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分析了傳統的生物化學實驗教學考核模式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從改革實驗教學法和考核方式的調整兩方面對課程改革進行初步探索。
關鍵詞:生物化學實驗 實驗教學 考核方式 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5(b)-0034-02
21世紀是生命科學的時代,其中生物化學是該領域的一門重要基礎學科。生命科學本來就是一門實驗性學科,實驗課不僅是對理論教學的補充,更是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途徑。實驗教學作為大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的一個重要方面,得到高等學校廣大師生越來越多的重視??己朔椒ㄊ茄杏憣嶒炚n程教學規律、檢驗教學質量以及改進教學方式的重要依據,在實驗課程教學中往往起到指揮棒作用[1]。然而長期以來,生物化學實驗教學中安排的教學內容偏重驗證性實驗,綜合性、設計性實驗不足。傳統的實驗課程考核方法,如對學生實驗課成績的評價主要基于實驗報告的成績等,存在許多不足和弊端。這種定性考核方式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還會增加學生的惰性。傳統的實驗考核方式已不能適應快速發展的生命科學步伐,也不能適應當今社會對學生綜合素質全面協調發展的要求。在新形勢下,高校生物化學實驗教學及考核方式必須進行改革,為培養創新人才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1 傳統實驗教學及考核中存在的問題
傳統的生物化學實驗課主要依附于理論教學,是理論課的補充,考試分數只占總成績的30%,平時成績占70%,包括預習報告10%,實驗表現和實驗報告各30%。
1.1 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
長期以來,本科生的實驗課都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教學內容相對陳舊單一,各個實驗相互獨立,缺乏系統化設計,教學內容主要是一些驗證性實驗,綜合性、設計性實驗較少。其中利用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測定物質含量的實驗較多,比如,蒽酮比色法測定糖含量、紫外吸收法測定蛋白質含量、考馬斯亮藍法測定蛋白質含量等。在每次的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實驗前已做好一切準備工作,包括板書、配制試劑、預處理樣品和調試儀器等,把設計好的實驗項目、實驗原理、所需試劑以及操作步驟等寫給學生,甚至告訴學生實驗結果。在課堂上教師只用十幾分鐘的時間講述整個實驗,很難講解透徹。如果花費較多時間來講解的話,又會拖延整個教學進程。因此,在每次實驗教學中,學生都是“依葫蘆畫瓢”,不加深入思考,完全按照教材的內容去操作、驗證,實驗過程基本是一個程序化的過程。有些同學只是追求實驗結果是否與教材上一致,導致其只重視實驗報告這種形式,忽略了實驗教學最本質的目的。實驗教學是為了使學生們掌握一種實驗技能以及將來能靈活運用這種方法解決問題,然而不少學生只是為了得到某個實驗結果,不去思考整個操作過程,更談不上創新能力了,所以整體的教學效果不理想。
1.2 考核方式存在的問題
一直以來,生物化學實驗課的成績評定都是以學生的預習報告和實驗報告為基礎,結果導致學生只注重實驗報告這種形式,而不重視實驗的操作過程。預習報告要求學生在上課前預習實驗原理、實驗內容、操作步驟和注意事項,并且把所預習的內容基本按照實驗報告的格式書寫成預習報告。在批閱過程中發現有不少學生基本都是照教材抄寫,并沒有達到真正預習實驗的目的,只是為了應付教師檢查而已。所以只根據預習報告的書寫情況給出的成績比較片面,不能真實的反映學生的預習狀況。
實驗報告是學生對整個操作過程的總結和思考,通過書寫實驗報告不僅考查了學生的規范性,而且進一步鞏固了基礎理論知識,更深入的理解實驗原理、操作步驟和實驗數據等。分析實驗中數據產生誤差的原因,能培養學生綜合評價問題的能力,看學生能否聯系已掌握的實驗技能和理論知識對實驗的方法技術、條件和結果作出綜合性的分析討論。在教學過程中,實驗報告和預習報告均采用同一的模式,有的項目文字敘述繁瑣,占用了不少的時間,但是知識并沒有完全掌握,效果非常不理想[2]。
期末考試是以試卷的形式考查學生對本學期所做實驗的掌握情況,占總成績的30%。通常包括四類題型,考察內容也會涉及具體的實驗操作。這種方式使得學生過分拘泥于實驗教科書上的知識,脫離了實驗教學的初衷。目前高校中的實驗課程成績評分體系整體上都不完善,導致我們無法客觀公正的評價學生的綜合實驗素質。
2 實驗教學的改革探索
