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班級文化作為和諧班級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校文化和德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凝聚班級力量的精神支柱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推動力量。班主任應通過創建特色班級文化環境入手,營造出具有民主、奮進、個性的班級環境,構建和諧班集體,為學生的發展和成長奠定基礎。
關鍵詞:班級文化 和諧班級 民主 奮進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6(c)-0194-01
構建公平正義、民主法制、誠實守信的和諧社會是國家和人民的共同理想,構建奮發向上、嚴格自律、團就友愛的和諧班級則是每一個班主任的畢生追求。因為和諧的班級是學生健康成長的理想環境,學業能進步,心靈能舒展,人格能健全;因為和諧的班級是學校卓越發展的堅實基礎,質量能提高,安全能保障,目標能實現。如何建設文明和諧的班集體呢?下面就自己在創建班級文化入手建設和諧班級方面談談自己的做法,以求同仁共同探討和研究。
創建班級文化是構建和諧班級的首要任務。
對國家而言,文化建設可以為經濟建、政治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思想保證、智力支持和精神動力。十八大報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班級文化作為和諧班級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校文化和德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凝聚班級力量的精神支柱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推動力量,有利于提升班級形象,豐富集體內涵,凸顯團隊特色。
由于班級文化以其對學生思想明確的引領導向功能和“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育人功能,是良好班風和學風形成的前提,在班級建設、學生管理中發揮著獨特的指導性作用,因此,我在構建和諧班級過程中,把班級文化建設放在首位,來取得管理的奇效。
1 確立班級核心價值,揚起團隊奮進風帆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決定著我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方向。班級管理中,也要為班級建立核心價值體系,核心價值體系是興班之魂,決定著和諧、特色班級的發展方向和成就。
班級核心價值體系包括班訓、班級目標、班級口號、班歌等。我今年中途接手一畢業班,結合私立學校學生特點和畢業班的特殊性,經過對學生情況的調查,同學生一起確定了“明思、篤行、團結、奮進”的班級目標、“天道酬勤、恒者能勝”的班訓、“今天我為我班而自豪,明天我班為我而驕傲”的班級口號、《愛拼才會贏》的班歌等核心價值體系內容,為班級的發展和學生的努力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精神力量。共同的班級奮斗目標從一開始就凝聚了全班同學的心血和精力,為和諧班級的創建奠定了精神基礎。如今班級已經走上了團結奮進、積極向上的健康道路,學生正以飽滿的精神狀態迎接中考的洗禮。
2 師生共建班級約定,人文關懷民主顯德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和諧的班級需要嚴明的紀律,嚴明的紀律呼喚健全的規章制度,科學、民主、健全的班級規章制度,對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以及主人翁精神、民主意識的培養乃至良好班級的建設有巨大的促進作用。
制度顯得嚴肅,強調老師的管理,顯得教育“無情”;為體現教育的人文關懷,體現教育是為了學生的健康發展,我在制定班級規章制度時,把規章制度更名為“師生約定”,并與學生在一起商量,共同完成這份既要求學生也要求老師的“共同約定”,約定中不見了“要怎樣”的硬性規定,再現的是“我可以……”的正面引導,老師和學生一起簽名,制作成卡片。這些讓學生從字里行間中感受到班級家庭的溫暖、和諧、團結、民主,感受到作為班級主人的地位,增強了學生自主管理班級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組織管理的能力也制定“師生約定”過程中得以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和諧的種子在人文關懷、民主管理中生根發芽。
3 美化班級教室環境,精神內涵引領成長
教室作為學生學習、生活,老師傳道授業解惑,師生交往、交流的重要場所,也是班級文化最直觀的外在表現形式,是一種有形無聲的隱性教育。蘇霍姆林斯基在對學校建設中提出:“無論是種植花草樹木,還是懸掛圖片標語,我們都從審美的角度深入規劃,以便挖掘出潛移默化的育人功能”。所以,作為班級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教室環境可在建設和諧班級中發揮奇兵的特效,給學生啟迪和教育,指引學生健康快樂成長。
我特別關注教室這一物質文化環境,努力讓教室成為“會說話”的教育者:
(1)“四境”引導:教室前面懸掛四境:“敬、靜、凈、競”,即人際交往要做到尊敬他人、維護紀律要做到寧靜致遠、清潔衛生要做到干凈整潔、學習做事要學會競爭合作,為學生學習生活指明方向。
(2)名言激勵:教室四壁的名人掛像和名言,豐富學生的知識層面和精神內涵,激勵學生奮發向上。
(3)競爭促長:后黑板上的“才藝展示臺、誰與爭鋒”欄目,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為學生的個性發展提供平臺,在相互競爭中實現質量的跨越。
(4)圖書豐智:教室的書柜變成迷你圖書室,充分利用學生閑置的圖書資源,營建出愛讀書、讀好書的班級文化氛圍文化氣息,培養學生的集體觀念和合作共享交流意識。
(5)與時俱進:教室設立專門的園地,供學生展示當今、當前的前沿科學、熱門話題,最新新聞,提高學生參政議政,關心國家,關心集體的積極性。
4 豐富班級行為文化,充實課外精神家園
《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指出:“中小學要由‘應試教育’轉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思想道德、文化科學、勞動技能和身體心理素質,促進學生生動活潑的發展”。我們的教育是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人才,不是高分低能的庸才,所以,我在班級管理中通過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和興趣小組等行為文化來填補課堂教學的缺憾,來培養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才能和素質,體現教育面向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的本質,實現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目標。
(1)專題活動:利用各種節日、紀念日開展各項專題教育活動,提高學生思想政治素質,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讓學生在愉快活動之余收獲一些書本上沒有的知識。如,雷鋒紀念日開展“緬懷革命先烈、精神伴我成長”活動,學習英雄事跡,弘揚民族精神,凝聚班級力量,促進健康發展。
(2)生日聚會:在班集體中為過生日的同學送上生日賀卡和衷心的祝福,讓遠離父母的孩子感受到班級大家庭的溫暖,凝練學生自立自強的意志,增強班級的凝聚力。
(3)課外活動:鼓勵學生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課外活動和興趣小組,豐富學習生活,提升文化品味,學習更多本領,提高綜合素質,可謂一舉多得。
總之,一個富有特色、充滿朝氣、催人奮進的班級文化環境,能使學生的心靈得到凈化,情操得到陶冶,視野得到拓展,能力得到發展,品位得到提升,一個和諧的班級便應運而生。我們班主任要學習先進的教育理念,以特色班級文化建設為首發點,構建和諧班級,凸顯班級特色,更好地推動學校持續發展和學生的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王淑巧.如何創建和諧班級[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1(7):14-15.
[2]吳軍和.如何創建特色的班級文化之我見[J].現代閱讀,2012(12):79.
[3]陳超.創建富有生命的班級文化建設[J].吉林教育,2011(1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