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興趣是人們積極探究某種事物或從事某種活動的意志傾向,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活動中最現實、最積極的心理成分,是推動學生努力學習的強大的動力,本文從“和、用、探、智”等幾個方面闡述了教師如何正確處理好教與學的關系,注重教必有趣,以趣促學。
關鍵詞:學習興趣 教學氛圍 生活實際 實驗教學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6(c)-0083-01
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亞杰曾經說過:“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賴于興趣”。當一個人對某種事物發生興趣時,他就能專心致意,勤奮認真,刻苦鉆研,追求真理,勇于探索。大物理學家愛因斯坦也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可見,學習興趣的有無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在物理學習活動中能否獲取優異成績,是成功物理教學的關鍵。因此,作為物理教師要改變以往教學方式和觀念,正確處理教與學的關系,注重教必有趣,以趣促學,讓紛繁蕪雜的現象、知識如甘泉雨露般滋潤著每一個學生的心田,使他們倘佯在知識的王國里、領略知識的奧妙魅力。到底應該怎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
1 處理好的師生關系,以“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李鎮西先生說:“教育是心靈的藝術。這個心靈既是指教師的心靈,也是指學生的心靈。從某種意義上講,教育是師生心靈和諧共振,互相感染,互相影響,互相欣賞的精神創作過程。”經過不斷的課堂改革,我們應該認識到:在課堂上,我們不再是虎視眈眈的長者,而是一個交往的合作者、伙伴,教師要以一種伙伴的角色融入課堂教學中,不要讓學生敬而遠之。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做到,平等的對待每一個學生,讓他們感受到教師對他的愛與信任,使學生有一種“老師是喜歡我的,既是我出錯了也不會影響老師對我的愛”的感覺,對優生要適當肯定,指出努力的方向;對學困生要倍加關注,有所“偏愛”;對待中等生要讓他們覺得“我知道老師很喜歡我,我努力的同樣可以做的很好!”在課堂上教師要把真誠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一個學生,把尊重的話語送給每一學生,把和諧的微笑灑向全體學生,教師用熱愛與尊重的行為,換取學生對教師的喜愛與信任,創造出一種自然和諧、平等的教學環境,使學生勇于發現問題,敢于提出問題,渴求解決問題。這種良好的師生關系,能以“和”激發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即所謂:“親其師,信其道矣!”
2 聯系生活實際,以“用”激發學習的興趣
一些重要的物理規律都是從生活中的物理現象出發,以觀察實驗為基礎得出的,反過來這些規律在生活、生產中又有著廣泛的應用,教師要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學習物理的目的和意義,用所學的物理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使學生感到學有所得、學有所用。如學習了杠桿的平衡條件后,引導學生分析為什么小小的彈簧秤能稱出大象的重力;學習了光的折射后,引導學生分析在生活中“潭清疑水淺”而導致的溺水事故;學習了壓強的影響因素后,引導學生分析履帶式拖拉機的制作道理;因此,教師要充分挖掘教材在相關的物理教學內容中介紹物理知識在生產實踐、現實生活和科學研究中的應用,這樣能使學生產生“物理學科最實用”的心理,產生一種“不學物理就不能解決很多生活問題”的自我需要意識,提高學習興趣。教師還要在相應的內容中實事求是地介紹科技成就、重要資料、國外評論等,以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自信心,發展學生的學習動機,以“用”激發他們為祖國的建設而刻苦學習的興趣。
3 教學策略多樣化,以“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需要去尊重和利用,教師須更新教育觀念,樹立創新教育思想,大膽改革教學方法,實現教學方法的創新,積極探求創新教學策略,不斷提高自身實施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素質教育的能力,使自己成為創新型教師,以“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1 正確導入新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我們要精心設計課題的導入手段,利用故事情境,操作表演,游戲,謎語,競賽,直觀教具等作為導入手段。巧妙創設情境,激活情趣,以“趣、奇、懸、妙”來設計導入語,以“趣”來調動學生的求知興趣;以“奇”來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以“懸”來締造文本的無窮魅力;“妙”來彰顯教師的傳授藝術。因此,教師在開課時,應抓住一個“巧”字,重視一個“趣”字,掌握一個“活”字,使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其次,巧設問題。常言道:“發現千千萬,起點是一問,智者問的巧,愚者問的笨。”問題是促使人不斷探究的不竭動力,高質量的問題可以起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效果,它不但能喚起學生的求知欲望,而且能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所以,我們把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以問題的形式呈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在尋求和探索解決問題的思維活動中萌生自主學習的動機和欲望,有問題了他肯定得去思考,這樣就解決了我們面臨的最大難題:學生興趣不濃、不愛學習的現象。有一句話是說“牛渴的自奔泉”,只有讓牛渴了它才能主動去找水源,學生也是如此,只有讓其想探究了,他才能主動去學,而我們不恰當的做法是“把牛強行引到河邊,至于喝不喝那是它的事或強行讓其喝水”,所以我們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要讓其“渴”,那最好用具有啟發性、探究性的問題來引領,倡導“問題式教學法”,整個課堂以問題為線索,教學過程以問題為中心。
3.2 引導學生質疑,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課堂教學中,要想方設法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參與欲望,使學生經常處于一種要發現問題的沖動之中,學生在強烈的探究欲望之下會積極主動地去想去做。在教學過程中,要鼓勵學生隨時質疑,對學生提出的問題,讓他們討論、爭議解答,面向全體學生,讓學生在參與過程中,去自學、去發現、去探索、去總結;使學生的學習進入“發現問題—— 參與探究—— 獲取知識”的良性循環軌道。例如:在講解浮沉時讓學生觀察一塊鐵片放入水中會沉入水底,接著播放水中的帆船、大船、和正在航行的萬噸巨輪,提出問題:“為什么萬噸巨輪能浮在水面上?”學生的探究欲望被激發起來了,爭先恐后的利用桌子的橡皮泥進行實驗探究。通過學生實驗發現奧妙所在,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總之,在物理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至關重要的。教學實踐表明:“濃厚的興趣能彌補智能的不足,持久的興趣會導致發明創造”,作為一名中物理教師,要有一顆赤誠之心,愛崗敬業,以新課程物理教學理念為指導,通過各種有效的途徑,充分發揮其魅力,激發學生對物理學科持久性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在快樂中學好物理。
參考文獻
[1]張強.怎樣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J].廣西教育,2010(20):52-53.
[2]宋龍.初中物理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J].教育革新,2011(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