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今時代,網絡化和信息化高速發展,信息技術被廣泛應用到人們的生產和日常生活之中。初中語文教育的教學實踐,也與信息技術產生了密切聯系。將信息技術運用到初中語文學科的教學過程中,不僅可以使初中語文課堂變得活潑生動,增添語文教學的趣味性,而且可以進一步豐富語文教學內涵,豐富師生互動的形式,培養學生自主創新的好習慣。本文著重探討信息技術與初中語文學科整合的重要意義、整合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以及整合的具體途徑。
關鍵詞:信息技術 初中語文學科 整合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6(c)-0115-01
將多媒體技術應用到初中語文的教學實踐中,是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良好方法之一。信息技術與初中語文學科有效整合,可以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各種優勢,使初中語文教學能夠激發學生對語文的熱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對于信息技術的興趣,并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然而,在目前狀況下,很多學校還沒有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改造傳統的初中語文教學模式,一部分初中語文教師還停留在單純講授書本知識的層面上,沒有進一步挖掘語文教學的內涵。我們有必要探討信息技術與初中語文學科有效整合的措施,為初中語文課堂注入新的活力。
1 信息技術與初中語文學科整合的重要意義
1.1 豐富了教學形式
在以往的初中語文課堂上,教師只是單純講解書本上的知識,通過寫板書的形式演示教學內容;即便是用到多媒體設備,也只是將教學內容制作成幻燈片,供學生學習參考。這種單一的教學形式,容易給學生留下語文課堂呆板無趣的印象,不利于學生掌握那些枯燥的書本知識。而將信息技術與初中語文學科進行整合,可以有效地豐富教學形式,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一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影片或視頻,使抽象的理論知識更加形象可感,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
1.2 深化了教學內涵
語文學科具有非常深厚的內涵。對語文知識的學習,絕不應該僅停留在對基礎知識的掌握上,而是應該深入挖掘每一篇文章背后的思想情感,體會作者的寫作動機,并注意在日常生活中積累素材,以便創作出有特色、有思想的文章。將信息技術運用到初中語文教學之中,能夠使書本上的人物形象變得鮮活,學生可以通過了解課文的背景知識、觀看與課文有關的影視片斷,來深入體會創作者內心的情感,實現與作者心靈的交流。這樣一來,初中語文教學的教學內涵就會更加深厚,學生也能在課堂上學到一些真正有用的東西。
1.3 更新了教學理念
初中生面臨著中考的嚴峻挑戰,他們的精神壓力很大。家長和教師只是希望學生們在課堂上學到盡可能多的知識,為提高成績打下基礎;至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等,他們通常予以忽略。實際上,初中語文教師能教給學生們的真正有用的東西,不只限于枯燥的書本知識,教師應該教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和能力,讓他們在沒有人教的情況下,也能運用自己的方法學到語文知識。信息技術與初中語文學科的整合,更新了傳統的教學理念,有助于培養學生善于思考、勤于提問的良好習慣,擴展學生的視野,深化他們對于語文知識的理解。
2 信息技術與初中語文學科整合過程中應當注意的問題
2.1 兼顧傳統手段
信息技術教學手段有著傳統教學手段無法比擬的優勢,例如互動性強、展示性強等。但是,綜合考慮我國初中語文教學的現狀,我們還需要保留傳統的教學手段。這是因為傳統教學方法也有著自身的優點,它可以適應初中生各方面能力的形成過程,有助于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
2.2 防止流于形式
一部分學校在初中語文課堂上,確實引入了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手段。然而,有些初中語文教師只是為了響應學校的號召,而利用信息技術手段來為學生展示一些視頻、圖片等,這些教師沒有經過認真思考,不注意對教學內容的篩選,結果使信息技術教學手段的運用流于形式,收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提醒初中語文教師在運用現代科技手段輔助教學的時候,要注重教學的實際效果,切實提高初中生獨立思考、自主運用知識的能力。
2.3 重視能力養成
信息技術是一種新生事物,將它與初中語文學科進行整合,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但同時也會遇到很多未遇到過的問題。有些教師認識到了信息技術教學手段對于培養學生學科興趣的重要性,于是不惜花費大量的時間制作生動有趣的課件,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種做法在某種程度上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教師仍然需要注意,運用現代教學手段的最終目的是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創新能力等各方面的能力,教師不能僅追求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而是要將運用現代教學手段與培養學生能力有機結合起來。
3 信息技術與初中語文學科整合的具體途徑
3.1 課堂上的整合
信息技術教學方式,應當成為初中語文教學方式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在需要增添教學趣味性的時候、在需要喚起學生情感共鳴的時候、在講解比較抽象的理論知識的時候,都可以有效運用多媒體教學等信息技術教學手段,來增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例如,教師在講解關于熱帶雨林毀滅的課文時,可以為學生播放熱帶雨林在遭受破壞前的優美景色,以及熱帶雨林在遭受人為毀壞之后觸目驚心的景象,激起學生強烈的憤怒之情,喚起學生保護大自然的責任心。這樣就使語文教學能夠挖掘教學內容背后的思想實質。
3.2 課堂外的整合
信息技術不僅要與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充分融合,還要與學生的課余生活緊密結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網絡設備進行課前預習、課后復習等,或引導學生在課后觀看一些與教學相關的、自己感興趣的影片,來豐富教學內容。例如,教師在講解關于紅軍長征的課文時,可以要求學生在課后自己觀看一些有關長征的影視作品,注意其中感人的故事細節。這樣學生就能深刻理解中華民族的偉大民族精神,樹立崇高的理想信念,語文教學也能收到良好效果。
4 結語
信息技術與初中語文學科的整合,可以從課堂內與課堂外兩個角度入手。將信息技術引入初中語文教學之中,能夠有效地豐富教學形式和內容,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也能增添初中語文課堂的趣味性。初中生群體背負著升學考試的壓力,充分運用信息技術整合初中語文學科教學,主要的目的之一還是幫助學生擺脫沉重的精神壓力,讓他們感受到語文學習的快樂。只有學生真心喜歡語文時,才有可能學好語文。
參考文獻
[1]劉曉紅.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整合的實踐與探索[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0(8):3
[2]孟凡麗.網絡環境下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整合的教學設計方案[J].中國校外教育,2012(5):2.
[3]安中海.信息技術與初中語文學科整合的實踐與思考[J].教育革新,200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