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物理是初中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受到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我國的初中物理教學往往以“填鴨式”教育模式為主,這不僅不利于學生學習積極性的發揮,同時也會影響物理教學的效果。信息化教學就打破了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本文主要探討在初中物理信息化教學的優化方式。
關鍵詞:初中物理 信息化教學 優化方式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6(c)-0112-01
初中物理是一門抽象性較高的學科,在長期的教學過程中,我國初中物理的教學模式主要以傳統意義上的應試教學為主,但是,在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下,雖然老師將的多,但是卻難以達到學生的共鳴,在教學的過程之中學生的思考也比較少,在復習知識點的時候教師也主要采用“題海戰術”幫助學生復習,實際上,這種教學模式雖然可以在短時期內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但是并不利于學生整體物理思維和學習能力的提高,反而在一定程度上禁錮了學生的思維模式,待學生接觸到難度較深的高中物理之后,就難以轉換自己的思維,從而出現了一種惡性循環。
1 信息技術對初中物理教學的影響和沖擊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廣泛應用,對初中物理教學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這也促使我們必須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將物理教學中融入信息化的元素。就現階段而言,初中物理教學的目的應該是提高學生的物理思維能力,以便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模式。信息化教學即通過信息化的方式對知識進行重新加工的過程,利用信息化技術進行教學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明確自己在學習中的主動地位,從而達到教學效果的最優化,因此,將信息化技術應用到初中物理教學中不僅可以改變傳統意義上物理教學“填鴨式”的教學模式,也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物理思維習慣和終身探索的樂趣。
2 初中物理信息化教學優化方式
2.1 信息化環境下物理教學新模式
初中生正處于心理和身體的成長階段,學習壓力也逐漸的增加,學習中的注意力、壓力、興趣等都成為影響學生學習的因素,同時,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會受到其他個體的影響,因此,教師在設置物理學習內容時必須要考慮到影響學生學習的各方面因素。這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2.1.1 利用信息化技術發揮好物理教學的實驗模擬功能
初中物理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物理實驗的演示是教學過程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但是我國許多中學并不夠重視物理實驗的作用,學校對于物理實驗室的投入也不足,受到實驗儀器和實驗材料的影響,物理實驗的開展并不盡如人意,也難以達到目標實驗效果,學生也難以更好的理解物理知識。為了更好的發揮出物理教學的實驗模擬功能,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之中,教師就可以利用信息化技術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將物理模擬實驗利用信息化技術在課堂上進行播放,提高學生的物理感知能力。
2.1.2 利用信息化技術幫助學生進行自主學習
在傳統的物理教學模式下,教師是站在主導地位,學生是一個輔助性的角色,在教學過程中,一般都是采用教師教、學生學的方式,實際上,要想使學生更好的掌握物理知識,必須要根據自己學習中的弱點來進行課后學習,這時,信息化技術就發揮出其應有的作用。為此,教師就需要掌握每一位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興趣以及學習情況,并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在多媒體平臺上推薦學生適宜自己自主學習的內容,幫助學生擴寬物理學習的思路,幫助學生實現課后的物理知識探究和學習,及時的查缺補漏,更好的掌握物理知識。
2.2 初中物理信息化教學應該發揮好教師的主導地位
現代信息技術具有生動形象的特點,將其融入到初中物理教學中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信息技術的本質仍然是一種輔助性的教學工具,在將其運用到教學過程中不能忽視教師的重要性,教師仍然是教學活動的設計者和掌控者,在運用信息化技術進行教學時,教師要及時與學生進行溝通,看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是否存在疑問,在學生遇到疑問時,教師在第一時間進行解答,在尊重學生主體性地位的同時做好信息化教學中的設計者。
2.3 初中物理信息化教學中要注重教學與學生的雙向溝通
在初中物理信息化教學中,教師是教學中的設計者和掌控者,學生是教學中的主體,這就要求教師在設計教學內容時要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根據學生的需求設計好信息化教學內容,在教學中,教師要走到學生中去,了解學生的學習困惑和學生的心理訴求,看學生對信息化物理教學是否有建議,再了解到學生的建議后教師要及時根據學生的需求來調整信息化物理教學內容,最大程度的發揮出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2.4 在信息化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自身水平的提高
運用信息化進行物理教學是對教師的專業技能以及信息化運用能力的要求都較高,目前,我國的很多初中物理教師的專業技能水平很高,可以游刃有余的開展教學活動,但是由于信息化教學實行的時間還不長,一些教師對信息化教學掌握的程度還不夠,因此,在現階段下,教師要提高信息化教學的水平,將自己的專業知識融入到信息化教學中,編寫一些知識含量高、有針對性的教學課件,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去學習,不斷優化初中物理的教學效果。
3 結語
總而言之,在初中物理的信息化教學中,教師是教學過程中的設計者,學生是教學中的主體,教師要不斷提高信息化教學的能力,并根據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實際需求編寫和選擇一些有特色的物理教學課件,同時,做好與學生的雙向溝通和交流工作,提高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的物理思維能力,讓學生能夠在信息化的環境中得到全方位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居樹山.初中物理信息化教學的利弊分析及應對策略[J].青春歲月,2007(19).
[2]王學文.初中物理信息化教學的應用[J].信息化教學,2009(10).
[3]李秀芹.板書在初中物理多媒體教學中功能探析[J].中學物理,2012(5):33-34.
[4]鄧金領.高中物理信息化課堂教學的思考[J].中小學教育,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