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啟發式教學,就是根據教學目的、內容、學生的知識水平和知識規律,運用各種教學手段,采用啟發誘導辦法傳授知識、培養能力,使學生能夠自主的學習,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啟發式教學不僅僅是一種教學方法,更是一種教學思想,是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運用啟發式教學,可以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培養學生的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解決傳統教學中學生被動學習的問題,有效地改善了教學效果。
關鍵詞:啟發式教學 教學科學化 創新課堂 應用教學 激發興趣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6(c)-0069-01
啟發式教學是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一種民主、科學、發散式的教學方法,它是對一個物體采用不同的分析模型,以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起點,科學地讓學生開動腦筋,積極思考,主動實踐,以達到熟練掌握知識、技能,發展智力,挖掘思維潛質,形成獨立觀點的方法。那么,啟發式教學在數學課堂中是如何應用的呢?
1 啟發問題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夸美紐斯說:“興趣是創造一個歡樂光明的教學途徑之一”。興趣是最好的教師,教師在課堂中創設一定的情景,設置一定的問題為學生的學習培植土壤,讓師生關系和諧良好的在情境中展開。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盡量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根據教學任務打破學生的固有思維定勢,運用多種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獲取知識,極大地誘發他們的潛能,變“讓我學”為“我要學”。
1.1 預設啟發情境
現代化的教育教學應該具有科學的課堂管理模式、科學健康的課堂文化氛圍、科學的授課方法,只有知識融于情境中才能顯示出活力與美感。創設學生當前所學習的內容與現實情況基本相接近的情景環境。
例如,在講四邊形的不穩定性時,用生活中的例子如:學校的伸縮門、菱形掛衣架……這樣就把教材中抽象的教材改編成了生活中的活生生的題目,讓學生發現數學就在自己身邊,從而提高學生用數學思想來看待實際問題的能力。
1.2 抓住啟發時機
教育理論家曾明確指出:“最有效的學習方法就是讓學生在體驗和創造的過程中學習”[1]。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讓學生自己摸索適合自己的解決問題的方法,讓學生做為主角主動探索,積極發揮個人能力,使學生在創造中品味成功的快感,這樣在教學過程中,借助于啟發時機,有利于培養他們學習的態度和方式方法。
2 課堂生活化,解決數學的應用問題
生活中,到處充滿著數學,荷蘭數學教育家漢斯·弗賴登塔爾認為:“數學來源于現實,存在于現實,并且應用于現實,教學過程應該是幫助學生把現實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的過程。[2]”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借助于學生在教材中獲取的認知規律、結合已有的生活經驗和學生的實際,走出課堂,走進生活,用已有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所需,進行教材的優化組合。因此,我在教學中將課堂生活化,解決實際應用問題。
例如,在講圓的認識時,生活中大家看到哪些地方存在圓?同學們紛紛踴躍回答:鐘表、戒指、瓶蓋、井蓋……教師再乘勝追擊:下水道口的蓋子通常為圓形,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嗎?同學們紛紛猜測原因,積極性被充分調動,這時我告訴大家,圓形具有比正方形容易做、可以滾動、節省材料等優點。圓形井蓋絕對不會掉進下水道,因為圓心到圓周(井蓋邊)的距離都相等,所以不管怎樣放置,圓形蓋子都不會掉進下水道。如果是正方形或三角形,蓋子都有可能會掉進下水道。在學生熱烈的交流與討論中,學生自主獲取知識,更直觀地掌握圓的知識,并且明白書本知識不是固有僵化的,是鮮活生動的,它來源于生活實際,于是學生對數學也逐漸有了興趣。這樣就把僵硬呆板的教科書改編成了對學生有用途鮮活的例子,學生會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數學學習中去。
3 授課科學化,突破傳統教學模式
傳統的啟發式教學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以結果為中心的啟發。這種啟發法的特點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把預設好的答案層層提問,教師頭腦中先有了一個答案,注重教材,而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然后通過提問的方式,一步步將學生向預設好的答案逼近,直到把這個結果問出來[3]。這種“照本宣科”的模式限制了學生的思維。長此以往,就會使學生形成固定思維,對教師提問的依賴,缺少了創新與革新。因此在教學中,要時常查找缺漏,找到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方法和途徑,從而全方位地提高學生的能力。
科學的授新課堂是以素質教育為目標,著眼于學生的終身發展,而推導出適合學生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促進學生分析能力、解決能力的綜合素質發展。啟發式教學課堂基于學生熟悉的問題為背景,是對問題的現象和本質的延伸與拓展,是師生共同探索實施研究性學習的重要方法與途徑,使問題的解決層次化、靈活化、巧妙化、多樣化。因此,把舞臺交給學生,做到兩個轉變:由以教師為中心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由以課堂為中心轉變為以實際經驗為中心。這樣的教學有利于轉變固有思維模式,促進發散性思維的發展,提高學生動手實踐和動腦思考的素質,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潛能。
4 結語
總而言之,運用啟發式教學方法,可以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經歷問題的解決過程,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熱情,提高學習興趣,通過在課堂上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來啟發誘導,積極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讓學生成為“自主而主動的思想家”,享受創新的樂趣,從而實現科學化課堂教學。
參考文獻
[1]紀宏偉.“自學、議論、評價”三環互動教學模式的構建[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1(11):58-60.
[2]陳江.對小學六年級開放性數學教學的幾點思考[J].中國教師,2008(S1):27.
[3]潘勝輝.新課程下的語文教學新模式[J].文學教育(下),2008(4):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