實驗考核作為實驗教學的重要環節,是一項復雜而細致的工作,考核是否公平客觀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所以其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所發揮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3]。通過實驗考核不僅可以了解學生對理論知識及實驗技能的掌握情況,同時還可以反過來檢驗教師的教學效果,使教師能夠及時了解相關情況,認真總結經驗教訓,改進教學方式,以便更好地開展今后的教學工作。
2.1 改革實驗教學法
為了培養學生的獨立動手和科研創新能力,在實驗教學中應該給學生更多的機會,讓他們直接參與實驗的準備過程。生物化學實驗的特點是準備工作繁瑣,每次實驗前均有大量的準備工作,象刷洗試管、配制試劑和調試儀器等工作,這些工作一般都是由教師來完成,學生會因缺乏這方面的鍛煉而在日后的科研工作中無法獨立開展工作[4]。所以我們應該在教師做好把關和引導的前提下,讓學生參與到實驗的準備工作中來。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教師要及時糾正一些不規范的操作,如吸耳球的抓握姿勢、移液管的使用和電子天平的調試維護等等。配制試劑時,讓學生事先制定出詳細的配制方案,然后在試劑配置方法、藥品純度的選擇和試劑用量的計算等方面引導學生,充分發揮學生在整個過程中的主體作用。通過這個過程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實驗習慣,這些嚴謹的行為習慣將是他們終生受用的。
我們還鼓勵一些有能力的學生上臺講解實驗,教師最后對其進行歸納總結,并和學生一起分析討論講解中的不足。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實驗的目的原理、過程以及注意事項,也能使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與綜合素質得到鍛煉和提高。
2.2 調整考核方式
為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我們對生物化學實驗課程的考核方式進行改革,建立以能力考核為重心的實驗考核方法。我們將生物化學實驗成績分解成平時成績和實驗操作兩部分,各占50%。平時成績包括實驗預習和實驗報告兩部分,分別占20%和30%。實驗預習主要考核課前提問的回答情況,預習報告的書寫情況;實驗報告則考察實驗報告的書寫格式是否規范、態度是否認真、實驗結果分析討論是否充分合理等。實驗操作的考核安排在學期末,根據本課程教學大綱的基本要求,以驗證性實驗為基礎設計幾個綜合性實驗,例如,蘋果中總糖測定和蛋白質含量的比色測定等兩個實驗作為實驗操作考試內容。相關的專業教師依據實驗內容編制出詳細具體的評分細則,見表1,使得教師在考核中有據可依,避免計分的隨意性??荚嚽坝蓪W生抽簽決定實驗內容,在一定的時間內完成整個實驗操作,超時的視情況扣分。首先讓學生寫下所選實驗的原理和基本步驟,以及所需的試劑和用量。根據自己所書寫的實驗步驟獨立完成實驗,得到實驗數據,最后對實驗結果進行處理和討論后把完整的實驗報告交給監考教師。50%的平時成績和50%的期末實驗操作考試成績作為學生本課程的最終成績。
3 結語
實驗教學是生物學本科教學的重要環節,也是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等綜合素質的重要課程。生物化學實驗考核改革的實踐證明,采用平時成績和期末實驗操作考核的組合方式,從根本上提高了學生們做實驗的興趣,改變了過去那種不重視實驗課的情況,使同學們的綜合科研素質以及創新思維能力都得到鍛煉和提高,同時,教學質量也有大幅度的改善,為學生將來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以上是我們在多年生物化學實驗教學中所做的一些嘗試。生物化學實驗作為一門重要的生物學專業基礎課,在今后的生物學人才培養體系中,將會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這就需要我們不斷總結經驗教訓,盡量完善實驗教學體系,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參考文獻
[1]肖靚,謝青,李元斌,等.分子生物學實驗課程考核方法探討[J].實驗科學與技術,2011,1:120-122.
[2]丁林.生物化學實驗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J].化工高等教育,2012,6:45-47.
[3]張智芳.實驗教學考核方法的研究與探索[J].山東紡織經濟,2006,3:118-119.
[4]薛永三,高娟,白玲玲,等.微生物實驗教學改革與探索[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3:68-69.