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和新教育體制的不斷完善,當前國內音樂教育教學理念也有了一定的轉變。根據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規范之規定,高中音樂教學的課程性質、定位、理念、內容以及教學目標和方法都有了一定的規范和標準,對于全面提高當前國內高中音樂課程的教學質量發展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將對當前新課改背景下的高中音樂教學三大挑戰問題進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一些建設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新課改 高中音樂 三大挑戰 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3.9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6(c)-0231-01
對于高中階段的教學而言,音樂課程教學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點,實踐中我們可以看到,高中音樂課程教育的宗旨在于教會學生如何站在審美的角度去鑒別、欣賞音樂之美,培養他們興趣、陶冶他們的情操。
1 新課改背景下高中音樂教學三大挑戰分析
第一,傳統音樂教學理念受到了嚴峻的挑。從一篇主題為“當前高中音樂教學難在哪里?新課改背景下該如何實施教育教學活動”的帖子中可以看到,在當前新課改背景下,教師們開始對高中音樂課程的教學方法產生疑問,有超過一百多個的教師對此進行了跟帖,其中普遍對此表示悲觀,并提出了很多實際教學中的困難與迷茫,比如領導缺乏重視、設備時間太少、學生缺乏興趣以及工作量增大等問題。一方面應當對這些教師的苦衷,表示理解,正視教師們所反映的客觀存在的情況;另一方面我們需要考慮的是如何去面對這一現實,當前的高中音樂課程怎樣在這樣的背景下進行。當前部分教師之所會多對新課改下的高中音樂課缺乏信心,最重要的影響因素不是擔心本身,而是思想觀念仍然受到傳統理念的束縛,這是最大的挑戰。
第二,對音樂課程本身的定位不準確,沒有充足的課時量作為保障。根據新課改的要求,高中音樂課程教學并非只是要求培養學生的欣賞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全面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在新課改背景下,高中音樂教育理念、教學內容很難與素質教育的要求相適應,同時與初中階段的音樂學習脫節。在當前應試教育的大背景下,高中音樂教學往往被忽視掉了,分配的課時難以滿足課程要求,很難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比如,新課改后部分學校音樂課時總量不足20節,但在改革之前,教育部規定其課時量為48節,懸殊如此之大,對教學授課是一項巨大的挑戰。
第三,應試教育形式非常明顯,而且缺乏完善的評價監督管理機制。筆者認為,當前新課改背景下的高中音樂教學過程中之所以會出現如此之多的問題,最重要的一個影響因素就是傳統的應試教育體制依然是教學改革的絆腳石,是最為重要的一個制約因素。從實踐來看,傳統的應試教育體制影響非常的大,甚至已經嚴重影響到了當前高中音樂教育教學的正確定位、教學內容等,在如此壓抑的教學體制下很難陶冶學生的情操,很難培養學生的興趣與素養。同時,評價監督管理機制也不完善,這是新課改背景下高中音樂教學中所遇到的另一個重大桎梏和嚴峻挑戰。
2 提高高中音樂教學效率的有效策略
基于以上對新課改背景下的高中音樂教育教學挑戰和問題分析,筆者認為要想全面提高當前高中音樂教學效率,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2.1 轉變傳統的教育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思維模式
在新課改背景下,創新和完善課堂教學理念和模式是當前學校、教師以及教育工作者應當積極探索的問題。實踐中,若想創新音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首先應當對思想觀念進行革新,徹底摒棄傳統的舊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堅持“以學生為本、重視學生課堂教學主體地位”的教育教學原則。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其,教學過程中應當以學生為本,將課堂還給學生,體現和尊重他們的主體地位,并以此來激發他們的積極性與主觀能動性,從容使他們能夠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這對于全面提高他們的非智力因素具有非常重大促進作用。同時還要認清新課改背景下的教育形式和教學條件,將教學理論與生活實踐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創新教學模式,以促進當前高中音樂教學目的的實現。
2.2 多樣化選材,不斷豐富教學實踐之內容
實踐中我們應當立足課本內容,不斷豐富和優化教材,并在此基礎上不斷吸納當前的流行音樂,將更豐富、更貼近生活的一些優秀音樂作品引入教學實踐之中。一般而言,每年都會有大量的、富有生活情趣以及貼近生活的優秀作品問世,其中包電影電視主題曲、中外流行歌曲、電視歌曲大獎賽以及網絡歌曲等。其中,流行音樂具有節奏強勁、變化快等特點,比較符合當代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因此應當在教學中能夠有效地植根教材,加入流行音樂的原始,這樣才能讓學生在古典與現代音樂之間徘徊,才能感受音樂的博大精深,才能對此產生濃厚的興趣。
2.3 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激發學生的主動性
高中音樂教學過程中,可采用互動式的現代教學模式,通過教師的角色轉換,即由傳統的獨奏者轉變成現代的伴奏者,多種途徑地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中來,充分發揮他們的主動性。實踐中,通過交流、對話以及溝通的互動方式,可保證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得以實現。比如,在《國之瑰寶—— 京劇》教學過程中,可引導學生采取分組合作的學習方式,課前主動收集京劇方面的資料信息、樂譜、音響、以及圖片等材料,在結合一定的背景知識,讓學生進行相互交流。這種方法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而且還能培訓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滿足新課改的要求。
3 結語
在當前新課改背景下,應當將教學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通過不斷研究和自我反思,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熱情,培養他們自主學習的習慣。
參考文獻
[1]譚桂香.新課改下高中音樂創新教學淺探[J].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上旬),2012(3).
[2]肖芳.淺談新課改下的高中音樂教育[J].新課程學習(中),2011(2):8.
[3]張梅.新課改對高中音樂欣賞課的影響[J].家教世界(下半月),2012(4):7.
[4]劉帆.談音樂課的研究性學習[J].魅力中國,2010(8):127.
[5]吳元均.新課改下高中音樂鑒賞自主學習模式的可行性分析[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12(4):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