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根據作者教育教學的實踐經歷,針對中學課堂教學的發展現狀,闡釋了“五步教學法”的基本理念和流程,對創建高效課堂提出了作者的基本思路,本文也揭示了實踐中“五步教學法”表現出來的不足,同時也表現了作者對“五步教學法”在學校教學應用的美好展望。
關鍵詞:“高效課堂” “五步教學法” 合作探究 不足之處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6(c)-0144-01
“穿著新鞋,走老路”,這話大家都不愛聽。看似調侃的一句話,似乎反映了每個人內心中求新、求變,以至求發展、求美好的愿望。是啊,有誰愿意“穿著新鞋,走老路”呢?
這學期,三十一中學搬了家,來了新領導,可謂穿上了“新鞋”。但是,他們并沒有走老路。在校長的帶領下,以實現“高效課堂”為目標,課堂上實踐了“五步教學法”。這一教學模式的實施,為三十一中學開辟了一條教育教學之“新”路。這實是學生之幸事,學校之幸事,國家之幸事。
首先,“五步教學法”分為學、議、點、練、思五個教學環節。
“學”:即“課前準備”,在“溫故”的基礎上達到“知新”。在處理這一環節時,要準確把握學生的實際情況,問題設計要深入淺出,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體現出層次性、實效性、探索性、引導性。學生進行獨立的學習后,達到預期的自學效果,為后面任務的完成打下基礎。這樣可以讓教師獲得直接的反饋信息,為“點”提供重要信息。同時,又會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的欲望,使學生始終保持一種對學習的積極主動態勢。
“議”:即學生針對自學情況進行小組討論,相互交流,進行智慧的碰撞,以期提升合作的意識和交流的能力,解決相關的問題。這一環節需營造寬松愉悅的、民主和諧的交流氛圍,鼓勵學生敢于質疑問難,敢于發現,敢于發表自己見解,敢于創新挑戰。同時更要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議詳細、議透徹,關注學生的參與度,只有這樣方能給老師的“點”提供充足的行為和理論依據。萬不可議空,流于形式。
“點”即教師因勢利導,合理點撥,精講精練,撥云見日。教師的“點”要適時、適度、適量,萬不可口若懸河,喧賓奪主。這一環節需要教師在課前多下工夫,除備課要準確詳實外,還要為課上有可能新生成的質疑做足準備。
“練”即通過練習及時自查和鞏固學習效果。本校的學生層次不同、理解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很大差異,自學過程中可能會出現許多各個層面的新問題,幫助學生及時從練習中發現這些問題并進行及時的正確的引導,對培養本校學生的主體意思和思維能力是至關重要的。練習的設計要注意層次性、針對性、代表性。
“思”即課上小結。結合本校的實際情況,這一環節應由學生來做,教師不能包辦,讓學生對所學知識、方法進行反思,對規律進行總結。同時要注重實效,面向全體,提升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實現人人有所思,人人有所獲的理想目標。
縱觀一年來的“五步教學法”實踐之路,三十一中學的老師觀念更新了、學生自學能力提高了、師生角色轉變了、課堂氣氛活躍了、課堂效率提高了。看到這可喜的成績同時,他們也發現了一些不足。
(1)學生學習習慣不良,加之家長的監管不嚴,有些學生的課前預習效果不佳,以至對“學案”各個環節的操作遇到了較大阻礙。
(2)使用“學案”時,容易導致學生在“學案”和課本之間頻繁轉換,精力難以集中。
(3)部分教師缺乏對小組合作的重視,缺少對各小組采取有效及時的獎勵措施,在這一環節上沒有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和合作的激情。
(4)在教學過程中,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學案”中的拓展延伸部分沒有完全發揮出它的作用。
(5)部分小組長的能力有限,暫不能較好的完成“兵教兵、兵官兵”。
(6)有時,部分教師“點”的過多,不覺又回到“滿堂灌”的老套路。
“五步教學法”體現著“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課改理念。而這一理念,也恰恰符合大教育家夸美紐斯“讓學生多學,讓教師少教”的教育思想。“授之以漁,授之以漁!授之以漁”?這口號不知轟轟烈烈的喊了多少年。可三十一中不再喊了,他們緘默了嗎?沒有,他們已悄無聲息的實踐了。學生如能成為學習的主人,也必將成為生活的主人,能主宰生活的人定是生活的強者,這難道不是學生之幸事嗎?
其次,三十一中學歷年來被冠以薄弱學校之“雅號”,其中的玄機何在呢?在尋求優秀生源流失,優秀師資匱乏的因素的同時;是否應該尋求教學形式滯后,教育思想守舊的根源呢?而筆者認為后者才是薄弱學校雅號的始作俑者。其實,“五步教學法”的教學模式并不是“時尚的新寵”,早已有之,只不過是內容,名稱各異而已。而在三十一中學實施“五步教學法”,對全校師生來說卻是嶄新的、先進的、符合校情的。它的實施不但解決了學校教學形式滯后的問題,而且帶動了許多教師摒棄陳舊的教育理念,大膽創新,勇于實踐。教學方法先進了,教育理念先進了,學校脫“弱”致“強”指日可待,這難道不是學校之幸事嗎?
最后,提起錢老的“世紀之問”—— 為什么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杰出人才?其實就是沒有創新吧。培養人才,這看似是大學教育的事,與中學何干呢?其實不然,錢老曾說過:“我對師大附中很有感情。在我一生的道路上,有兩個高潮,一個是在師大附中,一個是在美國讀研究生的時候。6年師大附中的學習生活對我的教育很深,對我的一生,對我的知識和人生觀起了很大作用”。在附中求學時,錢老接觸了很多獨具創新意識的老師,他舉了這樣一個例子:數學課上,教師在給學生的測驗評分時獨出心裁,如果出5道題,學生都答對了,但解法平淡,只給80分;如果答對4道,但解法有創新,就給100分,還要另加獎勵。錢老的話,似乎影射了當前當今初中教育的缺失與弊端。而三十一中正在用“五步教學法”彌補這種缺失,還課堂給學生,還創新給學生。學校如能高舉“高效課堂”的大旗,在“五步教學法”的道路上堅定不移的走下去,培養出一個或幾個錢老一樣的優秀人才,誰又能說這不是國家之幸事呢?
在三十一中學,已經工作了15年了,似乎總有一種莫名的情感縈繞于心,這大概就是錢老對師大附中的那種感情吧。如能懷著這樣的感情,在這片神圣的沃土上遍種桃李,實是吾生之幸事啊!
參考文獻
[1] 葉瀾.教師角色與教師發展新探[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
[2] (美)布魯克菲爾德.討論式教學法:實現民主課堂的方法與技巧[M].普銳斯基爾,羅靜,褚保堂,譯.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2.
[3] 葉永烈.錢學森傳[M].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2010.
[4]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素質教育學習綱要[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