語言教學的效果,教師在語文教學中可以采用多媒體教學技術為學生塑造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借助音樂增強藝術感染力,展示文中的畫面使學生能夠身臨其境,這對于學生情感上產生共鳴,開展自己的想象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3 結語
高中語文教學由于學科的特殊性,在教學中開展情感教學可以有效地提高語文教學效果。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運用情感教學方式,以豐富的情感語言激發學生的情感,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提高語文教學效果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杜云師.淺談情感教學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基礎教育研究,2012(24):28-29.
[2]劉波.情感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有效體現[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2011(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