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體態語是英語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種教學輔助措施。教師合理運用體態語,有助于促進組織教學,活躍課堂氣氛,有利于激活學習情緒、提高教學效果、增進師生動態互動。
關鍵詞:體態語 英語教學 藝術運用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6(c)-0174-01
英語課堂教學是教學信息傳遞、師生雙向交流的動態過程,具有知識性、交流性、應用性與情景性相統一的重要特征。作為一名優秀合格的英語教師,在師生的互動過程中,不僅要重視口頭語言更要重視書面語言的表達與交流,只有這樣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的利用體態語,恰當的表達出教學內容,以及渲染出課堂學習氣氛,對提高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的興趣,優化和提高教學質量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因此,體態語又被稱為“第二教學語言”。
1 體態語的概念與特征
體態語是人類交流中最常見的一種非語言交流形式。所謂體態語,又稱聲勢語,它是通過手勢、面部表情、身體姿態、眼神來表達某種意思的一種無聲語言,具有含蓄、朦朧美和幽默感等特點。
體態語擁有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的共同特性,他們都是作為信息傳輸的重要手段。然而體態語作為特殊語言的一種,有著其自身的獨特屬性。對于正確研究它的獨特屬性,是非常有必要的。
體態語主要特征有以下幾方面。
1.1 直觀性
體態語是以人體本身的動態或靜態形象為“詞匯單元”的,美國心理學家、非言語交流研究的先驅伯德?惠斯戴爾將“詞匯單元”定義為“身勢語的最小表達單位”。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通過面部表情、身體姿態、手勢或者眼神向學生提供信息,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加深所學知識的印象。
1.2 情境性
體態語的“詞匯單元”主要是指單一的手勢、眼神或表情等,由這些“詞匯單元”組合成手勢群、面部表情系統,即體態語的“句子”,就可表達完整的意思。但正如口頭語言、書面語言具有語言情境一樣,體態語也具有特定的語言情境,即同一體態語在不同的情境中可能表達出不相同,甚至截然相反的意思。因此,要想準確的理解含義,就需要把他們分別放在“句子”以及特定的情境中去理解。
1.3 解釋性
正如人們時常所說:“有時,任何強大的語言也會顯得蒼白無力”,英語教師在講解英語詞匯和口語表達能力,或講解抽象性的東西,也時常受制于語言本身及教師運用英語解釋語言知識和水平,而體態語具有直觀性,恰當地使用體態語則可很好地彌補教師教學時的不足,增加有聲語言的表達效果,發揮良好的輔助作用。
1.4 暗示性
體態語作為“詞匯單元”具有多義性以及不確定性,所以會對學生的種種行為產生暗示的作用。例如,學生可能犯了點小錯誤,加上自尊心又非常強,這時老師如果去用信任的眼光來看待它,那么學生會很快的振奮起精神,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反之如果教師用不信任以及輕蔑的眼光看待他,那么學生可能會因此而頹廢下去。
2 體態語表現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意義
體態語不僅是社會交際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是英語課堂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種輔助手段。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能正確合理使用體態語,有助于促進師生之間良好的交流,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講解英語時速度之快慢、聲調之高低、表情之變化等等,這些對學生都會產生很大的刺激,同時,與之相伴的教師的姿勢、面部表情等能保持長久記憶,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發揮著妙不可言的作用。在英語教學迅速發展的時代,英語教學語言的功能化,英語授課課堂上師生之間動態互動的交流就顯得日益重要。在英語教學中普遍存在學生用漢語思維的客觀現實成為學習英語的一種障礙,為更好地推進英語學習,改變學習模式,提供英語教學效果,教師用英語教學已勢在必行。如今,學生英語語言水平參差不齊的現狀,對于英語語言能力不強的學生來說,體態語將有助于其理解語言意義,提高英語課程教學的效果。因此,教師在英語課程教學過程中,要進行積極的啟發、誘導,充分運用體態語的藝術感染學生,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充分展示優先教師的藝術才能,對語境中的事件或人物的生動模仿和逼真表演必將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為了更好地鍛煉和提高英語思維能力,教師應盡量使用英語進行授課,這樣體態語言則成為師生之間交流、理解的必要的輔助手段。
3 體態語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的藝術運用
體態語對于促進教師組織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筆者認為提倡在英語課程教學過程中研究運用體態語,但應合理規范的使用,不可隨便地濫用,以免造成不良影響。
體態語在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的運用主要體現為以下幾方面。
3.1 體態語在語音教學中的運用
相信許多英語教師在英語教學過程中都深有體會,在英語課堂教語法時可以先將句子寫出來,然后運用各種方法進行分析,但英語課堂教語音卻不能按照教語法的授課模式進行授課,即便我們的教師畫上發音器官及部位圖,仍然會有許多學生難得要領。然而借助手勢可以把一些看不到的發音部位和方法形象地表達出來,一個具體的形象化的手勢可以使枯燥的語音講解和練習變得生動有趣,這與只動嘴的練習效果大相徑庭。
3.2 體態語在詞匯教學中的運用
一篇文章其最基本的構成單元是單詞。因而,在英語課程教學過程中,單詞教學是英語教學的重要環節之一。學生對單詞的理解、掌握,并不僅僅是依靠老師的帶讀、講解而形成的。雖然講解可以讓學生了解單詞的意思,但有時無法使學生領會它的神之所在。尤其是那些表示動作行為的單詞,口頭語是比較難體現出它的內涵的,這時體態語的優越性就顯現出來了。
3.3 體態語在對話、課文教學中的運用
英語課程教學過程中,對話及課文的講解授課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英語學習運用的高層次授課方式,因此,也為授課教師們高度重視。但采用照本宣科、教條式的方式進行講解,不僅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不利于學生理解課文的深層次蘊意。眾所周知,英語對話、課文授課往往與日常生活緊密相連,若授課教師能轉變過去死板的教學方法,能充分、合理的運用體態語,以教學的藝術感染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表達各種意圖,使學生迅速理解并能學會運用,則英語課程的講解授課效果將得到很大的提升。
綜上所述,在英語課堂授課過程中,教師必須對體態語的特征及意義有深刻的認識,并將其充分運用到英語課堂的授課中,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同時,增進課堂師生動態互動,從而提高英語課堂的授課效果。
參考文獻
[1]李峻.態勢語言論略[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2.
[2]時玉潔.淺談體態語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河北教育:教學版,2010(12):41.
[3]趙麗榮.非語言交際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1(32):117-118.
[4]劉巍.非言語交際手段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現代交際,2011(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